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红外断喙在"817"肉杂鸡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60羽1日龄"817"肉杂鸡随机分为红外断喙组和不断喙组(对照)两组,每组80羽,统计初生重、1~7周龄体重、料肉比和喙长等数据。结果表明,红外断喙后,喙部尖端在9日龄开始脱落,23日龄100%完成脱落;红外断喙组的上喙喙长与对照组呈极显著的差异(P0.01),下喙喙长比对照组短,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外断喙对"817"肉杂鸡体重有短期影响,但这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消失,且红外断喙组表现出了较好的出栏体重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在两个肉用种鸡场直接参与红宝罗、安钠克、艾维茵、AA等父母代肉用种鸡的生产实践。现就其饲养管理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概述,以供参考。1断喙最好在7~10日龄时进行,选择适当热量和大小适中的咀洞(4.36~4.4cm)的断喙片。母雏与公雏断喙方法不同,就母雏而言,将母雏喙按入断喙片咀洞后,先将上喙烙一下,然后上下喙同时烙断。要求断去上喙的部分比下喙稍长。而对公雏则应考虑其将来配种行为的需要,断喙时应掌握上下喙长度相等,且不要把喙断得太短,断去鼻孔前缘部的1/3即可。为了防止机械磨擦引起断喙面出血,断喙后头几天料槽饲料应加厚…  相似文献   

3.
<正>断喙修喙是借助专用的器械断去鸡的喙尖,从而避免发生恶癖,还可兼节省饲料之效。修喙是指某些早期被断喙的鸡,当性成熟后,喙又会重新生出,而长  相似文献   

4.
烙烧法断喙     
在饲养星杂“579”父母代种鸡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觉得用普通断喙器进行烙烧法断喙,比用断喙器切喙优越。现将操作要点介绍如下:拆除普通断喙器的支架及踏板,置于50cm 高的操作台上,将平面刀板调至下刀口,接通断喙器电源,待刀片呈樱桃红色时(约700—800℃左右),开始操作。断喙时,用拇指压住鸡头顶部,食指放在下颌处,拉紧舌基部,其余手指握住鸡身体(注  相似文献   

5.
断喙这一养鸡生产技术,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逐渐在生产中加以应用。一、简易断喙器的制做目前,广大养鸡专业户,没有电断喙器,但可以采用自制简易断喙器断喙。简易断喙器由断喙刀、断喙板和断喙架三部份构成。1.断喙刀:材料是锯铁的小钢  相似文献   

6.
1.忌接种疫苗。对鸡群进行的所有免疫接种,都应在开产前进行。如果在产蛋期接种疫苗,就会在鸡群本来很脆弱的机体上又加一层比较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使鸡群的产蛋率降低甚至停产。2.忌惊群。惊群、炸群会产生应激,使鸡产软皮蛋、无黄小蛋,并影响产蛋率。3.忌断喙。断喙一般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对没能按时断喙或断喙太轻而又长出新喙的,应在育成期补断或修喙,切忌在产蛋期断喙。4.忌断水。有资料表明,蛋鸡在产蛋期断水24小时,产蛋率可由80%下降到30%;如果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在鸡产蛋期必须保证…  相似文献   

7.
给鸡断喙关键在于准确无误。精确断喙的质量与所断喙鸡群未来的生产性能具有密切的联系,是现代科学饲养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精确断喙的优越性在于减少鸡只啄癖,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均匀度,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成活率。其标准在于尽可能减少所产生的应激,鸡喙不应再重新长出。然而,生产中却屡屡遇见不尽人意的局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断喙工作的失误和不正确的操作以及部分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一些鸡群生产性能表现不佳,企业生产效益大打折扣或直接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其表现如下:1.断喙过狠,造成部分鸡…  相似文献   

8.
(一)断喙时间 雏鸡的断喙时间一般在8~10日龄时进行.断喙前后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减少断喙而产生的应激. (二)断喙方法 手术者一手握雏鸡的双脚,一手固定雏鸡头部(大拇指置于雏鸡头部后面,食指置于颈部下方轻按紧靠喙底的咽喉处,使雏鸡舌头缩回),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将鸡喙插入适当的断喙孔,大约切去雏鸡上喙的1/3,注意切掉生长点,烧灼约2秒钟止血,剩余部分的长度离鼻孔要有2毫米.切断部位横切面上呈焦黄色,精确断喙可以一直保持到产蛋期.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唐山市七树庄镇蛋鸡养殖户陈某,2010年5月从邻县某种鸡场购入蛋雏6300羽,16日龄时断喙,因断喙幅度过大,其中上喙断喙幅度达喙长2/3,有的甚至达鼻孔附近,鸡群断喙后采食量下降,第2 d断喙处仍有出血现象,3 d后出血部位开始增生肿胀,怀疑为鸡痘感染,遂在饲料中拌入鸡痘散及在饮水中加入利巴韦林治疗。3 d后病情进一步加重。遂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葡萄球菌感染。施对症治疗,鸡群逐渐康复。  相似文献   

10.
鸡的断喙     
1.断喙最适宜的时间为7至10周龄,过了10周龄的鸡,最好不要断喙。但如果第一次断喙效果不理想,或育成期间出现啄肛等症,可第二次断喙或修喙,且最好在16周龄以前进行。 2.断喙前两天,应于饲料中添加万分之一的维  相似文献   

11.
1 断喙时间 肉种鸡5~7日龄进行,视鸡群健康状况和免疫计划而定.如果第一次断喙后,断喙效果不理想,要在16周龄左右进行修喙.  相似文献   

12.
1 鸡恶癖的预防措施 1.1适时断喙修喙 断喙,就是借助专用的器械将鸡喙尖端断去.断喙后上喙稍短,下喙稍长,使鸡失去啄伤皮肉和啄吃鸡蛋的能力,从而避免恶癖形成.  相似文献   

13.
雏鸡断喙可以防治雏鸡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防止钩甩饲料,减少浪费;可使雏鸡生长发育整齐,提高成活率;减少外伤,提高肉用仔鸡的等级。现将土法断喙技术简述如下:1 断喙时间:小鸡长到6~7日龄时进行,一般以夜间8~10点钟为好,因为这时鸡断喙后就可以入眠,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1断喙 第一次断喙最佳时间是7~9日龄,此时断喙省力,伤口不易出血。如有漏切及上下喙不齐等情况,可在14-16周龄时再次进行修剪和补切。雏鸡断喙方法为一手固定雏鸡躯体,另一手大拇指压在雏鸡头顶上部,食指放在其咽下,稍施加压力,使鸡的舌头后缩,并使其上下喙闭合整齐,然后把雏鸡上下喙呈30度角放到灼红的刀片向下切去。使用电动台式断喙器时,可将雏鸡喙放在断喙器前护板孔眼内,机器会自动将喙断掉。断喙后,鸡的上喙应比下喙短,即上短下长,要边切边烙,便于止血。青年母鸡断喙方法为一手握住鸡翅膀根部,一手抱定头部,大拇指放在眼眶下沿,食指放在咽下,施加适当压力使舌回缩,上下喙闭合整齐,将喙部放在灼红的切片下呈30度,从鼻孔的下沿1/3处断去,其他要求与雏鸡一样。断喙人员以3个人为好,一人断喙,两人抓鸡。注意事项为,尽量避免在炎热天气断喙,夏季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实施。对健康雏鸡群中实施断喙,有病鸡群可改期断喙。断喙前后7天内,不可移动鸡群,防止应激。断喙时不可烫伤鸡的舌头和嘴角,否则影响雏鸡发育。断喙后一段时间内,料槽内饲料的厚度应在5厘米以上,避免鸡喙和料盘底碰撞,不要喂颗粒饲料。饮水器水深应保持在1厘米以上,使雏鸡便于饮水。在断喙前1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3~4天,添加量5毫克/千克,目的是预防和减轻断喙出血。为防止断喙应激,可在断喙当天于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等,亦可添加预防疾病的药物,不能在断喙期间实施免疫注射。  相似文献   

15.
环状烧烙断喙法是近几年才被部分地区采用的一种断喙方法,该方法使用的专用工具“环烙断喙器”于1996年获得中国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现已有国内厂家生产。环状烧烙法操作简便,断喙效果一致,因而鸡只发育整齐,烧烙时头部固定确实,不出血,完全避免了烫伤舌尖的情况发生。断喙器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价格低,使用安全。环状烧烙法断喙技术要点: ◆断喙日龄:7~15日龄,15~30日龄仍有良好效果。 ◆断喙工具:以使用专用的环烙断喙器最为方便,如没有专用工具,可以在普通烙铁、电烙铁或较厚的金属板上打孔代替。不同日龄的雏鸡…  相似文献   

16.
父母代肉种鸡生产与断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喙的目的缘于防止育成期、产蛋期啄癖症的发生和减少饲料浪费。但对父母代肉种鸡来说,断喙质量与育成质量及生产性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要有良好的断喙质量,必须做到①操作人员固定,技术要熟练。②断喙时间:母雏5日龄,公雏8~9日龄。③断喙程度:母雏断去上喙尖到鼻孔的1/2,下喙的1/3;公雏断上喙尖到鼻孔的1/3,下喙的1/4。④烧烙程度:断喙器刀片中间2/3应呈桔红色(600~7000C),烧烙2~3秒种。⑤操作步骤:左手握雏鸡双脚,右手食指尖置于下喙下方,鸡头向上。用食指施微弱压力使舌缩向后部,从而避免断喙时剪断或灼伤舌头。⑥辅助措施:断喙前1天开始,饮水中添加多维及抗生素,至断喙结束后1天停止,Vc以80ppm,VK3以70ppm饮水添加为宜。断喙前后料盘应加满饲料(2cm以上),保证充足饮水。切忌室内温度升高(否则易引起出血增加)。断喙应与免疫等应激大的作业叉开进行。⑦修喙:如有必要,应在42日龄前完成。修喙时及时淘汰缺陷鸡只。  相似文献   

17.
张增玉 《中国家禽》2004,26(4):45-45
第一次精确断喙的最佳时间为6~8日龄,发育较差的鸡可推迟在9~12日龄进行。6~8日龄时断喙,既省力,伤口不易出血,影响增重小,易操作,又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第二次断喙在10~12周龄,主要是修剪喙部,如遇漏切、喙长、上下喙不齐等情况,可进行裁剪和补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断喙应激对雏鸡胸腺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断喙对鸡胸腺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断喙对胸腺淋巴细胞产生明显的影响,断喙组胸腺细胞内可看到细胞核明显的应激反应,细胞核凝集,较致密,部分细胞核即将溶解,并出现一定数量的凋亡和坏死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对照组和断喙组的胸腺内淋巴细胞都是以G1期为主,但断喙组G1期淋巴细胞数量比试验组高;对照组和断喙组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率在断喙后5d时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断喙应激没有影响Bcl-2和Bax蛋白在免疫器官内的表达部位;但有降低Bcl 2在胸腺细胞内表达量的趋势;有提高Bax在胸腺细胞内表达量的趋势.结果表明断喙应激促进了雏鸡胸腺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1 断喙前的饲养管理   海兰W-36蛋鸡特别胆小,为减少对鸡群的应激,最好采用一次断喙法,对海兰W-36雏鸡来说,可10日龄一次性断喙,而不要在10周龄进行第二次断喙,何况年龄越大的鸡群断喙时应激也越大,出血也多,影响也大.对海兰W-36蛋鸡-次性断喙,要做好充分准备,在饲养管理上,断喙前要做好鸡群的分群工作,海兰W-36蛋鸡在10日龄之前一般有2~3次的其它免疫,结合这些免疫工作的进行把鸡进行大小强弱分群,对弱小鸡只补充营养,使其体况跟上来,10日龄时便可全部进行断喙.……  相似文献   

20.
一忌接种疫苗。鸡接种疫苗, 必须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在育成 期以前按时接种,不宜在产蛋期 接种。  二忌惊群。惊群、炸群会产生 应激,使鸡产软皮蛋、无黄小蛋,并 影响产蛋率。  三忌断喙。断喙一般在8~9日 龄时进行,对没能按时断喙或断喙 太轻而又长出新喙的,应在育成期 补断或修喙,切忌在产蛋期断喙。   四忌断水。有资料表明,蛋鸡 在产蛋期断水24小时,产蛋率可由 80% 下降到 30%;若使其恢复到原 来的产蛋水平,大约需要1个月的 时间。因此,在鸡产蛋期必须保证 充足的清洁饮水。  五忌频变日粮配方。蛋鸡在产蛋期的日粮配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