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遵宪的诗歌与客家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平 《农业考古》2006,(3):170-172
黄遵宪的诗歌是客家人的骄傲.论文通过对黄遵宪部分诗歌的研究,揭示了黄遵宪诗歌中浓浓的客家乡情及其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妇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黛岚 《农业考古》2008,(6):239-243
客家妇女作为客家民系的一个重要群体,为家庭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整个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对较高的地位.本文从客家山歌的角度,阐述客家妇女的家庭、婚姻、经济、社会文化等地位.  相似文献   

3.
金鑫  润玉 《农业考古》2006,(3):185-188
客家山歌唱腔是广大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质朴芬芳的山茶花,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本文着重从客家山歌演唱特点大本嗓真声演唱,假声或真假声吟唱;高腔山歌假声真唱这三方面的演唱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露儒 《农业考古》2007,(3):223-226
客家民间文化具有渊远的历史。客家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民间文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文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话题,它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都深深受其影响。同时,它更多地左右和教育了众多客家妇女,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客家各种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本文重点从客家民间文学,如山歌、俗语、谚语等入手,阐释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并分析成因。  相似文献   

5.
陈哲  黄玉英 《农业考古》2006,(3):182-184
客家人一生都演绎着客家的风情和风俗,长期积淀民间的风俗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是客家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真实反映.与歌唱相结合的赣南客家民俗活动,主要在过年、闹花灯、食新节、做新房、婚嫁、丧事、生病时出现.这些歌唱内容有传授知识的,有表达喜怒哀乐情感的,有祈求上天保佑的.本文作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6.
赣南客家山歌是我国山歌中的一朵奇葩,在民间民族音乐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旨趣和欣赏风味也在不断变化。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赣南客家山歌蕴含什么人文价值?怎样保护与发  相似文献   

7.
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家山歌,改编与创作了不少红色歌谣.客家妇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廖小凤 《农业考古》2012,(3):339-342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起,唱出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闽粤台湾,湘赣川滇,都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的旋律。它以那难以名状的奥妙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了普通的客家人对自然环境以及人自身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钟俊昆 《农业考古》2007,(6):186-188
客家山歌与彝族诗歌在地域民俗文化上并没有明显联系,但其体现在地域文学的特质上却能从差异比较中见出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0.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是玉林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博白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县,客家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80%以上。博白客家人形成了刻苦勤俭、重教崇文、念祖思亲的客家精神和其独具特色的风情、美食、山歌等客家文化,博白桂南采茶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从客家岁时节日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时节日作为客家人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反映出客家民系的传统习惯、伦理道德、信仰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特色,是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那么在客家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传统文化心态呢?众所周知,客家人根在河洛,  相似文献   

12.
李铭  邓辉 《农业考古》2008,(6):237-238
客家山歌作为民间艺术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保存下来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需求有益的非物质文化成果.90年代以后,文化艺术进入多元时代,民间文化艺术也更加贴近生活,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梅州客家芥菜产量高,易栽好管,经济效益好,可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发展前景广阔。为发展梅州农业的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者在本文简单阐述对梅州客家芥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并总结了客家芥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园地整理、培育壮苗、种植及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为产业发展及农民种植芥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黎士弘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篆刻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闽西文坛的最高成就.其所撰《闽酒曲》系统地描写了闽西客家传统米酒从酿造、品种到销售的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酒民俗,是研究客家传统酒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5.
梅州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世界客家文化的中心.客家文化承载着客家人的希望与追求,展示了客家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客家人聚落地的选址与规划,围龙屋的设计、营造及其对园林元素的糅和应用,凸显了梅州园林明显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文化特质和内涵,为人类居住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探析客家文化及其传统聚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梅州园林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熊建新  黎文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70-17672
介绍了赣南客家围屋的基本概括及其分布情况,以口字型、国字围、套围3种类型概括了客家围屋的建筑样式,解析了客家围屋的建筑特点,突出了整个赣南客家围屋丰富多彩的建筑样式和其所具有的不同一般的防御、居住功能.解读了客家围屋所彰显的构造艺术和宗族文化,指出这支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汉族支系是赣南文化的缩影,强调了承栽者千百年历史的赣南客家文化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熊飞 《农业考古》2007,(3):242-244
以"哎呀嘞"为歌头的一类山歌,是客家民系在赣南、闽西孕育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客家山歌。经在兴国跳觋活动中使用而成熟、定型,并在周边各地广为传唱。本文通过对各地采集的同类山歌的音调、结构分析比较研究,以扩大读者对兴国山歌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客家乡村楹联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客家乡村楹联蕴含着丰富的“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勤学苦练、崇文重教、清正廉洁、勤劳节俭、团结诚信、和谐发展”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客家乡村楹联里的优良传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温昌衍 《农业考古》2005,(5):157-159
客家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客家农谚丰富.本文主要以客家方言代表点梅县为例,从形式特点、修辞手法、思想内容这三个方面对客家农谚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朱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27-7328,7375
通过对河源旅游景区客家文化元素应用情况的调查,从客家饮食、客家民居、客家民俗3方面分析了客家文化元素与旅游景区融合的特点,提出河源旅游景区在建设与规划中应该从"以舞台浓缩客家民俗打造大型客家歌舞"、"整合客家民居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村"、"组合客家饮食文化元素形成景区特色客家盛宴"3方面加强客家文化元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