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棓酸类单宁的水解过程中,通过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对薄层图扫描,可以迅速地掌握水解进程。采用本方法用量微,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棓子单宁水解生产过程,监测反应进程。 本文所论棓酸类单宁(gallotannins)取材于黄栌属(Cotinus)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gria)的叶子。经化学分析,已证实黄栌叶富含水解类单宁,其含量约占干叶重的16%。将其水解,可制得棓酸(gallic acid)。  相似文献   

2.
黄栌和藿香均适合辽宁朝阳地区栽培,结合两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实践应用,利用黄栌与藿香在光照、水肥、地面后期管理等方面的互补性,两者进行套种栽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对地方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物化学成分研究:野生植物黄栌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对野生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化学成分进行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黄栌叶子水浸提物最少含有24个组分,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及各种层析、分离、提纯已得到10个纯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为棓酸、棓酸甲酯、棓酸乙酯、间—双棓酸、儿茶酚、焦棓酚、槲皮素、杨梅酮、漆黄素和正三十一烷.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在中国倍子单宁及倍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用HPLC梯度洗脱分离中国肚倍、角倍的倍子单宁及试剂单宁酸中的倍酸、二倍酸和三倍酸的方法,试验结果发现,两种倍子单宁的组成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天然黄栌林中黄栌枯立木的年轮结构,研究树木的年龄组成及生长特征,借此分析香山公园天然黄栌林中黄栌的树龄分布、寿命趋势、生长态势等特性,为进一步合理地保护与经营香山公园的黄栌天然林组成的红叶景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日本黄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黄栌又名日本野漆树,是集果用、园林绿化、水土保持与一体的树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日本黄栌主要品种及适宜发展的地区和立地条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日本黄栌的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收获时间和方法等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毛黄栌,耐干旱、瘠薄、盐碱,其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萌蘖性强,是一种值得在石漠化治理中大力推广的树种。具体介绍了毛黄栌播种育苗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北京地区地黄栌丽木虱[Calophya rhois(Loew,1879)]黄板诱杀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黏性黄板在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林间可诱到黄栌丽木虱、潜叶蛾、巢蛾、黄栌胫跳甲等害虫其中对黄栌丽木虱成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黄板的悬挂高度以黄板底边低于黄栌植株顶部20cm和与黄栌植株顶部顶部持平,对黄栌丽木虱成虫诱杀效果最佳,黄板的悬挂方式以黄板悬挂在植株外缘效果最好,而每日各时段诱集虫量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黄板诱杀可以作为黄栌林区日常养护中防治黄栌丽木虱1种比较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栌黄萎病是一种严重的维管束病害,据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国内外尚无人对黄栌黄萎病进行系统研究,其病原仅P. P. Pirone在“Diseases & Pests of Ornamental Plants”及“Tree Maintenance”中提及黄栌黄萎病病原菌同Acer、Tilia等黄萎病,均为albo-atrum。而自北京地区、山东省青州地区、济南地区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特征的观察、致病性测定,黄栌黄萎病致病菌为Verticill- ium dahliae Kleb。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国外凝缩类单宁化学的进展情况.首先介绍了确定原色素的结构及其生物化学的进展过程,并描述了原色素的立体结构,生物合成以及新陈代谢作用.最后介绍了单宁的生理活性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香山红叶是北京秋季的著名景观。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cinerea)是构成香山红叶的主体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自从1980年以来,由于受到黄栌枯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危害,每年造成大量黄栌发病死亡,不仅破坏红叶景观,而且严重威胁黄栌生长。本文借鉴前人防治轮枝孢枯萎病的经验,在香山公园内黄栌枯萎病发生严重区域选择样地,开展化防、生防、栽培管理等防治研究,提出以生物防治、栽培管理技术为核心的黄栌枯萎病防治技术,为黄栌枯萎病综合防治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新技术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季植苗造林的黄栌和火炬树2个树种分别应用保水剂、灌草覆盖的造林新技术与常规造林技术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栌的成活率分别提高8.8%和2.5%,火炬树的成活率分别提高72.4%和2.3%,以应用保水剂植苗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土壤干旱胁迫对黄栌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土壤干旱胁迫和光照强度对黄栌光合作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应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4种土壤水分(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下,3年生黄栌(Cotinuscoggygria var.cinerea)苗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土壤干旱胁迫对黄栌叶片的光合性能参数具有明显影响,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黄栌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量子效率明显降低,光补偿点增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60-65%)下的水平最高;2)黄栌叶片光合作用对强光胁迫的适应性较强,在较大幅度的强光(有效辐射强度1000-1800μmol·m^-1·s^-1)范围内,均能获得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3)黄栌光舍作用对弱光的光能吸收、转换和利用效率(光合量子效率)较低,并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黄栌白粉病的致因与防治技术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4年的观测调查,结合气候因素的影响,进行了黄栌白粉病的致因调查,总结出其在焦作太行山区的发病规律,采用营林混交、减少侵染源、完善基础设施及人工和飞机防治技术来有效控制黄栌白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植物单宁是自然界中十分丰富的天然有机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单宁因苯环上富有多个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和络合作用的邻位羟基,近年来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单宁不同的改性方法会对其吸附性能产生影响。本文论述了单宁的原位固化、胶原纤维固化、胺甲基化及磺化四种改性方法,阐述了单宁的改性机理以及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宁四种改性方法特点的对比,对单宁改性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四个黄栌变种及品种生长期色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对红叶黄栌、毛黄栌、紫叶黄栌、'紫霞'4彩叶植物变种及品种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黄栌变种及品种在生长期间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在生长初期,与其他变种及品种相比,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为红叶黄栌,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最高的为紫叶黄栌.经方差分析,不同变种及品种间色素含量差异显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黄栌枯萎病病原菌的寄主广泛,病害症状多样,说明黄栌枯萎病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此,提出了综合防控黄栌枯萎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香山公园为代表,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园内黄栌林区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按照不同的群落指标类型,选择了45个样地,对样地内各项生态因子进行分析,并以各样地的群落特征指标聚类分析将公园黄栌林区的的群落划分为4个群丛组,18个群丛,分别对黄栌纯林、栌松柏混交林、黄栌杂木林、黄栌疏林4个群丛组做出数据分析.同时从优势种、植物种类组成、群落质量等方面对4种植物群落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群丛优势组,讨论了海拔、坡度、种群类型、配置方式等与黄栌生长有关系,为公园生态环境恢复,旅游发展和科研生产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9.
应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P ianka重叠指数的方法,对山西中条山黄栌群落24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栌和黄刺玫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这直接反映了它们作为建群种在黄栌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黄栌和黄刺玫种间具有最大的重叠值,这是因为他们高居灌木层第一亚层,具有相似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光资源的需求较为强烈所致。黄栌与山蒿也有较大的重叠值,这是由于他们处于不同的亚层,皆为阳生植物,必然会在光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竞争。灌木层植物间的重叠值大于草本层植物间的重叠,这是由于草本植物种间生态习性差异较大所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黄栌幼苗的相对含水量、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蒸腾和光合速率等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黄栌幼苗的几个生理指标影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黄栌的叶绿素含量稳定上升;膜透性在整个干旱胁迫期间变化平稳,有下降趋势;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能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黄栌具有抗旱性,叶绿素含量和膜透性能作为黄栌抗旱性评价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