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集100头商丘市成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样300份,根据奶牛的年龄胎次等情况将之分成3组.利用酸度计、光学显微镜并辅以计数板辅助测定牛乳的pH值及体细胞的含量,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当牛乳的体细胞在20万/毫升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0,3%,其乳汁的pH值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万~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11.2%,奶牛乳汁pH值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万~1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26.1%,奶牛乳汁pH值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万~500 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45.3%,奶牛乳汁pH值在7.0~7.2之间;体细胞大于500万/毫升时,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68.7%,奶牛乳汁pH值在7.2以上.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387.  相似文献   

2.
采集新疆垦区奶牛乳样604份,利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光学显微镜以及pH211酸度计测定乳汁的pH值与体细胞的含量,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即泌乳奶牛乳汁的正常pH值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1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50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7.0~7.2之间;体细胞在大于500万/毫升时,奶牛乳汁pH值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3.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pH值变化与体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新疆垦区奶牛乳样604份,利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光学显微镜以及pH211酸度计测定乳汁的pH值与体细胞的含量,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即泌乳奶牛乳汁的正常pH值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15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500万/毫升区间时,奶牛乳汁pH值在7.0~7.2之间;体细胞在大于500万/毫升时,奶牛乳汁pH值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4.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pH变化与体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集新疆垦区奶牛乳样若干份(604份),利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光学显微镜,以及pH211酸度计测定乳汁的pH与体细胞的含量,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牛乳pH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即泌乳奶牛乳汁的正常pH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万~5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万~15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万~50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7.0~7.2之间;体细胞大于500万个/ml时,奶牛乳汁pH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5.
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汁pH值变化与体细胞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奶牛乳样604份, 测定乳汁pH值与体细胞的含量, 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值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牛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正常乳汁的pH值在6 4~6 6之间; 体细胞在20万~50万/mL区间时, 奶牛乳汁pH值在6 6~6 8之间; 体细胞在50~150万/mL区间时, 奶牛乳汁pH值在6 8~7 0之间; 体细胞在150万~500万/mL区间时, 奶牛乳汁pH值在7 0~7 2之间; 体细胞大于500万/mL时, 奶牛乳汁pH值在7 2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pH值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pH值在6.50~6.80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500万个/mL以上时.电导率在5.20~9.00ms,cm之间、pH值在6.80~7.20;体细胞数在500万以上,电导率值在9.00ms/cm以上、pH值在7.20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数相关性不明显,可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在20-50万/mL区间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值在0.40-0.55mho/m之间;体细胞在50万/mL以上时,奶牛乳汁电导率0.6mho/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可确定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来准确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20万~50万个/mL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值在0.40~0.55mho/m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在0.6mho/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可确定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可准确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牛乳电导率值与体细胞数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值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500万个/ml时,电导率值在5.20~9.00ms/cm之间;体细胞数在500万/个ml时,电导率值在9.00ms/c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可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溴麝香草酚蓝试验测定牛乳pH值的方法,对来自青海省门源县大滩地区农牧户户饲养的500头奶牛进行了奶牛乳房炎的测定;结果检出:奶牛阳性乳汁52份,乳房炎阳性率为10.4%.这说明在该地区的牛群中存在着奶牛乳房炎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随机采集本中心荷斯坦奶牛的生鲜乳的奶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p H值和体细胞数的测定以及相关关系研究后得出结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 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p H值在6.40~6.80之间;体细胞数在50~150万个/m L以上时,电导率在5.20~7.00ms/cm之间、p H值在6.80~7.15;体细胞数在150万以上,电导率值在7.00ms/cm以上、p H值在7.15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p 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比,电导率p H值越高、体细胞数越高,患隐性乳房炎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p H值变化的相关关系来判断奶牛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刺激,以及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炎症,并且造成乳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是指肉眼看不见乳汁和乳房变化,不显现任何乳房临床症状,但乳汁用细菌学检查和生物化学检查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奶中体细胞计数在20万~50万个/ml之间。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汁部分成份的检测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两群临床健康的336 头泌乳奶牛的混合乳进行了隐性乳房炎、乳汁体细胞数、乳脂率和蛋白质检测。336 份混合乳样经青海乳房炎试验(QMT) 检测,检出乳房炎阴性牛( 包括可疑反应)175 头(5209 % ) ,乳房炎阳性牛161 头(4791 % ) 。乳房炎阴性牛的乳汁体细胞数为2317 ±1299 万/ml,乳脂率为360 % ±076 % ,乳蛋白质为293 % ±034 % ,乳房炎阳性牛乳汁体细胞数为182 万/ml±15227 万/ml,乳脂率为340 % ±070 % ,乳蛋白质为305 % ±035 % 。乳房炎阴性牛乳汁体细胞数,乳蛋白极显著低于乳房炎阳性牛(P< 001) ,而乳脂率显著高于乳房炎阳性牛(P< 005) 。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其有着特有的症候群。如产奶量日趋减少,乳汁中含有的成分发生明显变化,组织细胞如嗜中性白细胞、上皮细胞等在乳汁中大量出现且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乳汁由正常的弱酸性变成弱碱性,乳的质量降低,易酸败变质。隐性乳房炎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转为临床乳房炎,其具体表现为pH值7.0以上,偏碱性,氯化钠含量在0.14%以上,体细胞数在50万/ml以上,细菌数超过1130万个/ml,电导值增高。  相似文献   

15.
电导率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隐性乳房炎(H idden Mastitis)也称为亚临床乳房炎(SubclinicalMastitis),特点是肉眼患牛的乳房和乳汁无异常,但乳汁培养有细菌,乳汁体细胞数增加,增加的多少可反映炎症的程度。奶牛乳房组织感染后,由于炎症的发生,乳腺合成脂肪、蛋白质和乳糖能力下降,渗透性降低,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Na 、C l-、HCO3-、蛋白质等成分渗出而进入乳腺泡,使乳汁成分发生改变。发生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的生理生化指标如体细胞数、电导率、pH值、各种酶等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牛乳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间接诊断隐性乳房炎。以下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乳房炎是当前牧场中最常见的奶牛疾病,与蹄病、奶牛不孕症及奶牛代谢病并称为"奶牛四大疾病",尤以乳房炎发病率最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其临床上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前者可见临床症状,如乳房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乳汁的团块、含血等等,后者肉眼不可见,通常以检测奶中体细胞的多少来判定,如体细胞低于20万个/毫升认定是阴性,20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分临床型和隐性型,临床型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发热、疼痛、乳品质下降,严重的引发全身症状,SCC(体细胞数)超过50万个,毫升。隐性型乳房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影响奶产量和乳品质,缩短奶牛的使用年限,SCC在20~40万个/毫升之间。引发乳房炎的原因很多,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19.
以某奶牛场的奶牛为试验动物,用纯中药制剂乳康健进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力试验。试验共设5个组:第Ⅰ组10头,乳康健用量500g/头;第Ⅱ组10头,乳康健用量400g/头;第Ⅲ组10头,乳康健用量300g/头;第Ⅳ纽为阳性对照组;第V组10头,为阴性对照组。结果表明:第Ⅰ组奶牛乳样的pH值、比重、体细胞计数、细菌数均较第Ⅱ组和第Ⅲ组有明显变化,治疗后第Ⅰ组和第Ⅱ组乳汁体细胞数明显下降,阳性率分别降为8.3%和10.0%,而对照组阳性率无变化,第Ⅲ组同第Ⅰ、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第Ⅰ、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用乳康健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0.
1 乳房健康的度量指标 牛奶中体细胞计数小于等于20万个/毫升。出现临床乳房炎的头次少于20%。进行奶牛群改良(DHI)体细胞计数的母牛有85%的个体评分大于等于5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