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何从传统的养殖误区中迅速转变过来,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并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品系  相似文献   

2.
中药在改善母猪繁殖性能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不发情、屡配不孕、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仔猪初生重低、母猪产奶量少、母猪淘汰率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母猪繁殖性能,许多科研人员和畜牧业界的专家对使用中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课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很多,而仔猪初生重的大小是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饲养母猪的环境,组建合理母猪群,母猪适宜的初配期,加强母猪的饲养、营养饲料及添加剂的补充,合理的免疫程序等来提高仔猪初生重,继而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养猪的关键所在是母猪,而母猪的繁殖性能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繁殖性能作为衡量母猪生产性能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种猪场及养殖专业户的重视。包括产仔性能和哺育性能,而产仔性能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成活率、初生重、初生窝重;哺育性能包括20日龄窝重(泌乳力)、断乳重、断乳窝重、断乳仔数、断乳成活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母猪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近二十年,选种选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母猪的潜在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为多产性能和繁殖年限的提高。然而选择的结果使母猪体脂肪含量减少,性成熟体重增至过大,因此引发维持需要增加。母猪的脂肪储备与繁殖性能相关,脂肪过少,会使其断奶至发情的间隔延长,从而对营养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高低与母猪繁殖率有着根本关系。母猪的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性能直接决定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到世界总量的50%,但我国母猪繁殖性能水平远低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目前,制约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年龄及胎次、饲养管理、营养和环境等。文章针对影响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借鉴,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率是反映母猪繁殖能力和养猪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数。母猪繁殖能力的高低,不仅是衡量种猪种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影响母猪繁殖率的因素很多,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一)加强后备母猪选留繁殖性能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但与繁  相似文献   

9.
唐伟  位海玲 《中国猪业》2011,6(9):18-19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在养猪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母猪的繁殖性能除受遗传、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几大因素影响外,养猪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制  相似文献   

10.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母猪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它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猪属全年多周期发情家畜,而且每次发情排卵数量多,属多胎动物,繁殖潜力巨大。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高繁殖性能的作用,是促进养猪生产和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11.
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断奶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主要因素,其他还有饲养管理、营养、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主要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仔猪的窝重由育成仔猪的头数和每头仔猪的体质量构成。生产实际中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仔猪的窝重 ,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1 选择优良经济组合杂种仔猪具有生活力强 ,抗病耐粗饲、生长快 ,有着明显的杂交优势。可选择外来良种公猪 (如大约克 )与本地母猪杂交 ,生产的二元母猪再与良种公猪(如长白 ,杜洛克等 )杂交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2 提高产仔数产仔过少影响窝重 ,产仔过多 ,母猪奶头不够 ,乳汁不足 ,会影响育成率和头重。适宜的产仔数为每窝1 0~ 1 2头。提高产仔数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好母猪和掌握好配种技术。母猪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母猪产仔数增加,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也在增加,严重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初生重是影响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胎盘对调控仔猪初生重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已有营养调控物质的探究、研发新的营养策略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腺苷、一磷酸腺苷(AMP)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动物特定生长阶段或应激状态下条件性必需营养素的研究进展,阐述上述3种物质对母猪胎盘及仔猪初生重的影响,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断奶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主要因素,其他还有饲养管理、营养、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主要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谢晓鹏 《养猪》2012,(6):71-72
母猪繁殖性能是猪场生产和管理的关键点,影响因素众多,可概括为体内和体外两大方面,母猪胎次是其中之一。国内外关于胎次对繁殖性能影响的报道众多,一般认为3-6胎次较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胎产活仔数受胎次的影响显著。本文主要针对不同胎次的长大二元杂种母猪的部分繁殖性状,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窝重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和猪场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由年产仔窝数与窝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决定,其中年产仔窝数是由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的,窝断奶仔数是由窝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率决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的营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配种前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配种前营养水平对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的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言明 《当代畜牧》2013,(30):28-30
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衡量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指标是仔猪的断奶窝重。对于小规模母猪养殖户而言,可采取以下4方面措施提高母猪繁殖力。1选择繁殖性能良好的母猪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母猪发情与配种、防止死胎和流产、增加产仔数和初生重、减少仔猪发病数、提高断奶窝重和养猪效益,应对种母猪加强饲养管理: 1营养需要 空怀、妊娠母猪日粮营养要求:粗蛋白15%、消化能2900卡,赖氨酸0.8%.维生素A、D、E对母楮繁殖性能影响很大,应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20.
<正>养猪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深受母猪繁殖效率影响,且遗传、疾病、环境、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均可能对母猪繁殖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为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养猪户应分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笔者以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1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繁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促黄体素(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