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豆10号(原名淮03-16)是江苏省淮阴农科所于2003年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在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530.85 kg/667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7.74%;在2007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15.79 kg/667 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2.10%。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SMV抗性经接种鉴定,对大豆流行株系SC 3抗病,对大豆流行株系SC 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抗性0~1级,为中抗。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子叶黄色,种脐褐色,百粒干重26~28 g。鲜豆百粒重53 g,出仁率50%。口感香甜柔糯。适宜在江苏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作为夏播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苏豆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豆9号是江苏省东海县农科所2008年育成的一个夏大豆新品种,2008—201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2011年参加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4。其特点是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及周边大豆主产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3.
淮豆4号密度肥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豆4号是一个早熟、优质、高产的夏大豆品种,其全生育期103~106d,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毛,分枝2~4个,株高55~75cm,主茎15节左右,株型直立,抗病抗倒.卵圆叶,淡褐色荚,单株结荚平均在35.6个,每荚实际粒数在2.01左右,子粒椭圆,淡褐色脐,种皮黄色,百粒重21~24g,是目前江苏省累计种植面积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淮北夏大豆品种.为了充分发挥其生产上应用潜力,特进行本试验,以为农场种植该品种探索合理的高产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的选育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夏大豆品种。以‘引J0082’为母本、‘海系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聚合育种多年单株选择的系统选择法,育成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原系号08-4)。该品种通过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及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28.3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32%,为历年区域试验单产最高品种;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90.5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4.10%;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其生育期121天,株高73.3 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6.6个,每荚2.0粒,百粒重25.3 g,粗蛋白含量40.5%,粗脂肪含量20.6%,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感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5.
淮豆19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于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3017.09kg;2021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产量为3112.92kg。202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220007。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质含量43.3%,粗脂肪含量19.4%。SMV抗性表现为高抗SC3,抗SC7。淮豆19百粒重23.4g,商品外观特性较好,适宜在江苏淮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夏大豆徐豆8号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标  孙石 《作物杂志》1996,12(4):17-17
夏大豆徐豆8号栽培技术王宗标,孙石(江苏省徐州农科所221121)徐豆8号大豆新品种是我所1984年用徐豆7号为母本,徐75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1996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3~l994年江苏省淮……  相似文献   

7.
1 品种来源 原名"淮98-28",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87-13/佩拉(pella)杂交,于2000年育成.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豆7号.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以引J0082为母本、海系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多年单株选择育成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原系号08-4)。通过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及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28.3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32%,为历年区域试验单产最高品种;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90.5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4.10%。该品种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生育期l21d,株高73.3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6.6个,每荚2.0粒,百粒重25.3g,粗蛋白含量4O.5%,粗脂肪含量20.6%,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感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9.
1品种来源 原名“淮08—18”,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豆4号/中作95D02,于2003年育成,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豆9号。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0.
菏84-5夏大豆是山东省菏泽地区农科所于1975年用科系5号与索尔夫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1990年3月经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株高87.2cm,主茎18.3节,分枝少而短,株形紧凑,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毛,荚熟黄褐色,三、四粒荚多,籽  相似文献   

11.
圣豆5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于2007年以阜7792为母本、圣4/8480-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2008-2011年摘荚+系谱法选育,定向选择出的高产、抗倒的大豆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15027),2016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豆2016010).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性好、抗倒性强,适宜在山东中部、南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江苏淮河以北和安徽淮河以北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泗豆520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效明 《种业导刊》2010,(3):27-27,28
1品种来源 泗豆520原名“泗阳04—520”,2005年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以泗豆288与大粒王杂交,选育而成,属准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泗豆520。适宜江苏淮北地区夏播。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来源:通豆1号(原名夏814)系江苏省农科院沿江地区农科所用苏豆1号(73—1)作母本,“82—8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夏大豆新品种.1986年3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并确定在长江两岸地区推广应用. 二、产量表现:该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14.
通黄 15 是以睢科 998 为母本、苏 0911 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历时 8 年选育出的常规夏播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到采收平均 98.8d,干籽粒百粒重为 24.8g,粗蛋白质含量为 42.7%,粗脂肪含量为 19.9% ;2019-2020 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江苏省农科院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比对照苏豆 13 分别增产 15.6% 和 8.6%,每 hm2 平均产量为 3183.2kg ;2020 年参加生产试验,比对照苏豆 13 增产 5.2%。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商品性佳的特点,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 20210018,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区域用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夏大豆品种临豆10号系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多年系圃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0008。该品种生育期适中,适宜在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等黄淮夏大豆生产区夏播种植。1选育过程1.1亲本选择杂交亲本的选择是选育大豆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南农701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以南农87-23为母本,楚秀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病,营养和外观品质突出,于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2010013。适宜在我国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作夏大豆种植,该品种可以作为子粒和鲜食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中黄46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8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ti15176/Century-2.3特征特性:普通型夏大豆品种,黄淮海夏播生育期平均104 d,比对照品种冀豆12早1 d。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0 cm,主茎16.5节,有效分枝1.8个,底荚高度15.9 cm,单株有效荚数35.9个,单株粒数76.5粒,单株粒  相似文献   

18.
黑农50大豆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尖叶,紫花,绒毛灰色,植株生长健壮,秆强,株高83cm左右,节间短,结荚密,成熟荚皮黑褐色,三粒荚多,  相似文献   

19.
泗豆13号是由江苏省泗阳县棉花原种场以泗豆288/泗84—1532(黑豆)杂交于2000年育成,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该品种全生育期106d,株高87.5em,主茎16.7节,结荚高度14.9em,有效分枝2.4个,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棕毛,叶片卵圆形。单株结荚30.6个,每荚粒数2.3个,百粒重21g。田间花叶病毒病发生较轻,抗倒伏性较好。种皮黑色、微有光泽,子粒扁椭圆形,外观商品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圣豆5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于2007年以阜7792为母本、圣4/8480-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2008-2011年摘荚+系谱法选育,定向选择出的高产、抗倒的大豆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15027),2016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