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陕西省宁强县地处汉江源头、嘉陵江上游,是重点生态公益林区之一。随着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的持续推进,宁强县先后共作业12个播区,撒播造林3.5万亩,对于增加播区成林面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人工撒播造林的特点人工撒播造林,兼顾了天然林更新造林和人工造林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平泉县采取封造结合造林替代单一飞机撒播造林,探索封山育林辅助人工造林治理模式,综合实施植苗、直播和撒播3种造林方式,有效降低播区造林成本,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飞播造林中,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辅助人工点撒播造林,在经济不发达,群众经济收入低的贫困县,为加速造林步伐,采取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人工点撒造林的优越性,已为人们所认识.本文对在什么条件下开展飞播,什么条件下适宜人工点撒播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以下看法,供商榷.一、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人工点撒播造林的重要性和作用1.人工点撒播造林适应性强,与飞机播种造林比较,最大的优点是在划定的飞播区周围较近的地方人口稠密,采用人工点撒播能在作业时提供足够劳动力.在达不到飞播造林规  相似文献   

4.
思茅松种子与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其发芽率(播种2个月)为75.70%,与直播造林没有显著差异;幼苗成活率(0.5a)和保存率(1.5a)明显低于直播造林。但是随着林龄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小,到幼树阶段(2.5a)时保存率为3.82%.只比同期直播造林的保存率低0.29%,到3a以后,保存率几乎一样。同时思茅松种子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的发芽率几乎一样。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对思茅松幼苗成活率和幼树保存率影响较大,其中与旱稻、玉米种子混合撒播造林时幼苗成活率明显高于与黄豆和花生混合撒播。混合撒播造林有利于思茅松生长,其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都高于直播造林。其中与旱稻混合撒播造林的思茅松生长最快。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恩茅松的保存率和幼树的生长量都明显高于未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特别是到林龄为2.5a时,其差异更为显著。此外,混合撒播造林不但有利于思茅松幼树生长和提高其成活率,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岐山县连续3年飞播造林9.3万亩,有效面积8.1万亩。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他们从1990年开始,又对四湾、苜蓿河两播区内漏播带、天窗及时安排补播。按坡向、植被等自然条件确定点播、撒播的范围,然后抽调林业系统50多名职工,进行现场模拟飞播训练,规定每亩撒播0.5kg 种子,每窝点播5粒,每亩300窝。按任务定人员、划范围、分小组  相似文献   

6.
漫话飞机播种造林张德生飞机播种造林简单地说,就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用飞机装载林木种子,飞行在规划设计好的造林地上空,沿着一定的航向,把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宜林荒山、荒地上的造林方式。飞播造林依靠自然降水和适宜的温度,使种子生根,发芽、成苗,然后,经过...  相似文献   

7.
一、飞播造林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飞播造林,就是利用林木有天然更新能力的特点,采用飞机撒播树种,依靠自然立地条件,使种籽生根、发芽、成苗,经过抚育管理,达到成林成材,扩大森林资源,恢复和促进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目的的一种造林方法。飞播造林具有如下优点: (一) 速度快、效率高:我省从1960年到1985年,全省共造林11800万亩,其中18年开展了飞播造林,面积为2010万亩,占全省总造林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飞播造林种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除采用飞机进行大规模的造林种草外,各地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模拟飞播造林种草。模拟飞播造林方式主要有三种:人工撒播、开沟直播及机械喷播。人工撒播主要是在一些面积较小,小块分布较为零散及距离人为经济活动区较近...  相似文献   

9.
飞播造林是模拟天然更新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方式。利用飞机将种子撒播地面,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一、自然条件与飞播成苗的关系地势与气候密切相关,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区内群山连绵,河谷密布,最高海拔2802米,最低海拔204  相似文献   

10.
探究"封育+人工植苗+灌草种子藜蒿+沙米撒播"模式在巴丹吉林植被盖度10%~30%天窗区内造林的适宜性,及"围栏+灌草种子藜蒿+红砂+沙葱"撒播模式在巴丹吉林沙漠植被稀少且无法造林的石质地域促进天然林更新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