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小兴安岭北部浅层滑坡的地质特征和变形特征.[方法]以穿越小兴安岭西北段的北安至黑河高速公路K178+ 530路段滑坡为例,采用地质勘察、地表GPS变形监测、路基和边坡土体地温变化监测等方法,研究分析滑坡的地质特征和变形特征.[结果]滑坡位于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区域内有岛状多年冻土层分布,由于大气降水、岛状多年冻土退化、区域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质条件影响,滑坡每年5月末至11月初滑动,冬季处于稳定状态.至2014年1月,滑坡体中、后部滑动距离最大达113.32 m,滑坡体前缘向前滑动26.4m.[结论]滑坡体中、后部滑动速率大于前缘,滑坡滑动方式为推进式,滑坡的变形具有季节性、间歇性和低角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土坝发生滑坡是因坝坡部分土体的抗滑力与滑动力作用失衡。当滑动力超过了抗滑力,使坝体的一部分脱离原来的位置坍落滑出,而产生滑坡,严重的可能引起垮坝失事,因此必须予以极大的重视。1.滑坡产生的原因(1)施工质量太差是引起土坝滑坡的主要原因,如没有控制铺工厚度、碾压遍数和填土的含水量等,以致使填土的干容重没有达到设计标准;雨季施工、土料含水量过大;碾压后形成橡皮土,又未加处理;冬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克孜尔水库右坝肩边坡岩体地质条件、边坡抗滑稳定性反演计算和敏感性研究,确定了右坝肩边坡失稳破坏的控制性结构面,张性滑裂缝的抗剪强度参数,计算得出了右坝肩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坝顶以上边坡沿张性滑裂缝滑动,并从坝顶坡脚处剪出是右坝肩边坡最危险的滑动模式,采取对坝顶高程以下边坡进行固结灌浆、坝顶高程以上边坡进行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综合处理后.右坝肩边坡的抗滑稳定性明显提高,可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建县风景水库北坡山体滑坡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滑坡体和其发生环境的调查分析,新建县风景水库北坡山体滑坡具以下因素作用和发生机制:片麻岩层理走向与坡面平行是形成滑落面的重要地质基础;坡面冲沟发育、筑坝取土造成的坡角临空面是滑坡的地貌条件;粘粒含量和渗透率随土壤深度递减的剖面特性是水份在滑落面积滞并与粘粒作用导致抗剪强度减低的主要原因;滑坡前和发生时的雷雨条件是造成土体增重和促发牵引动力的重要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郭存杰  张来斌  陈喆  梁伟  郭晓燕 《油气储运》2016,(10):1092-1097
为了研究陕京管道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以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为理论依据,选取研究区内典型滑坡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灾点的发育情况、典型性、对管道的威胁程度、设备的保存安全性等条件,设计监测方案,安装一体化专业监测设备,收集地灾点的降雨量、滑坡地表裂缝位移及深部位移等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发现:陕京管道沿线滑坡现阶段变形量很小,整体较稳定,不会因发生滑坡而威胁管道隧道安全。预警分析发现:无雨状态下,滑坡体最稳定,滑坡体最大位移最小。随着降雨量的增多,滑坡体稳定性下降,最大位移变大,体现在滑坡体上即裂缝增大。为了得到一个预警的变形值,分别取3种工况时的80%位移值为预警标准值,分级确定了预警标准位移。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陕京管道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以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为理论依据,选取研究区内典型滑坡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灾点的发育情况、典型性、对管道的威胁程度、设备的保存安全性等条件,设计监测方案,安装一体化专业监测设备,收集地灾点的降雨量、滑坡地表裂缝位移及深部位移等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发现:陕京管道沿线滑坡现阶段变形量很小,整体较稳定,不会因发生滑坡而威胁管道隧道安全。预警分析发现:无雨状态下,滑坡体最稳定,滑坡体最大位移最小。随着降雨量的增多,滑坡体稳定性下降,最大位移变大,体现在滑坡体上即裂缝增大。为了得到一个预警的变形值,分别取3种工况时的80%位移值为预警标准值,分级确定了预警标准位移。  相似文献   

7.
淤地坝除施工中要保质保量外,土坝运行前期的管理与养护工作至关重要,如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养护,就有可能在坝肩、坝面等部位形成径流、裂缝、坝体滑坡以及渗漏等险情,最终导致垮坝。要管好、用好淤地坝,保证淤地坝运行前期的安全及效益的充分发挥,应注重做好植物护坡、坝坡修排水渠、坝顶修筑拦水边埂、坝肩排水、沉陷裂缝处理及渗漏处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鹏娟 《甘肃农业》2014,(20):62-63
淤地坝除施工中要保质保量外,土坝运行前期的管理与养护工作至关重要,如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养护,就有可能在坝肩、坝面等部位形成径流、裂缝、坝体滑坡以及渗漏等险情,最终导致垮坝的严重后果。要管好、用好淤地坝,保证淤地坝运行前期的安全及效益的充分发挥,应注重做好植物护坡、坝坡修排水渠、坝顶修筑拦水边埂、坝肩排水、沉陷裂缝处理及渗漏处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出巨资修缮水库设施,重点是加固大坝,确保土坝的安全,提高大坝建设和管理运用水平。经过实践总结,造成土坝破坏的原因主要有裂缝、滑坡和渗漏,现分析如下。1土坝裂缝土坝裂缝有80%以上发生在蓄水运用初期,90%以上是由于不均匀沉陷所引起的。造成不均匀沉陷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处理不好,岸坡较陡,土料不符合要求,含水量控制不严,施工方法不符合规范,地震、干缩及冻融等。土坝发生裂缝后,应通过坝面观测,挖探槽、探井,查明裂缝的情况。处理加固的方法有开挖回填、灌浆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汪介绍了主坝右坝肩山坡坡面存在裂缝、混凝土防渗墙顶部出现裂缝和坝面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从地质条件对右坝肩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和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对右坝肩边坡变形机制进行分析,为右坝肩倾倒体采用“卸荷固脚”的加固处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使不确定事件评价中指标的筛选更加准确,借助数据挖掘的聚类思想来刻画两个指标间的相似程度,将相似程度归一化获得表现相互支持度的动态权重,再将静态权重和动态权重按比例系数分配,求得综合权重。将此权重确定方法运用到土石坝坝坡失稳预警指标体系中,结果表明:管涌权重最大,其次是滑坡、流土和裂缝,亦即管涌对坝坡失稳影响最为突出。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1、裂缝的原因 土石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坝身和坝基的不均匀变形。土石坝裂缝按其几何形状可分为横向缝、纵向缝、水平缝、龟裂缝等。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干缩和冻融裂缝、变形缝、滑坡缝和水力劈裂缝等。总之,土石坝裂缝形式千变万化,成因多种多样,而且常以混合形式出现,它们多数属于综合的因素造成,不能机械地加以分类。  相似文献   

13.
古阳河水库大坝右坝肩位于一沿层面蠕变滑移的滑坡体上,当开挖到建基面时,发现持力层岩体破碎,拉裂缝纵横交错。技施设计阶段对右坝肩所存在的滑坡体稳定、坝基抗滑稳定及压缩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采取了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保证了工程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土坝是土料堆积而成,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的堤坝。因此水库蓄水以后总会有较小的裂缝或渗漏,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裂缝过宽或者渗漏量过大,坝坡出现台水散浸就会直接危及大坝安全。因此,对土坝裂缝、渗漏必须引起注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滑坡型泥石流“锚杆-护坡”防治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泥石流防治的宏细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雨水渗出量和降雨量差异造成孔隙水在坡体内积蓄、孔隙水压增高,但坡体未出现分层滑动现象,仅发生了入渗软化和小规模蠕动.细观机理分析表明,坡体中水土细观运动分为“水在颗粒中渗透”和“颗粒在水中浮动”2种模式,细颗粒随雨水渗流在颗粒骨架间下沉并发生平行于坡底的运动,最后因“锚杆-护坡”的滤水固土作用而逐渐沉积并保持稳定.试验宏细观分析表明:颗粒的细观运动改变了模型试验坡体的破坏机理,坡体结构由不同粒径颗粒均匀分布变为“底部细颗粒积聚密实,上部粗颗粒骨架稳定”结构,降低了滑坡型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6.
库水位下降是导致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在施工期为进行老灌溉洞改造,需将老坝库水位从253.0 m下降到235.0 m,研究其对库首雾江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对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饱和与非饱和理论,用有限元模拟库水位从253.0 m下降到235.0 m时滑坡暂态渗流场,将得到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滑坡稳定性计算。研究表明:扩建工程施工期库水位下降使滑坡稳定性系数由1.09下降到1.05,降幅约5%,不会导致滑坡体整体失稳。  相似文献   

17.
张京红  高峰  官满元  刘少军  张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11-17212,17218
2009年10月22日受热带低压、低压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岛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地质灾害。通过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是在特定地形条件、大风和暴雨等气象因素共同作用下滑动失稳的滑坡。其中热带低压产生的强降水和大风力,是诱发东线高速公路暴雨型滑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地震会导致大量的滑坡出现,滑坡边坡失稳会导致重大的次生灾害发生。利用GNSS技术在鲁甸地震灾区红石岩段滑坡右岸表面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布设6套监测点,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对数据的坐标变形量及精度进行解算,提取出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变形量,作累计位移统计,绘制位移变化过程线,分析滑坡体表面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并结合人工测缝和自动测缝实测资料以及滑坡变形监测技术要求,对滑坡体表面进行监测和分析,得出该滑坡山体稳定、没有明显趋向性变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卢金叶 《甘肃农业》2012,(10):89-91
上泉水库大坝地处白银市城区以南的王岘乡境内,2007年大坝坝体外坡中部先后出现了三次大的滑坡,导致坝坡更加陡峭。经过对上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上泉水库被评定为三类坝。为了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现行规范标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下游乡镇的安全,受白银市水务局的委托,在充分勘察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上泉水库大坝地处白银市城区以南的王岘乡境内,2007年大坝坝体外坡中部先后出现了三次大的滑坡,导致坝坡更加陡峭.经过对上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上泉水库被评定为三类坝.为了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现行规范标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下游乡镇的安全,受白银市水务局的委托,在充分勘察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