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H村"老年之家"的养老服务实践表明,构建守望相助的邻里互助养老关系是居家社区养老多元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形成的另一个助力器。本文试图通过对此实践的梳理分析,结合当下青海农村养老困境,对今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行动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海淀区M街道为例,从M街道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来讨论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反映出其社区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对M街道现在处于调研阶段的"微生活"服务平台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是针对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旨在将M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的状况作为一个具体的个案,探索社区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方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伴生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现象。这一现象,使得老年人口的妥善看护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方式,是目前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案之一,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居家养老模式凸显不足。在"互联网+养老"的背景下,智慧养老作为高质量的新型养老模式,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养老、社区组织、养老服务供应商有机整合,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便捷、精准、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和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进行结合,提高了社区养老的智能化水平,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分析了会对于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生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推广的措施,希望能够使新型社区居家服务被更多人所了解,被老年人所接受,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宣城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50.3万人为单位,以72个城市社区居委会,674个村委会为样本,在党校各类领导干部主体班和农民工中发放近1000份调查问卷。针对老年人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需求,分别就老年人养老意愿、家庭结构、健康状况和养老金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从政府主导、投资主体、运行机制、护理员状况等方面探究了发展社会化居家养老的制约因素,提出探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幸福感的惠及绝大多数老人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政府资金、政策支持和监管,社区(村)搭建整体联动服务平台,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发挥核心作用等四位一体的通力合作,一定能托起中国的养老梦。  相似文献   

6.
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养老路径思考。以福利多元主义为理论支撑,深入探索这一理论对中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指导意义,得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现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并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内容和供给方式,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多元合作的网络"群"、坚持以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以及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工作等意见。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服务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英国的农村社区照顾服务和日本的农村居家护理服务为样本,分析了这两种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历史发展、具体内容及特点,并提出了对中国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在家中居住的同时,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新型养老方式。2018年来,江苏农垦新洋农场社区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成为新洋社区建设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219-220
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必须由家庭、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为社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分析了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由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是解决养老资源短缺、养老服务发展滞后问题的必要选择。将"互联网+"引入社区居家养老领域,是致力于打造以老人需求为目标、跨界互联为基础、创新驱动为支撑具有特色的养老新模式。但是实现"互联网+社区居家养"的融合,也面临一些障碍;只有通过采取相关的优化路径来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来助推智能化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02-204
为应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舟山市积极构建以社区为平台,以居家服务为基础的养老模式,在实践中该模式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在家享受养老服务的需求,而且在推广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分析了舟山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为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从中心地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养老服务空间辐射模型,并嵌入南京市H街道2个社区的养老服务空间互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互补互动能有效实现服务均等化,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充分利用、供需匹配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并且供需矛盾突出。社区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深受老年人喜爱,将PPP模式引入社区居家养老中解决养老问题。在探究PPP项目应用于章贡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分析章贡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的现状及不足,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PPP项目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助推养老服务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是我国目前常见的养老形式。农民养老应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自我养老为辅助、社区养老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嵇知明  陶林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87-191
在强调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必要性、服务内容、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面对参与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6大主体构建了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具体模式。并总结各地实践出现的问题和经验,以期为后续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以徐州为例,开展问卷调查、走访、电话调查等活动,剖析徐州目前的居家养老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更趋弱化,而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广大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急需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探索C社区和四工联动模式,以社会工作视角探讨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并分析C社区在引入"四工联动"模式后的实效性,为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象,在分析老年人饮食特征及饮食需求、居家养老餐饮服务困境的基础上,用政府倡导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提出通过颠覆餐饮售卖方式、提高智慧餐饮产品可用性、健立健全居家养老餐饮服务数据库,以及建立社区老年智慧餐厅等方式,达到满足不同老人多样化就餐需求、监测老人膳食营养及提高老人就餐体验的目标。为"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餐饮服务的困境提供有效对策,为数以亿计的老人"居家养老"提供最佳餐饮解决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在步入老年人社会,农村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出现,既解决了绝大多数老年人只愿意在家养老的问题,又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其各种需求。选择北京市昌平区4个村庄为调研区域,随机抽取年龄≥60岁的被访者221位,被访者就的基本特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具体需求项目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汇总与分析。结果表明:67.4%的被访者身体状况良好或较好,生活可以自理;65.6%的被访者患有疾病,主要集中患有高血压病。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62.9%的被访者在接受居家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又愿意购买该项服务,不确定是否能够接受居家养老模式的被访者中82.8%的被访者有购买该项服务的意向。研究区域的村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多方位,且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紧急救助等方面。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倾斜力度、提高服务队伍专业水平等度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月29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围绕《条例》的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养老的形式的确广受欢迎,但《条例》的"知名度"不高,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条例》实施中存在认识不够到位,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宣传,平衡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各项内容,将子女的赡养义务和居家养老服务齐头并进,构建高效的信息网络平台,努力调动公民的民主自治积极性,广泛运用志愿者服务,探索建立为老年人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和激励机制,发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积极开展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