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丰富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提高旱地种植效益,以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为对照,在川东北丘陵区旱地设置“春马铃薯/玉米/甘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2种新模式,观测其周年原粮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2年平均值上,“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总产值和纯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高52.16%和53.25%,且其劳动净产率比对照高14.85%;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和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其纯收益和劳动净产率分别较对照低20.32%和17.07%。2个新模式的物质费用收益率和成本收益率均低于对照。综合比较,“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可作为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的替代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威宁种薯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雷尊国 《种子》2008,27(11)
马铃薯作为一种主要农作物,已发展成为贵州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从1995年到2008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从35.6万hm^2扩大到59.28万hm^2,增长66.5%;总产量从452.5万t(鲜薯)增加到772.8万t,增长70.8%。近几年,我省已成为全国马铃薯面积增加最快的省份,到2005年,种植面积已居全国第1位。在本省粮食作物中,马铃薯面积、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居第3位,2006年种植面积已占粮食播种面积310.85万hm^2的19.1%,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玉米、陆地棉及马铃薯三种作物的农药使用情况。2010年,草甘膦(异丙胺盐)是在玉米作物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调查涉及的25个州的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美玉米种植量的94%,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玉米作物使用过这种除草剂,用量总共为57050万磅(合26000吨);其次是除草剂阿特拉津,施药面积占  相似文献   

4.
余光明 《种子世界》2011,(10):12-13
1"两杂"基本情况 2010年沧源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稻谷种植面积的51.27%,产量占稻谷产量的51.27%;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60.6%,产量占玉米产量的85.5%。由此可见,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单产明显高于常规品种,  相似文献   

5.
晚疫病是马铃薯上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对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影响很大。随着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和一些生产区多年连续种植,晚疫病发生呈现显著加重趋势,为害严重地块发病率达到80%以上,轻者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加强晚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居世界第5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2位,种植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的20%~25%,总产量约占世界18%,占亚洲70%。在我国西部所属的内蒙古、  相似文献   

7.
贵州马铃薯品种现状及合理布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发展马铃薯生产是确保贵州粮食基本自给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为了实现贵州马铃薯生产的持续发展,在“贵州马铃薯种植区划”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根据现有马铃薯品种的特征特性,对全省马铃薯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的主栽和配搭品种安排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农业科学家关注。以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探讨了该种植模式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在种植密度方面,合理的间距可以减少农作物间的竞争情况,有效保障光照和空气流通,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适当施肥和灌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进一步提高产量。叙述了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可行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马铃薯产业的总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天峰 《作物杂志》2005,21(3):35-37
日本马铃薯生产水平比较高,年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平均产量达33t/hm2,主产区超过40t/hm2,产量水平超过了我国马铃薯单产的1倍多,可以和世界马铃薯生产水平较高的欧美国家相媲美,在亚洲居领先地位。日本的马铃薯食品加工业比我国起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卡乐比马铃薯有限公司和欧美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几乎是同步来到我国开展马铃薯加工业务。1生产与消费概况日本马铃薯的主产区在北海道,属于马铃薯一季作栽培区,栽培面积占全日本马铃薯栽培面积的65%左右,总产量占全国的77%。马铃薯是这里农作物轮作体系中的骨干作物,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甜菜。长崎县和鹿儿岛,马铃薯栽培面积分别占……  相似文献   

10.
农十二师地处乌鲁木齐市郊,下辖6个农牧团场.目前,蔬菜面积已占总播种面积的40%,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000hm2,占蔬菜面积的18.6%.  相似文献   

11.
苏昌龙 《种子》2003,(4):90-91
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它既是粮食、蔬菜、又是食品工业原料和优质饲料作物。马铃薯在我国有悠久栽培历史 ,但栽培技术和产量较发达国家比 ,相差甚远。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县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技术 ,以挖掘提高该作物的生产水平和相应的技术储备寻找到一条最佳捷径 ,以此加快调整我省粮食结构步伐。 2 0 0 2年由省农推站在我县马铃薯主产区旧州镇设置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验材料马铃薯品种为脱毒种薯“威芋 3号” ,膨大素为苏翔膨大素(江苏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淮阴市农科所飞…  相似文献   

12.
20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中南部山区(以下简称为“宁南山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年来粮食生产发展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宁南山区粮食产量对全区粮食总产的贡献份额呈上升趋势,2017年为40.07%,较1998年提高了11.14个百分点;夏粮种植比重大幅下降,秋粮占比快速提升;小麦、杂粮种植面积大幅压缩,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有较大提升,作物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宁南山区粮食单产增长67.64%,小麦、玉米、马铃薯单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除粮食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构成中,油料作物占比大幅缩减(降低46.51个百分点),中药材、蔬菜和瓜果逐渐提升(分别提高12.88、14.25个百分点),青饲料所占比重超过20%;农林牧渔业人口减少,降幅达22.55%,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地膜使用量及覆盖面积快速增长,化肥施用量先增后趋于稳定。总之,宁南山区近20年来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作物类型趋于多样,农业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模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玉米与马铃薯间套作的4种不同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使地膜马铃薯与隔沟玉米的间作方式不但获得较 高的马铃薯产量(达到2.2万kg/hm^2),同时玉米也获得6900kg /h m^2的产量,而且地膜春马铃薯与卫中沟 鲜玉米春夏互套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二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生态特点,从而获得了十分可以同的经济效益,发展多熟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红杰 《种子世界》2021,(9):0045-0047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已经有了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马铃薯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类型丰富,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现阶段,人们对于市场中马铃薯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就需要种植人员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与质量,掌握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此来提升马铃薯的种植效益。基于此,本文针对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做出如下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全球具有广泛的种植范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内蒙古马铃薯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降水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在不同生育期会对其萌发、生长、结薯和收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以内蒙古为例,阐述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期,分析了不同时期气象条件及优化种植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郝大猛 《种子世界》2021,(9):0033-0035
马铃薯营养丰富,维生素 C 远远超过其他粮食作物,高蛋白、含糖量远远超过一般蔬菜,营养成分合理,容易被人体吸收,是一种接近全价的营养物质。马铃薯不仅可以作为粮食蔬菜,也是高品质饲料和工业原料。2016 年农业部印发《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指导意见》要求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延长马铃薯产业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马铃薯食品加工、淀粉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文章主要从马铃薯的选址、选种、种薯处理、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等种植管理要点,并结合马铃薯生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蚜虫、小地老虎、蛴螬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为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限制山区玉米生产水平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云南省昌宁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55万hm2,约占全县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的57%,玉米生产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种植模式(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的影响,进行3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燕麦单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和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的裂区试验设计,旨在揭示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种植模式和施氮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贡献程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间作系统中氮素的运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模式下,各施氮处理马铃薯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均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表现为施氮作用的影响要高于种植模式。施氮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间作增加幅度大于单作,施氮对产量的贡献程度要大于间作,与对照相比,单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1.73%,10.29%,3.97%;间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8.68%,31.23%,15.33%;施氮水平与间作种植模式交互作用下,马铃薯产量差异显著(P0.05),不施氮间作产量低于单作,可能是由于两者间的种间竞争作用所致。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优势明显,马铃薯燕麦间作的种间竞争力均小于0,燕麦的竞争能力强于马铃薯。马铃薯产量与每穴块数、每穴薯质量和大薯数呈正相关。综上,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影响,并且施氮贡献效果要优于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t,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2位:但我国玉米单产同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中游水平,未来我国播种面积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依靠农业科技努力提高玉米单产将是我国未来玉米生产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志伟 《种子世界》2021,(9):0174-0176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玉米一直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宁洱县德安乡从 2010 以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至2021 年种植面积达 16400 亩,占全乡全年粮豆种植总面积的 83%。玉米产量的增减影响着全乡粮食生产发展。因此,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玉米高产、稳产是保障德安乡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玉米稳产高产,本文将针对宁洱县德安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并多个角度对玉米种植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采取合理的种植措施,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保障玉米生产的安全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