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DAMS的灌木半机械化打捆机动力与运动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打捆机进行3D建模,通过Adams软件对打捆机进行运动与动力学仿真分析,检验打捆机在运动过程是否出现干涉现象,得到其主要零部件相应的运动与动力学变化曲线。分析了打捆机的结构设计与受力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整台机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活塞部件是打捆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故障率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结合市场上打捆机活塞的主要故障形式,从打捆机活塞故障的主要来源、活塞质量改进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活塞运动轨迹、阻力、焊合件材料的选用的分析,确定了活塞适用焊合材料、轴承要求、秸杆作业湿度等条件,提出了"选用新焊合材料、活塞轴承、增加活塞刮板,对打捆机连杆断裂故障率大幅度降低"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佟俐 《新疆林业》1997,(2):13-14
近年来,我区林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持续开展,造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平原造林年面积突破百万亩大关,植树造林事业方兴未艾。然而,造林数量和质量的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区盲目的追求数量、造林速度,而不顾苗木质量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造林所用苗木质量的管理大大滞后于造林绿化速度,不同程度的影响了造林成效。(二)由于造林用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又反作用于造林的质量和速度。造成造林苗木中不合格苗木的混杂现象主要原因是苗木质量管理力度不够。许多苗圃在苗木出困时没有按苗木种类、苗批进行检…  相似文献   

4.
横格式苗木换床移植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横格式苗木换床移植技术是在我国林业育苗生产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横格式苗木换床移植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总体结构、总体参数的设计计算和装置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机构运动分析,给出了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油撖榄扦插繁殖,是培育苗木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解决当前苗木不足和大力发展油橄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群众性的油橄榄扦插育苗工作逐步开展,初步摸索了一些规律,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壁山县苗圃去秋扦插生根率平均为83.8%,最高达96.1%,较难生根的贝拉品种达97.2%;巴县陈家桥大同一生产队、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园林苗木是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由于城市绿化苗木种类相对单一,苗木抵抗力弱等因素,使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主要分析了绿化苗木主要病虫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是湖北省丘陵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随着群众性造林运动的蓬勃发展,对优质的马尾松苗木需要量越来越大。可是湖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春雨连绵,夏秋干旱,加之大部分地区是酸性红(黄)壤,往往新育苗的圃地上的马尾松幼苗在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雨量显著减少,连续几天高温干旱之后,针叶便逐渐失绿,初显暗红、然后转紫红或红黄色,出现“紫化”现象。马尾松苗一旦出现“紫化”现象后,在6-8月间,一直处于生长停滞状态,到初秋才逐渐返青,恢复生长。这样的苗木矮小嫩弱,不能出圃造林。造成苗木“紫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效磷含量低微和缺乏与马尾松共生的菌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中国苗木产业的现状特点及促进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当前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和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中国苗木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并提出促进苗木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为喜光树种,能适应多种土壤,是中条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从移植苗木的季节选择、苗木选择、苗木采挖与运输、栽植后的苗木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华山松苗木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东北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在排除人为造林技术因素,在一些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形态指标合乎要求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试验是1988~1990年在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进行的,目的是探索主要造林树种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提出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水份指标,以及主要水分指标与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评定苗木质量,不能等待造林后看其成活如何,而要事先用一些主要指标,将苗木优劣划分出等级。反映苗木质量的因子很多。根据“主分量法”的理论,认为苗木重量是苗木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但在生产中又不便应用。苗木地径与苗木质量的关系极为密切,地径粗细反映苗木质量仅次于重量,因此,地径可以做为第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苗木立枯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云杉是夏玛林区的主要建群树种,也是夏玛林区苗圃的主要繁育苗木;立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苗木病害,近年来在小滩河苗圃连年发生,造成了很大的苗木损失,甚至直接导致了育苗的失败。因此,青海云杉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成了当前苗圃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苗圃地是以生产合格苗木,进行引种树种苗木训化和稀有树种苗木培植的基地,而苗木的产量、质量及生产成本等不仅仅只限于苗圃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因素,要培育出合格优质的苗木,除了要有科学的育苗方法外还要注意苗圃苗木病害的防治,对苗圃地主要病害例举两类,即苗木猝倒病和苗木根腐病,就其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任高 《山西林业》2020,(2):38-39
双容器苗木就是在叠加的容器中培育苗木。论述了国内外双容器育苗发展状况以及双容器育苗的优缺点,分析了双容器育苗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介绍了双容器育苗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苗木质量、假植、栽植、抚育等,可通过把握好苗木培育、苗木调运、栽植、抚育等环节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述了通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来确定苗木的产量精度和质量精度的方法步骤,进而计算出苗圃苗木的预产苗量和苗木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桉苗黑杆病是桉树育苗期以危害苗木茎基、杆部位为主要特征引起苗木枯死的主要病害。该病在高温多雨、高温骤雨的气候环境条件和季节极易发生和流行,对苗木的危害率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山西省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现状,即苗木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苗木生产正在向区域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探讨了苗木产业发展中在政策调控、苗木生产及苗木市场上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科学布局、实现规模化经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苗木质量,规范化建设苗木市场4个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源卉 《湖南林业》2007,(4):24-24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苗木的要求在不断变化。首先是市场上大众化苗木充足而优质苗木相对缺乏。苗木生产者不能再采取原来的“苗海”战术,而是要以质优取胜。在品种选择时提高要求,并加强苗木种植的规范化管理。主要应注意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