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9个产地台地茶与老树茶香气成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对云南9个产茶区的不同台地茶和老树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通过GC-MS分析以后,经过对不同台地茶之间、不同老树茶之间、台地茶和老树茶之间的香气成分含量对比分析,得到一些结论,同时认为不同台地茶和老树茶的香气成分含量各有不同,不能简单的从成分含量的高低来判断普洱茶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古茶园与台地茶园鲜叶常量成分及成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比较古茶树与台地茶树芽叶常量成分及大树茶与台地茶品质,为茶树资源古茶树的评价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古茶园鲜叶和台地茶园鲜叶为原料,制成不同茶样,通过感官审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展开比较。结果表明:(1)古茶园鲜叶成茶品质的物质基础优于台地茶园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台地茶园鲜叶;(2)从各种成茶品质成分含量来看,大树茶有味物质组成配比更适合于消费者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大树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台地茶,儿茶素含量、酚/氨显著低于台地茶;(3)从各种成茶感官品质来看,大树茶味感优于台地茶,主要表现在滋味协调、味厚、鲜爽回甘,而台地茶味薄、浓带苦涩、欠协调。从冲泡次数来看,大树茶可达5次,多台地茶1次,具有更好的耐泡性。综上,采制于古茶园的大树茶较采制于台地茶园的台地茶消费者接受性高。  相似文献   

3.
气质联用分析云南老树茶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树茶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茶类的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品质,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研发老树茶,解决老树茶在市场上信息混乱的问题,应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和气质联用色谱(GC/MS)分析9个具有代表的老树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试验共鉴定出63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醇类15种、碳氢化合物13种、醛类14种、酮类9种、酸类8种、酯类4种;主要香气成分有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α-松油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糠醇、β-紫罗兰酮、苯甲醛、苯乙醛、(E,E)-2,4-庚二烯醛等。研究初步探明老树茶的香气组成与特点,为老树茶的科学开发、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云南临沧晒青毛茶香气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对所测得的香气成分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晒青毛茶的香成分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电子鼻及GC-MS技术分析临沧不同地区的16个晒青茶样的香气成分。[结果]结果表明临沧地区16个茶样的主要香气成分是醇类、杂环类、酯类、醛类4大类物质,其中醇类化合物和杂环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电子鼻分析显示茶样LC-11与茶样LC-15较其它茶样差异最明显;GC-MS分析结果表明LC-11、LC-15及LC-10与其它茶样差异最明显;LC-11检测出的香气成分最多53种(占86.86%),杂环类含量较其它茶样最多,LC-15检测出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最少(占59.05%),醇类含量最少;通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LC-10及LC-15与其它茶样区别明显。[结论]本试验明确了临沧不同地区的16个茶样可以通过电子鼻结合 GC-MS 方法可以有效分析其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贵州四种名优茶叶的电子鼻鉴别与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贵州4种名优茶叶(湄潭翠芽茶、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都匀毛尖)的鉴别,本文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载荷分析(Loadings),研究电子鼻技术对贵州4种名优茶叶的鉴别能力,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中LDA方法能够将4种名优茶叶有效鉴别,而Loadings分析表明2号(氮氧化合物)和7号(萜烯类、硫化物)传感器在整体气味鉴别中起到主要作用。对4种名优茶叶的具体香气成分分析表明,4种茶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77种,共有成分14种。其中,醇类和烷烃类在4种茶叶香气成分中的相对含量均较高,4种茶叶均未检测出独立的醛类化合物。芳樟醇、2-丁基-1-辛醇、5-庚基苯-1,3-二醇、癸烷分别是湄潭翠芽、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和都匀毛尖茶中检测出独有的且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说明不同种类的茶叶均有独自的香气成分。因此,不同种类的茶叶由于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有差异导致其香气不同,并且电子鼻技术可以对贵州这4种茶叶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梵净山野生茶树与常规茶园鲜叶为原料加工成茶叶,进行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感官品质常规茶的外形,汤色、叶底品质优于野生茶;野生茶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与常规茶差异不明显;野生茶与常规茶共检测出42种香气成分,野生茶醇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高于常规茶。总体来说,梵净山野生茶值得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SDE-GC/MS对不同产地信阳毛尖茶香气进行提取与检测,使用相对峰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进行相对定量。不同产地信阳毛尖茶香气组分中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化合物,尤其以萜稀族醇类为最主要,酯类是信阳毛尖茶中重要的第2类香气组分,特别是己稀酯。醛类和萜稀化合物次之。  相似文献   

8.
祁门红茶初制中的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中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对毛茶品质的影响,选用‘祁门槠叶’种1芽2叶鲜叶,经统一萎凋、揉捻和发酵后,毛火速度设置快(9 min)、中(12 min)、慢(15 min) 3个水平;足火温度设置低(60℃)、中(75℃)、高(90℃) 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制作茶样,重复2次。通过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火速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足火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滋味、叶底)和生化成分(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互作效应对茶样的感官品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快速毛火,茶样的色泽、滋味和综合评分略低;慢速毛火,茶样的叶底稍暗,香气中等。低温足火处理,茶样的感官审评综合评分低于中、高温足火处理。因此,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采用中速(12 min)毛火与中、高温(75℃、90℃)足火组合较好,尤以中速(12 min)毛火与中温(75℃)足火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别对野生红茵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GC-MS分析鉴定香气成分。结果表明,2种方法鉴定的成分有差异,SDE法鉴定到的醇类、酯类成分、含氮化合物较多,而HS-SPME法鉴定到的易挥发成分(如烃类)较多。从2种方法共同鉴定的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来看,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茉莉酮、α-紫罗酮、β-紫罗酮等是红茵茶的主体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采制时间对黄化品种绿茶品质的影响,对不同采制时间的2组黄化品种共6个绿茶样品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定、理化成分及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采制时间的推后,扁形安吉黄茶感官品质逐渐降低,蟠曲型御金香感官品质先升高后降低;2组黄化品种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等都随采制时间而变化,且差异显著,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在该研究的两种黄化品种绿茶中,可检测出92种香气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有效鉴别黄化品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及香气高低,其结果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决定老枞水仙茶“枞味”的关键香气成分和关键性生化成分物质,应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香型老枞水仙的挥发性物质、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特征分析。试验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物质。木质味老枞水仙特征性香气成分是戊醛、己醛;青苔味老枞水仙特征性香气成分是3-己烯-1-醇单聚体和二聚体、芳樟醇单聚体;粽叶味老枞水仙特征性香气物质是2-戊基呋喃、苯甲醛。另外,生化成分中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增加对老枞水仙茶“枞味度”品质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增加将造成老枞水仙茶滋味品质的下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茶素品质指数的降低,对老枞水仙茶“枞味”的进一步提升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可实现老枞水仙的快速判别,为制定老枞水仙企业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茶树品种绿茶干茶色泽及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波绿2号’等8个不同茶树品种制作绿茶茶样,进行了干茶色泽与色素组成的相关性分析,并对香气组分进行分类和主成分提取,构建香气评价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绿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色泽密切相关,其中叶绿素a含量与L*值成正相关,与a*、b*和C*成负相关,即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使干茶叶色明度增加,红、蓝色调减退,绿、黄色调增强,同时,整体彩度降低;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b*和C*成正相关,与L*成负相关,即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将使叶片红、蓝色调及整体彩度升高,明度和绿、黄色调降低。通过对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的分析了解到对干茶色泽的影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2)对检测出的44个香气成分进行感官审评和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95.016%,主要代表成分为壬醛、α-荜澄茄油烯、脱氢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2-正戊基呋喃和顺-3-己烯顺-3-己酸酯、己酸己酯、顺-β-罗勒烯和1-乙基-2-甲酰吡咯、β-紫罗酮、香叶醇、辛醇、苯乙醇、甲基香叶酯和茉莉酸甲酯、苯甲醇、α-萜品醇、β-紫罗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库买提杏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采用自然晒干和40 ℃、60 ℃热风干制这3种方式对库买提鲜杏进行干制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鲜杏和3种方式制干过程中的杏干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保留指数法定性。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杏干香气成分和含量影响显著,60 ℃热风干制的杏干共检测到香气成分25种,40 ℃热风干制和晒干的杏干均检测到香气成分29种。影响杏干香气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综合对比3种方式制干,60 ℃热风干制的杏干香气成分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低,40 ℃热风干制和晒干比较香气成分接近,且相对含量较高。综合评价认为,40 ℃热风干制为鲜杏较优干制条件。  相似文献   

15.
SPME-GC/MS法分析“恩施玉露”茶的挥发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恩施玉露”茶的香气成分,有效控制茶叶质量;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对不同 “恩施玉露”茶的挥发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并鉴定出59种主要挥发成分,其中含有芳樟醇、壬醛、柑橘柠烯、苯甲醇、苯基乙醇、香叶醇、2,3-辛二酮、(Z)-己酸-3-己烯酯、石竹烯、柏木烯、可巴烯、α-蒎烯、3-蒈烯、香叶基丙酮、对伞花烃等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同茶叶样品挥发组分不同,不同品牌茶挥发组分差异相对较大,同一品牌不同茶品种挥发组分差异相对较小,该方法可用于“恩施玉露”茶化学品质等级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区分不同年份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并建立其香气特征,选取2007、2009、2011、2013四个年份的赤霞珠葡萄酒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法进行前期处理,以2-辛醇为内标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对结果进行香气特征分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物质中醇类、酯类含量最高,其次为有机酸类;萜烯类、降异戊二烯类和其他类物质含量相对较少,在对不同年份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酒样香气成分进行香气活力值计算统计后得出,果香味是其主要香气特征,浓郁程度和年份相关。  相似文献   

17.
'春闺'是从'黄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新品种,制作闽南乌龙茶有特殊的花香.为探明'春闺'品种乌龙茶初制加工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本研究利用HS-SPME/GC-MS方法对春闺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各样品挥发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春闺品种鲜叶经过做青后,醇类、酯类、酮类、含氮化合物等香气含量均是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8.
将云南普洱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贮藏后,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及内含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样出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条索变得欠紧实,色泽在28℃高含水量下的处理样为灰褐色,其余为红褐色;汤色变化不大,大部分在红褐色和褐色之间变化;香气陈香,滋味从醇厚变得平和。内含成分的茶多酚、水浸出物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的提高、含水量的提高而下降,氨基酸的变化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将云南普洱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贮藏后,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及内含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样出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条索变得欠紧实,色泽在28℃下的高含水量下的处理样为灰褐色,其余的为红褐色;汤色变化不大,大部分在红褐色和褐色之间变化;香气陈香,滋味从醇厚变得平和。在内含成分上茶多酚、水浸出物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的提高、含水量的提高而下降,氨基酸的变化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凤凰单丛茶品质的海拔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构成不同海拔区间凤凰单丛茶品质差异的生化本质,以潮安县凤凰镇分别位于海拔300~1100 m区间的5个八仙单丛成龄茶园为研究对象,按相同工艺采制成茶样,比较分析不同海拔区间成茶样的生化成分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高山茶(海拔800~1100 m)与中山茶(海拔500~700 m)的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小,高(中)山茶的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可可碱、没食子酸、茶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木糖,矿质元素硼、锌、铁、锰、钙、镁、铜、硫以及香气组分脱氢芳樟醇、反-橙花叔醇、 顺-茉莉酮、α-蒎烯、β-紫罗酮、苯甲醛、藏红花醛等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山茶(海拔300~400 m);茶多酚、茶黄素、咖啡碱、可可碱、茶碱、没食子酸及醇类、烯烃类、醛类、烷烃类、酯类等香气物质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中、高山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含量适中均衡,矿质元素钙、镁、锰、氟、硒等含量较高,说明土壤性状是影响凤凰单丛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