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精准扶贫重要举措的提出,各个贫困地区已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把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开展了起来。精准扶贫主要改变了贫困村落供给公共产品的方式,和帮扶单位联合,再加上社会力量的介入,使得贫困村落在公共产品上从供需脱节转变成供需无缝衔接。通过驻村干部制度的设立,也促成了贫困村落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和物资分配中有了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保障,提高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效率。在各村各县都对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时,保和镇钓鱼村也实行了符合自身村落实际发展状况的精准扶贫工作,特别不一样的就是在保和镇钓鱼村的扶贫工作开展中,政府加大了对农技员在钓鱼村驻扎帮扶的举措,为调动广大贫困户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扶贫的勇气和信心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主要对保和镇钓鱼村驻村人员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探讨,制定详细的扶贫计划,提高扶贫工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导读: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任务大省。2015年,甘肃省委政府围绕促进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谋划并出台实施了"1+17"精准扶贫方案。文章通过分析甘肃农村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提出甘肃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并分析了需要处理好传统农业与发展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发挥资源优势与刺激经济增长点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该研究团队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石家庄、衡水、沧州、保定等地贫困农村进行精准扶贫相关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了解当前河北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政府提供解决精准扶贫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对中国扶贫工作具有坚实的、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具有可持续性、时代性的扶贫 方式可有效对接2020 年完全脱贫后的扶贫机制。本文指出目前在贫困农村实施准扶贫过程中仍然 存在的一些不精准问题,并提出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干预帮助下,提高农村贫困群体的自我追 求及生存能力的办法,从而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进入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扶贫脱贫任务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条件之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保定市易县以特色产业找到"精准扶贫"的方向。本研究基于易县产业扶贫发展现状,着眼于思想意识、基础设施与资金利用情况等方面,最后根据易县的特色产业研究对河北省精准扶贫提出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脱贫意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提高资金投入精确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峰 《乡村科技》2020,(2):29-30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创新扶贫方式已成为各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重点。本文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芙蓉镇为例,通过对当地政府部门资料的整理以及对社区和村落居民的访谈,试对该地区扶贫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并尝试对于贫困问题的产生、政府扶贫模式及产生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是仍存在着扶贫力度不够、扶贫对象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方针,这一战略方针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精准扶贫"战略的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相关优化路径选择,旨在为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愈发愈快,农村经济落后情况拖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近几年为了整体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国家已经发布了精准扶贫政策,在此政策下,能够减少地区之间的贫困差异,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本文以贵州黄平县为例,浅谈在新常态理念下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创新模式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先后出台了各项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就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此后,我国各地区开始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本文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基于农村经济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农村经济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1,(12)
党和政府所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广大的贫困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而农村地区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精准扶贫背景下,加强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当下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下我国农村地区农作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40-141
贫困是全球需要面对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过去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5564万人,每年减少1391万人。这充分说明最近几年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措施,通过政府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扶贫工作效果显著,但是贫困人口基数仍然很大,要解决这一难题,我国扶贫道路仍然具有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性。精准扶贫战略是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深度调整,因而对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显得更为急需和迫切。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 我国的乡村建设发展谋划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发展路径。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精准扶贫 的实施现状,剖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以期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提 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商水县坚持推进"巧媳妇"工程与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农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探索完善社会治理结构,把产业扶贫精准落实到户到人,初步实现了儿童不留守,老人不空巢;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确保形成支柱产业,确保增加农村留守劳动力收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重点是抓住了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把实施"巧媳妇"工程作为发展特色帮扶产业的抓手,帮助农村留守人员和贫困群众找到稳定的"饭碗",不仅有助于改变其家庭生活贫困的状  相似文献   

14.
韩莹  郑祥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98-200,224
立足于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以多维贫困为基础,建立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绵阳市7个县市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论文结合农村贫困农户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实际,从绵阳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出发,探索当前扶贫的不足之处,并对绵阳农村贫困户普遍贫穷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从多维度阐述了绵阳地区农村农户发生贫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问题提出了应从多维度识别贫困、完善动态机制以及因地制宜地建立贫困识别体系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制度层面深刻揭示贫困根源,并基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提出解决方案。列宁、斯大林开启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几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扶贫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并逐渐形成精准扶贫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注重增强扶贫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期实现扶贫工作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贫困帮扶的好坏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和谐,而当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紧要任务。通过深入联富村进行实地调查,查找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对策建议,为做好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其中孤寡老弱贫困群体最具特殊性,他们面临着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劣、经济收入低、公益型基础设施弱、帮扶缺乏针对性。本文通过对皖南山区某县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从贫困人口自身、政府管理和社会环境方面深入地分析原因,认为应通过加强领导、提升孤寡老弱群体的劳动技能、加强文化扶贫力度、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关注心理健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建立孤寡老弱群体专项社会建设基金等方式,实施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互联网+"是乡村发展农户帮扶脱贫的新动力。当前我国"互联网+精准扶贫"面临政府政策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电商行业得到初步发展及其基础设施日渐健全的发展机遇。运用"互联网+"的新思路新技术,以"输入—整合—实施—反馈"的流程建立富含金融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开放生态等特色集精准识别、联动帮扶、动态管理及精准考核于一体的促进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协同的"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联动机制。以广东揭阳军埔村为例,探索其筑建多元扶贫主体格局、构建扶贫信息综合平台和打造"一镇一品"品牌工程等做法,给我国扶贫提供新型创业主体培育、多元帮扶格局形成、动态管理机制施行等"互联网+精准扶贫"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已成为党的十八大后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性较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些因素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广西玉林和广东湛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东西部贫困区为例,从精准识别方式、精准扶贫资金来源与使用效率、精准帮扶具体措施等开展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性比较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资源、主观思想意识的不同因素,分析政策实施方式的差异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增强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完善"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健全精准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考评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贫困治理的相关文献和查找统计年鉴发现,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探索过程,要以不同的评定标准衡量不同时期的贫困问题。实现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如期脱贫,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贫困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元化的贫困治理格局,推动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农户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治理农村贫困问题,应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面对当前贫困人口诸多难题,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治理现阶段阻碍农村发展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