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钙和磷占体内矿物元素总量的70%,主要以磷酸钙、碳酸钙和磷酸镁的形式存在。骨骼中的钙占机体总钙量99%,磷占总磷量的80%以上。我国的饲料厂因地区不同,生产饲料时所用的磷源、钙源也有些差别,部分地区会使用碳酸钙、贝壳粉或石膏来补充钙源,用骨粉或磷酸盐来补充磷源。钙源饲料用量过多,会影响钙、磷平衡,使钙和磷的消化、吸收、代谢都受到影响。但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和饲料厂家对饲料产品的质量都有所提高。所以,现在国内的厂家都把磷酸盐类当作补充磷、钙的首选产品,因家畜、家禽对钙、磷的需要量不同,所加的磷酸盐也不一致。由于钙、磷对动物生长繁殖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很多饲料厂家生产的产品中磷的添加量是不够满足畜禽的需要的,为了满足需要,普遍的做法是在饲料中加无机磷,这样,饲料中经代谢周转的磷和未被消化吸收的磷被家畜家禽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将360只健康的1日龄AA肉鸡,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2%,0.4%和0.6%无机磷(以磷酸氨的形式添加)的基础日粮,试验30 d.研究高磷日粮在诱发肉用仔鸡TD病的过程中对其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第10、20、30 d,高磷日粮(0.6%无机磷) 能显著降低胫骨钙含量(P<0.05).第20和30 d高磷日粮能显著降低胫骨、骨骺磷含量,能显著提高肝脏中钙磷的含量(P<0.05).第10 d,20 d血浆磷水平上升,第30 d下降.血浆钙水平在第20 d,第30 d显著升高(P<0.05).这表明,高磷日粮对钙、磷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家兔体内灰分的70%为钙和磷,大约98%的钙和80%的磷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一部分钙以胶体形态分布于全身软组织中,一部分以磷酸蛋白、核酸蛋白、磷酸脂类等形态组成组织。当饲料中钙、磷不足时,骨骼内钙、磷含量下降。钙、磷吸收决定于吸收时的溶解度,凡有利于它们溶解的因素,即有利于它们的吸收利用,正确的钙磷比一般为2:1~1.5:1之间。如果在饲料中低钙高磷,将会引起成年家兔患软骨病,幼兔患佝偻病。家兔采食大量的低钙高磷饲料后,磷与  相似文献   

4.
孙育平  左君 《饲料工业》2005,26(20):19-21
试验在体外条件下,通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研究了不同水平的外源植酸酶对饲料中钙和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植酸酶可显著提高豆粕、花生粕和菜粕中钙和磷的释放量(P<0.01),但对大麦和高粱中无机磷的释放没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豆粕、花生粕以及菜粕中钙和磷的释放量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最后,还构建了饲料中无机磷释放量的预测模型:y=-0.5971+0.0004x1+0.1339x2-0.0526x(3R2=0.78,P<0.01)。  相似文献   

5.
钾、钙、镁营养水平对白三叶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红  何锦林 《四川草原》1994,(2):15-16,22
研究施用不同比例的钾肥和在低磷、高磷水平施用不同比例钾肥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与植物中钾、钙、镁间存在相互效应。当土壤中K/(Ca+Mg)比值随施用钾肥改变时,白三叶植株中K/(Ca+Mg)比值也相应线性增加,而线性相关性和土壤中钾的初始浓度有关。低钾水平时,低量的钙、镁能促进白三叶钾的吸收,而高量的钙、镁则抑制钾的吸收。当土壤中K/(Ca+Mg)比值不变时,施磷促进植物生长时,植物中K/(Ca+Mg)比值在低磷水平,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猪只饲料中矿物质的需要量,以钙与磷为最多。此因钙和磷二者占体内所含矿物质量的3/4以上,为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骨骼内钙量和磷量约分别占体内总钙和磷量的99%和80%,其余为活细胞和组织液的必需成分。另外,钙亦为体内多种酶系统激活所需,包括神经冲动的传递和肌肉的收缩,以及存在与血浆中与血液凝结有关。磷亦为磷蛋白质类,核酸和磷脂类的成分,在能量代谢中担任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将 36 0只健康的 1日龄AA肉鸡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 4个组 ,每组设 3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 0 ,0 .2 % ,0 .4 %和 0 .6 %无机磷 (以磷酸氨的形式添加 )的基础日粮 ,试验 30d。研究高磷日粮在诱发肉用仔鸡TD病的过程中对其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第 10、2 0、30d ,高磷日粮 (0 .6 %无机磷 )能显著降低胫骨钙含量(P <0 .0 5 )。第 2 0和 30d高磷日粮能显著降低胫骨、骨骺磷含量 ,能显著提高肝脏中钙磷的含量 (P <0 .0 5 )。第10d ,2 0d血浆磷水平上升 ,第 30d下降。血浆钙水平在第 2 0d ,第 30d显著升高 (P <0 .0 5 )。这表明 ,高磷日粮对钙、磷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用线性回归法(又称梯度回归法,regression analysis technique,REG)测定生长母猪钙、磷内源排泄和豆粕钙、磷真消化率。选择6头大白×长白二元杂交生长母猪,平均初始体重为(27.6±3.0)kg。采用6×6拉丁方设计,以玉米淀粉-豆粕为基础配制6个不同钙(0.04%、0.09%、0.13%、0.17%、0.22%和0.26%)和磷(0.09%、0.18%、0.27%、0.35%、0.44%和0.53%)水平的半纯合日粮,试验共6期,每期8d,预试期6d,正试期2d。结果得出,以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钙的排泄量随日粮钙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1),用回归曲线法得出内源钙排泄量为0.43g/kg DMI,豆粕钙的真消化率为23.41%。以DMI为基础,粪磷总排泄量随日粮磷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1),内源磷排泄量为0.89g/kg DMI,豆粕磷真消化率为41.44%。钙平均表观消化率比真消化率低28.77%,磷平均表观消化率比真消化率低29.24%。结果显示,不同钙、磷水平的豆粕日粮,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变化比较大,而真消化率相对稳定。用表观消化率进行饲料配方,会导致钙、磷生物学效价的低估,造成钙、磷过量添加和猪粪钙、粪磷的增加。用真消化率评定钙、磷的生物学效价,比表观消化率更准确,因此在配制动物日粮时更能接近动物实际生产需要量,既不造成浪费也不会出现缺乏。  相似文献   

9.
用线性回归法(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echnique,REG)测定生长公猪内源钙、磷排泄量和豆粕钙、磷的真消化率。选用6头大白&#215;长白生长阉公猪为试验动物,平均初始体重为(28.6&#177;1.76)kg。采用6&#215;6拉丁方设计,以豆粕-玉米淀粉为基础,配制6个不同钙(0.04%、0.09%、0.13%、0.17%、0.22%、0.26%)、磷(0.09%、0.18%、0.27%、0.35%、0.44%、0.53%)水平的日粮。试验共6期,每期8d,预饲期6d,采样期2d。结果显示,以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钙的排泄量随日粮钙的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02〈0.01),通过回归曲线法得出内源钙排泄量为0.6225g/kgDMI,豆粕钙真消化率为44.34%。以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磷的排泄量随日粮磷的摄人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25〈0.05),内源磷的排泄量为1.0771g/kgDMI,豆粕磷的真消化率为48.78%。结果表明,不同钙、磷水平的豆粕日粮,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变化较大,真消化率相对稳定。钙表观消化率平均比真消化率低41.50%,磷表观消化率平均比真消化率低35.51%。日粮配制时用钙、磷表观消化率会低估钙、磷生物学效价,造成钙、磷的过量添加和猪粪钙、粪磷排泄量的增加。因此,日粮配制时用钙、磷真消化率来评定钙、磷的生物学效价更精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妊娠母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遗传背景一致、2~3胎次(预产期前28 d)、体重为(221.91±7.41)kg、预产期相近的健康"长×大"二元杂交母猪36头,按照胎次、预产期均衡原则随机分为9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7.26、5.81 g/kg);组2为基础饲粮添加植酸酶;组3~5保持钙水平(7.26 g/kg)不变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钙磷比为(1.35~1.63)∶1.00];组6~9保持钙磷比不变(1.25∶1.00)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0。结果表明:1)正常磷水平下,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降低了粪中磷的排泄量(P0.01),有降低铜、锌排泄量的趋势(P0.10)。与对照相比,低磷水平添加植酸酶极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钙、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降低了粪中磷、钙、铁、铜、锌的排泄量(P0.05)。2)饲粮在保持钙水平不变或钙磷比不变的条件下添加植酸酶,随磷添加量的降低,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或二次升高(P0.05),粪中磷、铁、铜、锌的排泄量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1),保持钙磷比不变,钙、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饲粮保持钙水平不变和钙磷比不变添加植酸酶可分别替代0.91、1.27 g/kg的无机磷,减少24.70%、34.48%的粪磷排泄量。4)钙磷比不变(1.25∶1.00)组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钙水平不变[高钙磷比(1.35~1.63)∶1.00]组饲粮(P0.01),且粪矿物质的排泄量极显著减少(P0.01)。综上所述:1)在本研究条件下,在低无机磷、低钙磷比(1.25∶1.00)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养分消化率的效果更显著。2)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母猪饲粮的钙磷比为1.25∶1.00时,添加植酸酶可减少1.27 g/kg的磷添加。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使用植酸酶来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还可以提高饲料中其它矿物元素的利用效率,包括:钙、镁及其它微量元素。高剂量植酸酶可以大大提高饲料特别是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可利用能值(消化  相似文献   

12.
畜禽日粮中应注意钙磷比例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日常检测中发现 ,一些饲料生产厂家及大多数自己配料的养殖户往往只注重粗蛋白质的含量 ,而忽略了钙、磷的含量 ,特别是钙、磷比例的平衡 ,经常发现有高钙低磷或低钙高磷的日粮。为此 ,有必要谈谈日粮中钙、磷比例平衡的重要性以引起生产厂家及养殖户的注意。  一、日粮中钙磷比例平衡的重要性钙和磷是畜禽构成支持身体躯肢骨骼的重要物质 ,二者的作用是相关的 ,只有在比较稳定的比例状态下 (即钙 :磷相当于 1~ 2 :1) ,才能很好地发挥其功效 ,促进畜禽的生长。反之 ,高钙低磷或低钙高磷比例失调的日粮都可引起病变。如幼畜禽易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围产期奶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了解试验牛体内钙、磷、镁的变化规律,选择20头围产期奶牛,添加研制的"1号"奶牛阴离子饲料添加剂,检测了分娩前、分娩日和分娩后试验奶牛血浆中钙、镁、磷的含量及新鲜尿液的pH.结果表明,血浆中钙分娩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镁离子总体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分娩前、分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尿液pH在5.5~6.5之间.试验牛产后无瘫痪等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添加到仔猪饲粮中可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及磷消化利用率,同时减少猪粪尿中磷的排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试验选用60日龄杜长大仔猪,研究不同水平的植酸酶替代磷酸氢钙对仔猪生长性能及磷消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饲粮中添加750FTU/kg和1000 FTU/kg植酸酶替代80%磷酸氢钙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72%和5.24%,差异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33%和3.67%(P<0.05)。仔猪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磷的表观消化率和利用率,同时磷的排泄量减少。试验结果证实了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大部分替代磷酸氢钙,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从而减少猪粪尿中磷的排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从增重效果及饲料成本来看,植酸酶添加量为750 FTU/kg(与对照组相比)较为适宜,可显著减少粪尿中磷的排泄量23.75%(P<0.01)。  相似文献   

15.
添加植酸酶对肉鸡钙、磷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目的是利用植酸酶可以水解饲料中植酸的原理,探讨在国内肉用仔鸡生产条件下,商品植酸酶替代磷酸氢钙的效果和评价实际可应用性。试验选用艾维茵零日龄肉用仔鸡,分两个阶段在饲料中添加400FTU植酸酶分别替代5.0千克/ 吨饲料和6.0千克/ 吨饲料的磷酸氢钙,观测植酸酶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以及骨骼和血清钙、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0FTU植酸酶替代全价日粮中磷酸氢钙添加量的50% ,可以保持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不变,胫骨和血清中的钙、磷含量基本一致,甚至比对照组略高,说朗植酸酶可改善肉鸡体内的钙、磷代谢,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后,可使肉鸡正常生长,不降低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日粮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例对香猪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6 头香猪生长阶段去势公猪,通过3 ×3 交叉分组设计,随机分配到9 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 头猪。试验两个因子中日粮磷3 个水平分别为0 .3 % 、0 .6 % 和0 .9 % ,日粮钙磷比的3 个水平为1 1 、1 .25 1 和1 .5 1 。试验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血粉和苜蓿粉组成,各处理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用分析纯CaCO3 、Na2HPO4 和CaHPO4 调配。两期钙磷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磷水平线性增加香猪钙磷采食量、粪钙磷和尿磷(P< 0 .01) ,0 .6 % 的日粮磷水平在两期试验中表现出最高的磷存留量和磷表观利用率。随日粮钙磷比增加,钙的采食量、粪钙磷和尿钙逐渐增加(P< 0 .01) ,而尿磷逐渐减少(P< 0 .01) 。在体重7kg 时,当钙磷比为1 .25 1 时,钙的表观消化率和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1 1组(P< 0 .05) 。在体重17kg 时,钙磷的存留量、钙的表观利用率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在日粮钙磷比1 1 时表现最大值(P< 0 .01) ,并且日粮磷和钙磷比互作效应显著影响粪钙磷、尿磷、钙磷存留量、磷的表观消化率和钙磷表观利用率(P< 0 .01)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调查了哈尔滨市奶牛场某分场犊牛常年发生的以异嗜、腹泻、骨骼变形、运动障碍、搐搦为特征的疾病。调查研究证实,主要是由于饲料中钙过多,磷不足,钙磷比例严重失调,牛体内钙、磷、镁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佝偻病和低钙血醍低镁血搐搦。并讨论了血清钙、磷、镁和羟脯氨酸浓度测定值对监测和诊断犊牛佝偻病和搐搦的价值及意义,以及钙、磷、镁在疾病发生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磷水平对线性回归法测定豆粕中磷真消化率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36.0±0.1)kg生长公猪,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通过在半纯合日粮(低磷日粮,无玉米添加)和常规日粮(高磷日粮,含50.0%玉米)上添加3个水平豆粕(13.0%、26.0%和39.0%),研究日粮类型(低磷日粮和高磷日粮)对线性回归法测定豆粕中磷真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日粮豆粕水平增加,生长公猪的总磷摄入量、粪磷排泄量、可消化磷和存留磷量呈线性增加(P<0.01)。与低磷日粮相比,采食高磷日粮显著增加日粮总磷摄入量、粪磷排泄量、尿磷排泄量、可消化磷和存留磷(P<0.05)。通过使用线性回归法,生长猪采食高磷日粮测得豆粕中磷的真消化率为36.11%,显著低于采食低磷日粮测得结果 43.38%(P<0.05)。由此可见,由半纯合日粮(低磷日粮)测定得出的豆粕中磷的真消化率显著高于常规日粮(高磷日粮)的测定值,因此在使用半纯合日粮测得饲料原料中磷真消化率的数据用于日粮配置时应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19.
酶制剂降低猪氮、磷排泄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主要研究在猪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复合酶后,对猪粪尿氮、磷排泄量的影响,结果添加植酸酶0.08%,减少60%的磷酸氢钙,猪粪尿磷排泄量减少了30%~34%;添加复合酶0.05%,饲料蛋白质降低1%~2%,猪粪尿氮排泄量减少20%~28%。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钙磷低微量元素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长性能、粪便排泄量、氮、磷、铜、锰、铁和锌排泄量的影响。选择132只1日龄ROSS 308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个重复1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将基础日粮钙和磷水平分别降低0.10%和0.08%,微量元素添加水平降低50%,同时添加1 000 U/kg植酸酶。每日收集每个鸡笼的鸡粪样,测定新鲜粪样和干粪重量,测定各阶段氮、磷、铜、锰、铁和锌的排泄量。试验期35 d,分2个阶段(1~24日龄和25~35日龄)进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粮降低了肉鸡15~25日龄及全期的饲料转化率(P0.01),并降低了全期总干粪量、日干粪量和日干粪量/平均日采食量(P0.01);试验组饲粮降低了肉鸡胫骨钙(P0.01)和锌(P=0.07)含量,并降低粪便氮、磷、铜、锰、铁和锌的排泄量(P0.05或P0.01)。本试验条件下,低钙磷低微量元素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改善了生产性能,降低了肉鸡粪便排泄量和粪便中氮、磷、铜、锰、铁和锌的排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