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摇臂式喷头摇臂应力分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摇臂式喷头摇臂断裂的主要原因,根据对摇臂动应力变化的实际测量,对如何分析与提高摇臂强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喷头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摇臂式喷头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对14种喷头的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值做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摇臂转动惯量,分别与导流器结构参数R1和喷嘴直径d0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导流器结构参数R1、R2、R3、R4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射流速度与摇臂摆动角速度的比值U/ω0以及摇臂转动惯量J的计算公式,作为导流器结构参数设计的依据并尝试建立一套计算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PY140型摇臂式喷头摇臂碰撞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CD*2〗DYNA,建立了摇臂式喷头摇臂绕轴旋转、碰撞喷体 的 有限元分析模型,在3种摇臂转动角速度和喷体安装弹性橡胶垫与否的组合工况下,对摇臂 与喷体的碰撞过程及动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PY140型摇臂式喷头在转动 角速度400(°)/s时,计算的碰撞动应力峰值为423MPa,与试验值的误差小于05%,预 测的发生位置距离摇臂转轴中心15cm,与试验结果相同。摇臂各断面的动应力极值和碰撞 接触应力均随转动角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喷体打击块安装橡胶垫后,3种转动角速度下动应 力峰值平均降低了104%,但接触时间平均增加了766%。  相似文献   

4.
基于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摇臂式喷头摇臂绕轴旋转、碰撞喷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3种摇臂转动角速度和喷体安装弹性橡胶垫与否的组合工况下,对摇臂与喷体的碰撞过程及动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PY_140型摇臂式喷头在转动角速度400(°)/s时,计算的碰撞动应力峰值为42.3 MPa,与试验值的误差小于0.5%,预测的发生位置距离摇臂转轴中心15 cm,与试验结果相同.摇臂各断面的动应力极值和碰撞接触应力均随转动角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喷体打击块安装橡胶垫后,3种转动角速度下动应力峰值平均降低了10.4%,但接触时间平均增加了76.6%.  相似文献   

5.
针对垂直摇臂式喷头导流器几何结构及运动特性,研究了摇臂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及约束情况,并结合动力学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和分析了喷头在运动过程中载荷大小和约束情况.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摇臂三维模型,对摇臂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及疲劳可靠性分析.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出各阶模态下摇臂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该摇臂的各阶振型主要表现为弯曲、扭曲及局部变形;当摇臂的工作频率小于41.785 Hz时,其振动以一阶振型为主.通过静力分析得出摇臂的应力分布情况,发现在摇臂安装导流器处存在较大的应力分布;通过对摇臂的疲劳分析,发现摇臂各部位安全系数差别很大,其最小值位于摇臂前端,为1.229 1,长期工作此处易发生裂纹或断裂.为提高摇臂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可以通过加强薄弱部位设计,或改进局部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PY_130型摇臂式喷头摇臂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进的高速摄影技术,对PY130摇臂式喷头的导流器受水射流冲击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摇臂运动规律,并与摇臂解析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转撞击周期随着进口工作压力增大而增大,反转撞击周期和正、反转过程的非自由运动时间随着进口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减少。正转过程的自由运动时间要远大于非自由运动时间,反转过程的非自由运动时间约占撞击周期的25%。在正转过程的自由运动阶段,摇臂角位移变化呈正弦曲线;在正、反转运动过程的非自由运动阶段,角速度变化无明显规律。角位移和角速度的试验值与计算值在数量级上是一致的,试验值高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7.
六方(四方)型摇臂式喷头(一)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介绍了六方(四方)型摇臂式喷头的发明思路、初试结果与评价,指出了开发六方(四方)型摇臂式喷头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规定了具体的性能指标,指出了今后拟重点开发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喷头摇臂的几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摇臂式喷头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喷头、而摇臂又是这种喷头的主要构件之一。如何根据摇臂的运动条件以及喷头的转动性能的要求,提出摇臂过流部分几何参数的设计计算公式,摇臂的强度计算公式等,以减少设计工作中的盲目性,这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本文作者在确定摇臂适当的转动惯量计算公式之  相似文献   

9.
方形喷洒域摇臂式喷头喷洒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方形喷洒域摇臂式喷头的喷洒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应用有关射程公式得出了方形喷洒域摇臂式喷头的理论和修正压力-转角关系曲线,将该关系曲线应用于ZY-1型方形喷洒域摇臂式喷头的设计中,进行了实际场地喷洒试验。结果表明,该方形喷洒域摇臂式喷头的实际压力-转角关系曲线与修正压力-转角关系曲线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20PY2掺气喷头是以20PY2摇臂喷头结构为基础,引入气液两相流理论得到的一种喷头.以20PY2掺气喷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低压下的喷灌效果,并对比摇臂喷头的喷灌效果.试验评价指标:平均喷灌强度、蒸发漂移量、喷灌均匀系数及分布均匀系数;变量: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试验结果表明:与摇臂喷头相比,掺气喷头的射程变化不大,但掺气喷头的平均喷灌强度随工作压力递增,随着组合间距递减;低压下,掺气喷头在风速为1 m/s时的蒸发漂移量约为5%,其组合喷灌的最佳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分别为300 kPa和1.1R.掺气喷头喷灌强度峰值与谷值的阶梯性较好,同等数量测点的喷灌强度峰值区间和谷值区间平均值趋向于平均喷灌强度,峰值区间和谷值区间喷灌强度在灌溉总强度中的占比分别低于和高于摇臂喷头.因此,喷灌效果优于摇臂喷头.  相似文献   

11.
以Nelson SR100型垂直摇臂式喷头为对象,针对现有垂直摇臂式喷头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存在忽略摩擦因素、过于简化模型等问题,基于虚拟样机软件ADAMS建立了垂直摇臂式喷头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综合考虑摇臂与转轴、喷管与水管密封等部位实际的摩擦情况,以试验数据确定各部件之间的实际摩擦因数。针对垂直摇臂式喷头的垂直上下摆动、水平左右步进旋转这两个主要动作,运用STEP函数构建一个完整周期非自由与自由运动时间段内喷头导流器所受水平与垂直力的模拟函数进行动力学仿真。最后通过换向仿真,模拟实际摇臂在换向过程中,摆动杆对限位板的接触碰撞力的大小。以接触碰撞力最大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对上述接触碰撞力最大值进行优化,将影响换向顺利程度的换向杆长度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优化后的最大碰撞力较优化前减少了55.9%。其动力学仿真结果可以为垂直摇臂式喷头的结构强度分析与疲劳寿命优化等相关动力特性的进一步分析及喷头动力学特性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R2000WF喷头与摇臂式喷头水力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Nelson公司R2000WF喷头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R2000WF喷头和相近摇臂式喷头的水力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和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额定工作压力下,R2000WF喷头与摇臂式喷头相比,其流量平均要小13.2%,射程平均增大4.5%,末端水滴直径小,水量分布更均匀.由于其独特的阻尼部件,R2000WF喷头转速...  相似文献   

13.
全射流喷头与摇臂式喷头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提出摇臂式喷头和全射流喷头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对比它们的参数.结果表明,全射流喷头步进角度和步进频率主要由导管长度决定,导管越长则步进角度越大,步进频率越小.对于摇臂式喷头,它的步进角度和步进频率的可改变幅度不大,因此全射流喷头具有一定优越性.提出了全射流喷头步进角度与管长之间的关系式,左右压差与导管长度和工作压力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4.
刘洋  严海军  马开  刘继昂 《节水灌溉》2012,(3):33-35,39
为了比较Nelson公司生产的R2000WF喷头和相近摇臂式喷头的组合喷灌性能,分别对两种喷头采用正方形布置12m×12m和矩形布置12m×16m条件下的组合喷灌均匀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压力0.20~0.30MPa时,R2000WF喷头和摇臂式喷头的喷灌均匀系数Cu分别为0.78~0.85、0.68~0.83;由单喷头水力性能曲线组合模拟求得的Cu值也表明,在相同工作压力、组合形式及间距条件下,与摇臂式喷头相比,R2000WF喷头具有更高的喷灌均匀性,更适合于低压条件下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摇臂式喷头射流碎裂机理,基于VOF多相流模型理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软件Fluent,在200~600 k Pa的中低压条件下,使用几何重建(Geometry reconstruction)方法进行界面跟踪,用瞬态PISO方案求解控制方程,对摇臂式喷头圆射流初级碎裂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初级碎裂液滴直径和射流碎裂长度。采用高速摄影技术进行实验测量,分析了初级碎裂液滴直径和射流碎裂长度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讨论了初级碎裂液滴直径和射流碎裂长度随喷嘴直径和工作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摇臂式喷头圆射流初级碎裂包括连续段、过渡段和碎裂段3个典型形态,喷嘴直径和入口压力是影响射流碎裂长度和射流初级碎裂液滴直径的主要因素,射流初级碎裂液滴直径D与喷嘴直径d(d5 mm)有较好的相关性(D=1.634d,R2=0.912),初级碎裂液滴直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23.92%,拟合精度良好。给出了射流碎裂长度L与韦伯数We的拟合模型,该模型能较好预测摇臂式喷头在低压条件下射流碎裂长度。  相似文献   

16.
本标准适用于喷洒清水的单咀摇臂式喷头。 1.单咀摇臂式喷头的基本参数应达到表和图中的规定。 (1) 表中带()者为各喷咀直径的起始工作压力及相应各参数,带*者为设计最佳工作点参数。 (2) 表中喷灌强度系指单喷头全圆喷洒时的计算喷灌强度。 (3) 图中的工作范围为推荐的工作压力及喷水量界限。  相似文献   

17.
韩鑫  郝培业 《节水灌溉》2004,(3):18-20,29
对六方(四方)形摇臂式喷头在一种新型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中的田间管网布置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形喷头在该型管网布置形式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工程投资一半以上,并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喷灌效率。为促进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六方(四方)形摇臂式喷头喷洒效果分析(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利用MATLAB软件,采用解析算法编制程序对六方(四方)形摇臂式喷头单喷头喷洒实验数据进行的分析处理,以及对该型喷头不同形式喷灌组合的喷灌效果进行的分析,讨论了现在比较流行的MATLAB软件在喷头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方面的应用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9.
py_1系列喷头摇臂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索摇臂式喷头摇臂运动的实际规律,本文对摇臂运动作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摇臂的一般运动微分方程及其数值解,并对摇臂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动态测试。此研究使摇臂运动的计算成为可能,为喷头的设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喷头在低压条件下工作时水力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异形喷嘴降低水滴打击强度并改善喷洒均匀性的方法.选取PY115型摇臂式喷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套改进喷嘴的方案,在出口喷嘴上增加了1、2、3个凹槽,凹槽的尺寸均为宽0.5 mm,高0.3 mm,位置分别在出口喷嘴下方和左右两侧.在工作压力为200 kPa下进行了试验测量,同时在正方形组合间距为13~18 m时,采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对其进行了仿真计算.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工作时,随着凹槽数量的增多,流量增大,射程缩短8.1% ~9.4%,末端水滴直径降低系数为2.9% ~ 6.8%,平均喷灌强度增大并均符合规范要求.增加凹槽有利于提高组合均匀系数,出口喷嘴增加3个凹槽时效果最佳,组合均匀系数最高超过90%,证明了所设计异形喷嘴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