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鱼种培育池中套养赣昌鲫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鲢、鳙夏花鱼种混养池中套养赣昌鲫,赣昌鲫投放密度分别为0.5、1.0、0.6、1.4尾/m2,常规养殖,当年赣昌鲫产量分别为0.175、0.225、0.185、0.216 kg/m2,赣昌鲫规格分别为380、280、340、180 g/尾,赣昌鲫的成活率分别为92.1%、80.4%、91.0%、85.7%,日绝对...  相似文献   

2.
博闻 《湖南农业》2002,(23):9-9
湘云鲫、湘云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与湖南省湘阴县东湖渔场合作,将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方法相结合,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来的新型优质品种.1999年12月,该项目通过了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湘云鲫比本地鲫鱼生长速度快3倍~5倍,当年鱼苗可育成500克~700克规格的商品鱼;湘云鲤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30%-40%,当年商品鱼的规格可达750克~1000克.  相似文献   

3.
当年养成湘云金鲫生态高效养殖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湘云金鲫比普通鲫鱼生产速度快3~5倍,经过181 d养殖起水上市,当年夏花养成湘云金鲫平均尾重600 g,生长速度超过现有鲫鱼品种。由于湘云金鲫的三倍体具有杂交优势,试验中未发现染病现象,养殖成活率高达95%。而且其还具有浮游生物食性,用蛋白含量在30%左右的全颗粒饲料投喂,饲料系数在1.5左右,养殖成本较低。扣除饲料、租金、水电等成本,获利84 114元/hm2。  相似文献   

4.
湘云鲫是一种三倍体鲫鱼品种.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速度快、食性广、抗逆性强、易起捕,耐低溶解氧等特点,目前正在全国进行推广养殖,笔者根据本地养殖爿惯设计了主养湘云鲫苗种搭配放养花鲢,湘云卿苗种与南美白对虾混养.主养湘云鲫苗种搭配放养淡水白鲳、草鱼、花鲢。  相似文献   

5.
亲鱼池套养赣昌鲫当年养成商品鱼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亲鱼培育池中采取单品种套养或混合品种套养当年春繁的赣昌鲫、兴国红鲤、日本白鲫、彭泽鲫苗种,实现当年达到上市规格。结果显示:套养鱼的生长速度依次为:兴国红鲤赣昌鲫日本白鲫彭泽鲫;单品种套养的经济效益依次为赣昌鲫彭泽鲫日本白鲫兴国红鲤;单品种套养的经济效益优于混养。  相似文献   

6.
湘云鲫体形美观,肉质鲜嫩,肉多刺少,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高出普通鲫、鲤鱼10%~15%。该鱼属广温性底栖吃食鱼类,具有食性广、体型好、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温和低溶氧、起捕率高等特点,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湘云鲫因自身不能繁殖,因此在市场上更有竞争潜力。湘云鲫品种可分为彭泽鲫、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土鲫鱼、湘云鲫等。湘云鲫体形呈长梭形、鱼鳍略带淡黄色、鱼唇上部的两侧还有肉眼极难辨认的短胡须,看上去和鲤鱼  相似文献   

7.
马仁胜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95-195,197
湘云鲫是目前较为名优的鱼类养殖新品种,近几年在我省开始大面积推广养殖。通过对湘云鲫池塘的主养与混养方法进行阐述,总结出适合我省在池塘中养殖湘云鲫的系列技术措施,对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池塘养鱼产量和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池塘主养赣昌鲫垂钓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主养250 g/尾的赣昌鲫10 500尾/hm2,混养250~500 g/尾的大规格草、鲢、鳙鱼种,一次放足,常规养殖,当年赣昌鲫、草鱼、鲢鱼、鳙鱼产量分别为10 400、1 040、14 00、3 650 kg/hm2,起水规格分别为0.45~2.00、1.00~3.00、1.20~2.00、1.60~2.50 kg/尾,垂钓与养殖结合,平均利润达45 780元/hm2。  相似文献   

9.
湘云鲫2号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由湖南师范大学利用改良二倍体红鲫(雌)和改良四倍体鲫鲤(雄),通过倍间杂交而获得的三倍体品种。具有和湘云鲫相似的生长快和不育的特性.其体型高、肉质鲜嫩,父本精液量比湘云鲫父本精液量高1.6倍-3倍.大大降低了制种成本。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10.
<正>鲫鱼起捕多集中在秋冬季节,由于上市集中,货丰价跌,而每年的五六月份市场价格高,相同规格价格可提高20%~30%。我地养殖户把湘云鲫养至0.4千克以上再贮养到翌年五六月份出售,接着放养湘云鲫夏花鱼苗育成冬片鱼种,这种养殖方法,两年中一年成鱼一年鱼苗,可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现介绍该养殖模式供参考。一、湘云鲫成鱼的养殖1.鱼种放养。主养湘云鲫亩放  相似文献   

11.
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及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制备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鲤鲫杂交♀×鲤鱼♂)的染色体,结果表明: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4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3条同源染色体组成。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 条,染色体臂数NF=234,核型公式为:3n=60m 24sm 36st 30t。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鲤鲫杂交肾细胞DNA相对含量的1.54倍,与细胞染色体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细胞为主的回交种。  相似文献   

12.
池塘集约化养殖红白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万光  郭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04-4604,4734
论述了池塘精养红白鲫的过程,并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细胞遗传学方法对转基因鲤鲫杂交(F1)回交三倍体子代鱼进行了红细胞及其核大小的测量和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为:采用血涂片法测量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红细胞面积和体积分别是二倍体红鲫鱼的1.43倍和1.57倍,接近三倍体的理论预期值1.5倍;通过流式细胞仪对鲤鲫杂交子代细胞和二倍体细胞进行相对DNA含量测定,结果为:在所测的12尾鱼中,有9尾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5%,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非整倍三倍体)的鱼有3尾,占总鱼数的25%,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丁淑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73-5174
以价廉的菜籽饼作为主要蛋白质饲料原料之一,配制了Ⅰ、Ⅱ、Ⅲ、Ⅳ号4种饵料,用其分别饲喂4组金鲫,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用Ⅱ号饵料饲喂的金鲫相对增长率达到15.31%,饵料系数为1.93,显著优于其他各组。Ⅱ号饵料为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5.
 将平均体重为(25.2±1.7)g/尾的225尾鲫鱼(Carasslius auratus)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不同处理组的鲫鱼随机饲喂昆虫壳聚糖水平为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壳聚糖对鲫鱼部分生长性能指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鲫鱼的生长性能未随昆虫壳聚糖水平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以0.50%壳聚糖水平组最佳;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对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各个处理组中,以0.50%壳聚糖水平组肠道消化酶活性最高。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后,认为昆虫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16.
饥饿对异育银鲫鱼种生长及部分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5尾均重为12.50g的异育银鲫鱼种随机放入3个水族箱,温度控制在22℃,采用循环流水系统,研究了不同饥饿时间(0、10、20、30、40d)对异育银鲫生长及部分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饥饿40d内,异育银鲫鱼种的体重先显著下降再趋向稳定,而含肉率和肠体比呈下降的趋势;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在试验期间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数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白细胞数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2种碘制剂对异育银鲫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分别探讨了聚维酮碘、碘三氧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utus gibelio)鱼苗(体长1.0~1.5 cm)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异育银鲫鱼苗24 h、48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3.45 mg/L、24.21 mg/L、21.38 mg/L,安全浓度为2.14 mg/L;碘三氧对异育银鲫鱼苗24 h、48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36 mg/L、 33.11 mg/L、26.73 mg/L,安全浓度为2.67 mg/L.  相似文献   

18.
孔丽  张伟  叶元土  戴修赢  王文娟  蔡春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10-3612,3623
[目的]研究氨基酸粉、发酵菜粕和发酵棉粕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氨基酸吸收、体成分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氨基酸粉、发酵菜粕和发酵棉粕等量替代鱼粉、棉粕和菜粕的基础饲料饲喂平均初重为17.3 g的异育银鲫80 d。分别测定各组异育银鲫的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血清及饲料中氨基酸含量;肌肉和肝脏体成分指标;以及肝脏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氨基酸粉组和6%发酵棉粕组的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提高(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氨基酸粉组和6%发酵棉粕组血清赖氨酸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且4种必需氨基酸的吸收在投饲后2 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一致。各试验组异育银鲫体成分和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用3%氨基酸粉、6%发酵棉粕和6%发酵菜粕分别等量替代鱼粉、棉粕和菜粕,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以及对氨基酸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杜仲汁饲喂异育银鲫(115.8±5.0 g)60 d,考察对其肉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组、杜仲皮组、杜仲叶组、杜仲汁组肌肉失水率分别为25.17%、21.77%、26.57%、17.80%,肌原纤维长度(反映肌纤维耐折力)分别为28.81 mm、36.57 mm、34.22 mm、30.76 mm,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32 mg/g、0.222 mg/g、0.168 mg/g、0.185 mg/g,其中添加1%杜仲皮、杜仲汁可极显著降低肌肉失水率(p<0.01),提高羟脯氨酸含量(p<0.05)。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可使肌纤维耐折力显著增加(p<0.05);(2)免疫性能方面,添加杜仲叶、杜仲汁可提高血清SOD 30.9%、28.2%(p<0.05),但对溶菌酶活性无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改善异育银鲫肌肉品质和提高血清SO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在草鱼种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耀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81-3281,3328
池塘养殖中的对比试验表明:在草鱼种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能够提高草鱼种产量和鱼成活率,降低鱼饲料系数.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