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赵凤民 《北方水稻》2008,38(1):10-12
针对黑龙江省近年来稻瘟病重发生的事实,结合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现状,从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稻瘟病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引发了关于稻瘟病防治方法、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罹病化)的思考。对于如何延长抗病品种种植寿命,从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清除越冬菌源,测土配方施肥,做到联防联治,科学使用防治药剂五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介绍了盘锦地区稻瘟病发生的特点,阐述了品种、气象条件、不当的栽培措施等影响稻瘟病发生的因素,从选用抗病品种、减少菌源、提高移栽质量、合理使用肥料、科学管理水层、适时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稻瘟病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稻瘟病的病源情况,指出水稻品种、自然条件、施肥、水层管理、栽培密度等都会影响稻瘟病的发生,在防治稻瘟病时要选用抗病品种、健康栽培、适时加强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4.
李谦  刘元寿 《杂交水稻》1990,(3):13-14,10
本文分析了1989年黔江县稻瘟病发生特点和流行原因。阐述了气候状况、品种抗性、栽培管理和防治等因素对稻瘟病流行的影响,主导因素是抗病品种单一化,大面积连年种植引起抗性丧失。提出坚持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方法,即注意不同抗源的品种搭配和轮换种植,搞好品种的的合理布局;推广健身栽培技术;狠抓种子消毒,三环唑药剂浸秧,关键时期喷药防治,可以抑制稻瘟病的继续危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稻瘟病的病源情况,指出水稻品种、自然条件、施肥、水层管理、栽培密度等都会影响稻瘟病的发生。在防治稻瘟病时要选用抗病品种、健康栽培、适时加强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北方稻瘟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区水稻发生稻瘟病危害情况及发病症状,总结发现稻瘟病侵染渠道、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6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尤其以种植绥粳4和空育131水稻品种、氮肥施用量大、旱田改水田、插秧早和低洼的田块发病较为严重。7月份连续低温多雨寡照,菌源基数大,尤其是主栽水稻品种丧失抗病性是这一年稻瘟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防治该病应采取种植抗病品种,改善肥水管理,播种前用使百克或施保克浸种,以及田间及时喷施丰登、使百克、好普或富士一号药剂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稻瘟病发生特点及2007年发生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1999~2006年黑龙江省稻瘟病发生程度的调查分析,指出了黑龙江省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逐年病害加重的原因。依据2007年的黑龙江省水稻田布局、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技术措施和长期气象预报情况,对2007年稻瘟病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义勇 《北方水稻》2011,41(1):54-55
针对近年来盘锦北方滨海盐碱稻区水稻稻瘟病发生趋势加重的实际,介绍了盘锦北方滨海盐碱稻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并提出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肥料、处理越冬病源、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及科学开展药剂防治等措施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佳木斯市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佳木斯市2005年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从气候多变、施肥过量、防治不积极、栽培管理不规范等方面,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近几年黑龙江省稻瘟病大面积发生造成水稻减产问题,通过对历年的水稻产量、气象资料以及实地调查结果,分析了稻瘟病发生原因,并提出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重视综合预防,减少病原基数;把握关键时期,必须药剂防治等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基因水稻稻瘟病抗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来源于云南各地属于24个稻瘟病菌([i]Magnaporthe grisea[/i])生理小种的33个菌株,对受体品种南29及其4个转几丁质酶 β-1,3-葡聚糖酶串联基因水稻T5代品系进行了温室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能侵染受体品种南29 的13个菌株也不能侵染转基因品系,可侵染受体品种南29 的20个菌株一般不能侵染转基因品系,转基因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范围较受体对照扩大,证明转几丁质酶 葡聚糖酶基因水稻对稻瘟病具有一定的广谱抗性;诱发条件下,转基因品系大田叶瘟病情指数为0~1级,穗瘟发病率为0.3%~10.23%,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表明这些品系在稻瘟病抗病育种中是有应用潜力的。  相似文献   

13.
高原粳稻子预44抗稻瘟病基因遗传分析和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高感稻瘟病的低海拔粳稻江南香糯与高抗稻瘟病的高原粳稻子预44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F2、BC1F1和以F2单粒传构建的、由276个株系组成的F7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别用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对两亲本江南香糯和子预44及其杂交后代群体F1、F2和BC1F1进行抗性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子预44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的抗性都表现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进一步利用重组自交系F7群体的266个有效株系作为定位群体,将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E1的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上与SSR标记RM206间遗传距离为0 cM的位置,暂定名为Pi zy(t)。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将子预44中的抗性基因用于水稻抗病育种及该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粤标5号是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系谱选育相结合的方法,将稻瘟病广谱抗病基因Pi2导入粤丰占中,经多代选择育成的优质抗病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高抗稻瘟病,对广东的优势菌群中B、中C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3.8%~100%、92.9%~100%,丰产性较好,米质达国标优质1级,抗倒性强。2015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杂交及不完全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选育过程中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基因品系的抗性水平显著好于对照。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综合抗性好、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应用系统聚类方法筛选持久抗瘟性水稻品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Tetep、Moroberekan、B40为抗、感对照,用8个抗性组分,对47个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抗瘟性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较好地将1996~1999年的50、27、16、11个品种分别分成6、6、4、3类。持久抗病对照品种Tetep(感~抗)分布于1、2、4类内,但较集中于第2类内;持久抗性品种Moroberekan(感~中抗)集中于第2类内;云南地方品种大白谷、毫弄早、毫玉浪每年同聚于第1类品种中,经连续几年试验,均表现出比Tetep和Moroberekan较稳定和较强的抗瘟性。第3、5、6类为感病品种,其中第3类感病对照品种B40历年与其他品种间的距离较其他品种相互间聚类距离大,属高度感病。连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聚类分析可作为水稻持久抗瘟性品种筛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三系不育系荃9311A的稻瘟病抗性,以含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的水稻品种9311为供体,保持系荃9311B为受体和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筛选抗性基因、剔除恢复基因和遗传背景筛选,在稻瘟病病区进行抗性鉴定,人工接种鉴定以及田间农艺性状考查,于BC2F2代获得有Pigm基因并剔除了恢复基因的改良株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比较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中籼稻稻瘟病抗性在六个省抗性鉴定点的表现及差异。【方法】试验材料为2013-2017年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800个籼稻参试品种(其中早籼111个、中籼468个、晚籼221个),在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和江西共六个鉴定点进行稻瘟病(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结果】800个籼稻品种中有47.5%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和高感,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只有0.2%,没有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早籼、中籼和晚籼稻瘟病综合指数六点平均值分别为4.95、4.85和4.54,均属于中感水平。在六个抗性鉴定点中,浙江点综合指数最低,湖北点苗叶瘟最重、穗瘟损失率最低,安徽点苗叶瘟最轻,福建点穗瘟发病率最低,江西点穗瘟发病率、穗瘟损失率和综合指数均为最高。根据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分析,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五个鉴定点均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根据穗瘟损失率病级分析,浙江、湖南和湖北点均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安徽点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且抗和高感的品种所占比例均为六点中最高,表现为感的品种所占比例为六点中最低;江西点各抗性类型品种的所占比例差异不大。【结论】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籼稻参试品种的稻瘟病整体抗性水平一般。相同的一套品种在不同的鉴定点表现有所不同,用各点的平均值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性可以充分、客观地反应参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籼浙924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及当代植株的性状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SP2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育成的突变体浙101,在熟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上比原亲本有明显改良,2001~2002年经浙江省多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联合鉴定,叶瘟平均级分别为1.4和1.7级,最高级为5.0级;穗瘟平均级分别为1.6和1.3级,最高级为3.0级;抗谱频率分别为70%和60%;对白叶枯病抗性平均级为1.4级,最高级为5.0级。抗病性比原亲本和对照有显著提高。试验表明,浙101是一个高抗稻瘟病兼抗白叶枯病的水稻突变体,可作为水稻品种改良的新抗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