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叉状炭角菌(Xylaria pedunculata)是伴随鸡腿菇栽培而出现的一种新致病菌。首次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叉状炭角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氮源是黄豆粉,最适温度25℃,最适pH为7。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6,(13):5-7
通过对呋喃虫酰肼降解菌最适碳源、最适氮源、最适碳源量、最适氮源量、最适温度以及最适pH进行筛选,以确定呋喃虫酰肼降解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7株呋喃虫酰肼降解菌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尿素,最适碳源量是3 g/L,最适氮源量是1.0 g/L-1.2 g/L,最适温度是30℃-35℃、最适pH是6.5-8.0。  相似文献   

3.
从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等方面研究了新疆粗毛黄褐孔菌的菌丝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pH值适宜范围是pH 8~12,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佳C/N比值为79.80︰1。  相似文献   

4.
白桦外生菌根菌培养特性及生理学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6种外生菌根菌的培养特性及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确定6种外生菌根菌的最适生长温度、碳源、氮源以及pH值。实验结果表明:林地菇(Agaricus silvaticus),009,LH008,GT005最适温度相对较高,均在30℃,属于耐高温菌。而035,044最适温度在25℃,属于中温菌。最适pH值多为6.5,只有GT005为4.0。林地菇、009、GT005最佳碳源为蔗糖,03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044、LH008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除009为硝酸钠外,其余均为天门冬酰氨。  相似文献   

5.
氧化乐果降解菌假单胞菌L-3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氧化乐果降解菌假单胞菌L-3最佳的生长条件和最优的碳氮比,在含一定浓度氧化乐果的液体普通培养基中,对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通气量、接种量条件下发酵培养,通过测定光密度值绘制生长曲线;在氧化乐果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选出最适的碳源和氮源,优化出碳氮源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L-3最佳生长条件为30℃、pH7.0、接种量3%(装液量100 mL);最佳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H4NO3;最适的碳氮比为6:5.  相似文献   

6.
对分离自越橘根内的2株菌根真菌进行了生理学特性研究,明确了2株菌根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其菌丝体扩繁和菌剂生产奠定基础.采用固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2种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真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不完全相同,A菌和D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属中温菌;2种菌根真菌在pH值3.0~9.0都能生长,A菌最适生长pH值为5.0,D菌为6.0;A菌和D菌生长速度最快的碳源分别为淀粉和乳糖;A菌对不同氮源的利用效果差异性不明显,D菌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激发子产生菌链格孢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不同温度、湿度、pH值、碳源及氮源对该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最适pH值7~8 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8℃,最适相对湿度98%,最适pH值7~8。葡萄糖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等会抑制菌丝生长。[结论]中温高湿环境利于链格孢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不同营养条件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开发利用大孔多孔菌资源,通过对左家保护区的野生大孔多孔菌进行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从pH值、单色光(昼夜交替)、氮源、无机盐、碳源、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种与大孔多孔菌相似度100%;菌丝体最适培养条件在蓝光(昼夜交替)、30℃下培养,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镁、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碳源为淀粉、pH为5.0。  相似文献   

9.
蜜环菌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同时又是人工栽培天麻及猪苓的重要营养源。利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获得蜜环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蜜环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0~7.0,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  相似文献   

10.
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C-36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产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36为研究对象,从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温度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2%的CMC-Na,最适氮源为2.5%的蛋白胨+酵母粉复合氮源,最佳接种量为4%,最适起始pH为5.0,产酶最适温度为37℃。在此条件下,培养36 h后达到产酶高峰,CMC酶活为196.33 U/mL,是优化前的3倍。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对不同碳氮营养源的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最佳碳源浓度为7%,其次是蔗糖、葡萄糖,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使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菌丝的生长,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其次是蛋白胨和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对数字时代信息源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治理进行探讨,有助于网络社会的有序发展及信息源的增效。[方法/过程] 文章介绍了数字时代信息源呈现的主要特征,剖析了信息源发展所带来的多维价值与系列挑战,最后讨论了数字时代信息源的治理体系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构建了政府、社会组织、信息产品与服务提供者及公民个体等多主体组成信息源治理体系,并从治理基本目标、核心内容、重要环节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源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孔晶  贾建波  赵玉萍  任世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51-20952
[目的]构建了负责运输苏氨酸至胞外的转运蛋白的关键基因rhtB过表达的苏氨酸发酵菌M122,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及pH对该重组菌产L-苏氨酸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的碳、氮源对L-苏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过程进行分析,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及pH进行优化。[结果]定向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使用蔗糖作为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L-苏氨酸产量为28.1 g/L;以(NH4)2SO4或酵母粉作为氮源发酵时,L-苏氨酸产量分别为27.8和28.2 g/L,均优于使用其他氮源时苏氨酸的产量。对发酵的最适pH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L-苏氨酸的产生。[结论]确定了苏氨酸发酵菌M122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或酵母粉,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14.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碳源及氮源对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长的影响,确定4种DSE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甘瓶霉(Phialophora mustea)、菊异茎点霉(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为材料,在固体和液体条件下培养,研究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果糖、乳糖、可溶性淀粉和山梨醇)和氮源(磷酸氢二铵、草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硝酸铵、硝酸钠、酸水解酪蛋白、胰蛋白胨和蛋白胨)对其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和菌丝干质量的影响。【结果】固体培养条件下,沙门外瓶柄霉、甘瓶霉和菊异茎点霉的最佳碳源均是葡萄糖,枝状枝孢菌的最佳碳源是乳糖;沙门外瓶柄霉、甘瓶霉和枝状枝孢菌的最佳氮源均是硝酸钠,菊异茎点霉的最佳氮源是胰蛋白胨。液体培养条件下,甘瓶霉、菊异茎点霉和枝状枝孢菌的最佳碳源均是可溶性淀粉,沙门外瓶柄霉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沙门外瓶柄霉、甘瓶霉、菊异茎点霉和枝状枝孢菌的最佳氮源分别是磷酸氢二铵、草酸铵、蛋白胨和硝酸铵。【结论】初步确定了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混合应用线热源和圆柱源理论,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应用该模型,在Visual Basic语言基础上开发出了相关的计算软件。该软件在给定负荷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对单独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设计与预测,还可以在已知当地日照的情况下对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联合运行的情况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产几丁质酶的哈茨木霉H-13为实验菌株,在相同基本培养基上,采用每次同一浓度不同碳源,同一碳源不同氮源浓度;相同浓度碳源和氮源,不同pH、温度对木霉产几丁质酶能力的影响,筛选出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因子,提高木霉产几丁质酶发酵的效果,促进该项发酵产品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60)Co 栅板源照射量率分布规律的理论模型。利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得到了在不同源排列方式的情况下,辐射场不同平面上的等剂量分布曲线。完成了对整个辐射场空问的剂量分布规律的形象化、定量化描述。  相似文献   

18.
常权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76-7578
在分析安康水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公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建立健全水资源环境监测网、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与管理体系、加大面污染源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综合搞好水源地保护。  相似文献   

19.
探究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排污因子来源和负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因子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源主要为化肥,其次是秸秆废弃物,再次是农村生活,畜禽养殖污染负荷比最小。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TN 和 TP,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30.57%和56.63%,化肥和秸秆造成的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均为腾冲最大,龙陵最小。本研究将为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分类管理和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源和碳源对脱毒马铃薯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水源和碳源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源处理小苗21 d时,自来水和井水处理的几个重要生长指标明显优于对照蒸馏水处理,其中,鲜质量增加15.34%、20.57%,生根量增加0.34、1.24条,平均根长增加0.20、0.46 cm,株高增加1..10、1.22 cm,叶片数增加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