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桃疮痂病,试验比较了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微乳剂、25%戊唑醇微乳剂、45%咪鲜胺微乳剂7种杀菌剂对桃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效优异,经济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其次为25%戊唑醇微乳剂2 500倍液。施用三唑类药剂氟硅唑、戊唑醇、烯唑醇对桃果实大小有一定影响,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建议施用此类药剂时应避开幼果期,或避免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华梨1号"梨为试材,于梨花露白的花蕾期喷施400 g/L氟硅唑乳油不同倍数(6 000~12 000)稀释液和盛花期喷施PBO不同倍数(300~1 200)稀释液,喷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脱萼处理对"华梨1号"梨脱萼果率、着果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PBO和氟硅唑对于幼果的萼片脱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显著。花蕾期喷施400 g/L氟硅唑12 000倍液+盛花期喷施PBO 600倍液处理的脱萼效果最为显著,幼果脱萼果率为92.53%;花朵着果率为97.58%,与清水对照的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为0.89,显著低于其他多数处理的果形指数,果形呈扁圆形,提高了果实的整齐度,改善了外观品质;同时显著提高梨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果肉硬度,提高了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3.
今年渭北果区一部分苹果树花量少、坐果差、幼果发育慢,尤其是乔砧红富士更为严重。根据调查及果农的反映,我总结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1)代森锰锌(非络合态代森锰锌)。不宜用于葡萄幼果期;某些梨品种幼果期施用,果面易出现斑点;浓度过高时,在枣树上也易产生药害。2)丙环唑。对葡萄、草莓等敏感,要严格控制用量,坐果后施用。3)百菌清。高浓度下对梨、柿、桃、梅易产生药害。苹果落花后20天内不能使用。4)杀扑磷。使用时间以花前为宜,避免在花期喷雾,浓度不能随意加大,否则会引起褐色叶斑。气温超过30℃时用800~1 000倍液,幼果极易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5.
苹果幼果低温伤害调查孙守月张冬菊王广勇(山西省翼城县果树服务中心·043500)1996年6月上旬,翼城县苹果幼果发生了大面积低温伤害,主要表现在秦冠、鸡冠、富士、金冠等果实上,造成幼果畸形和大量脱落。我们对城关、南唐、中卫、武池四个乡镇10个果园进...  相似文献   

6.
温州蜜柑幼果在盛花后逐渐生长,盛花后6d开始大量脱落,日本甜夏橙幼果在盛花后12d内重量未增加,一直处于急剧落果期。甜夏橙幼果中蔗糖含量高出温州蜜柑20多倍,种间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略有不同。两种柑橘的淀粉含量变化也不同,但它们的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幼果相对脱落率均呈负相关。对幼果碳水化合物代谢与生长、脱落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4月下旬猕猴桃开花结果期,除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和疏蕾疏花蔬果外,还需注意以下三方面的管理。1)防治花腐病和花蕾蛆。花腐病和花蕾蛆主要危害花和幼果。首先使花瓣变褐腐烂,似烫伤状,病菌从花瓣扩展到幼果上,引起幼果变褐萎缩,病果易脱落。若发生花腐病,可在花蕾期和花期用1 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和20%福美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100 mg/kg农用链霉素防治2次。花蕾蛆主要危害花朵,在蕾期钻入,引起落蕾落花。一般可选用杀灭菊酯1 000倍液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花蕾露红期喷1次。  相似文献   

8.
正1)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深耕改土,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过分黏重。2)土施铁肥。施用"禾丰铁1型"和"禾丰铁2型"螯合态铁肥,提高铁的有效性。3)根外追肥。叶片喷施1 000~1 500倍液"禾丰铁",或200~300倍液"叶绿素",或600~800倍液"绿宝",葡萄花前、花后、幼果期、采后各喷1次,每次间隔期7~12天。  相似文献   

9.
用三唑锡与几种药剂混配组合,分别施用于温州蜜柑和锦橙,研究其对柑桔叶片和嫩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各混配组合,温州蜜柑耐药性强于锦橙。药后30天,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99%绿颖乳油100倍液处理对锦橙嫩梢的药害最重;三唑锡1 000倍液分别与阿维菌素2 000倍液和1 000倍液混用对锦橙嫩梢皆产生药害;三唑锡1 000倍液与代森锰锌300倍液混配有药害产生,而与600倍液混施,基本无药害产生;三唑锡1 000倍液与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混用叶片无药害产生,但枝条节间缩短,春梢生长变缓。因此,这4个组合皆不宜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0.
1 果花期和幼果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扁喙叶蝉和横线尾夜蛾等.果炭疽病是有潜伏侵染性的病害,为害果嫩叶、嫩梢、花和果实,是果生长期和后熟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菌在旧病部越冬,由雨水、风或昆虫传播,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时易大量发生.花穗感病后先出现小斑点,后变黑腐烂;幼果感病后呈畸形,变黑脱落.幼果期入侵的病菌可潜伏至果实后熟期才引发病变.因此,该病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梢.感病部位最初出现分散的白粉状小块,后斑块连成一层白粉状物.花序受害后停长,不能开花,随后脱落.幼果感病后果面布满白粉,病果长至豌豆大时脱落.本病潜伏期短,来势迅猛,常在每年2~4月果花期发生或流行.果扁喙叶蝉在花期和幼果期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花穗和果柄汁液,引起枯穗、落花和落果,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果横线尾夜蛾则以幼虫钻蛀花穗,造成枯穗,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化学防治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措施 ,但关键在于药剂的选择和喷药时期的把握.果炭疽病重点是保护花序,提高穗实率和减少幼果期的潜伏侵染,盛蕾期、始花期和幼果期各喷一次药,重病区应在花期至幼果期每7 ~ 10天喷药一次.适用药剂有:25%施保克乳油750~1 0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白粉病的喷药时期与防治炭疽病相同.可选药剂有:50%硫胶悬剂200~4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 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果扁喙叶蝉应在花穗抽出5~10cm时、开花始盛期及幼果期各喷药一次.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防治果横线尾夜蛾应在花穗刚抽出3cm左右时第一次喷药,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等(后两种药剂在开花前或谢花后使用). 应当指出,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病害不应只顾“有病就治“、“见虫就杀“这样的短期行为.化学防治是应急措施,应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在搞好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加通风透光和保护天敌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适时补以化学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1苹果丝核菌叶枯病丝核菌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生在嘎拉、红富士等品种上的一种苹果叶部新病害,该病一般7月初开始发生,尤其是降雨后爆发,造成叶片迅速枯干。室内毒力测定表明,氟硅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较好。田间防控可用戊唑醇悬浮剂4 000~5 000倍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也可用保护性杀菌剂剂1∶2∶200倍波尔多液处理。用药时间可从6月下旬开始,用药间隔根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黄瓜品质和安全,明确生物多肽在黄瓜上的抗病及促生效果,通过在黄瓜生育期内,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生物多肽1 000、1 500倍液,重点调查黄瓜作物生长势、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施用生物多肽1 000倍液表现较好,在采收期黄瓜株高和茎粗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8%和33.3%,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达68.3%;单瓜质量较对照组增加7.8%,667 m~2产量提高4.8%,残次瓜数量明显降低;同时,对涝害有一定的抵抗效果。推荐在黄瓜作物上施用生物多肽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3.
马艳 《山西果树》2013,(6):52-52
花前花后有雨水或田间潮湿的葡萄园,在花序分离期可以施用40%嘧霉胺1 000倍液+78%科博800倍液;开花前,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80%喷克800倍液.如果是巨峰系品种,穗轴褐枯病较重时可换成花序分离期施用50%多菌灵·乙霉威600倍液+78%科博800倍液;开花前再施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80%喷克800倍液.如果这两次药没用好,花期会出现烂花序情况,因此,尽可能选择晴天的午后用药,以97%抑霉唑4 000倍液+40%嘧霉胺1 200倍液(或40%嘧霉胺1 2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效果比前面的药稍差)喷花序,当80%落花后再加强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枣树开花及幼果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宜温度为23℃~26℃。温度超过27℃或低于20℃就会影响开花坐果和幼果的发育。其适宜环境湿度在70%~80%。天气干旱、空气过于干燥,相对湿度低于40%~50%,不仅影响坐果,也会严重影响幼果的发育。在金丝小枣正进入幼果期、冬枣正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幼果期喷施氨基酸钙等6种不同钙肥对防治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幼果期喷施钙肥能显著降低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的病果率及病情指数,供试的6种钙肥以幼果期连喷施3次氨基酸钙1 000倍液或CA2000钙宝700倍液防效最佳,果实采收时病果率分别为3.03%、4.91%,病情指数分别为1.33、1.99,而对照果实病果率为14.93%,病情指数为6.53;0~1℃条件下冷藏120天后,病果率、病情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正>短枝富士与乔化富士相比,树姿直立,树冠紧凑,树体略小,萌芽率高,成枝率低。在定植两年内与乔化富士差别不大,但随着树龄增长,尤其是挂果后,其生长量明显变小,短枝数量迅速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几种新药剂防治辣椒白粉病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辣椒白粉病都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以15%粉锈宁(三唑酮)1 000倍液+77%可杀得(氢氧化铜)1 2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40%福星(氟硅唑)6 000倍液次之,50%翠贝(醚菌酯)3 000倍液对辣椒产生病害.建议在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1 000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增施EM菌和生物纳米有机硒肥对番茄种植过程的影响,以番茄多美瑞F1为试验材料,将EM菌和真希生物纳米有机硒肥进行根部淋施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EM菌和生物纳米有机硒肥对促进番茄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不同施用方式的效果不同,其中T1处理根部淋施EM菌150倍液+真希500倍液3次+叶面喷施EM菌150倍液+真希300倍液2次的施用方式效果最佳,不但能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增产19.83%),增加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含量,显著降低果实中重金属镉含量,还能改善风味,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辣椒病毒病的有效防治药剂,开展了辣椒病毒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维大力健有机水溶肥(灌根:5 kg/667 m2)+维大力康微量元素水溶肥800倍液、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能有效防治辣椒病毒病,防控率均在60%以上;维大力健有机水溶肥+维大力康微量元素水溶肥、5%氨基寡糖素水剂1 0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1 2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可为云南辣椒病毒病防治首选药剂,生产上该4种方式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红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在盛花后30d以内,分3次向幼果中引入EGTA和LaCl3,研究了两种钙的抑制剂对果实细胞超微结构和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GTA主要是在盛花后20d以前影响果肉细胞形态建成,导致细胞扭曲变形;而La3+是在盛花后20d以后,细胞开始扭曲变形,盛花后10d,质体上开始出现淀粉粒,盛花后30d,质体上淀粉粒明显增多。两种抑制剂对幼果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LaCl3处理,对幼果发育有抑制作用,其中,花后20d处理,抑制效应最强。花后20dEGTA处理,对果实的横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它两次处理,则表现出对幼果生长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