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经历了农村经济衰退与乡村贫困。为了振兴农村,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韩国政府于20世纪中后期开展了"新村运动",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建立了发达的农业发展体系,成功地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使农业发展步入了现代化的道路,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韩国当年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心理贫困3个维度分析了韩国乡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归纳出韩国乡村反贫困的经验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农民组织建设、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得出一些启示,这无疑对推动中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政策和方式。反贫困主要是针对一定区域内的整体贫困,旨在减缓由于贫困问题引发的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做好反贫困工作,有利于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总结反贫困经验是新时期反贫困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P村的反贫困经验和成效,是在考察精准扶贫大背景下,政府对农业贫困问题政策支持力度和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毛泽东、邓小平等脱贫理论和我国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内涵丰富,提出了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的关键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构建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扶贫格局,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和意义重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创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推动了精准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深化,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里的战略性安排。在持续的推进精准扶贫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下,农村的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精准扶贫虽然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但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对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意义的分析基础上,针对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普遍存在的制约,提出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对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治贫"必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建设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有力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繁荣稳定的有效举措;是提高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素质和反贫困意识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教育扶贫是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对人力资本理论、能力贫困理论和贫困文化理论等教育扶贫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教育扶贫的内涵进行阐释,有助于在政策实践中依靠教育扶贫来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觉自愿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彰显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由感是劳动者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从全面脱贫走向乡村振兴这一历史背景下,对农村不同能力水平的劳动主体实施精准帮扶;着眼未来,以提升劳动主体能力为核心;可见的前景就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8.
从陕西省农村地区相对贫困具有的多维性、精神贫困、老龄化加速等特点出发,围绕陕西省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未来扶贫愿景与建议,以乡村振兴和开发式扶贫为着力点,探究如何构建符合省情且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的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强调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农村振兴的第一步就是要攻克精准扶贫的难关。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具有脱贫攻坚的典型性。近年来,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贫困问题仍在,如何对黑龙江贫困地区进行精准扶贫成为振兴龙江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黑龙江贫困地区现状及致贫原因,阐述了黑龙江农村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并提供了扶贫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加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要治愚。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扶贫多次作出重要论述:"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赋予职业教育精准扶新的使命,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方向。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有利于提升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加快精准脱贫、发展农村经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意。文章首先分析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作为,并梳理了基于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困境,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2.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及"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相关要求,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向全党全国发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接受《人民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这次会议,围绕实施乡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要实现目标,必须认真研究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的新特征,找到消除贫困的最佳路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指出要提高反贫困效率,必须完善反贫困机制。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投资结构,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实现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并重;三是改变国家扶贫资金的瞄准机制,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江苏省的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扶贫开发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任务仍然艰巨。金融是助推贫困减缓的重要力量,传统金融扶贫忽视"精"与"准",导致扶贫资金使用不精准、扶贫对象选择不精确、脱贫计划脱离实际等现实性问题的出现,往往收效甚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机遇重大,改革任务繁重。基于江苏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实践的SWOT分析,探讨江苏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发展、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重要途径,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精准扶贫视角看,农村经济发展中仍有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路网等发展滞后;贫困农村人口观念落后,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应当将精准扶贫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制定科学的精准扶贫规划和制度,以精准扶贫政策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以精准扶贫项目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致富必有科技要素,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止返贫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依靠科技力量来激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 我国的乡村建设发展谋划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发展路径。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精准扶贫 的实施现状,剖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以期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提 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而精准扶贫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机制之一。在民族地区,要以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力促反贫困,要深入了解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本文以某民族杂居地方为例,就该地反贫困进程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适宜建议,以期为更好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0.
坦桑尼亚仍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其致贫原因与如今系统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和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值得思考与探索。本文以坦桑尼亚反贫困为例,以世界银行的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得出其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贫富差距大、减贫效果不显著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坦桑尼亚贫困仍然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科学技术教育落后、因病致贫极为普遍和性别歧视加重贫困程度。结合坦桑尼亚贫困现状与原因,梳理其反贫困的历程和举措后认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农业国家,不能只重工业发展轻乡村发展,需要城乡统筹,通过持续有效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实施、精准可行的减贫方式与方法、投入稳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协调平衡的输血减贫与自我造血致富相结合,其减贫制度设计及理念与中国现如今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