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及后续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1退耕还林工程1.1.1石家庄市自2002年起,开始承担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以改善省会周边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农民增收致富为落脚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98.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2.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92.25万亩,封山育林63.6万亩。工程涉及18个县(市)区、159个乡(镇)、1 820个村、15.4万农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正宁县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试点,2001年全面铺开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4.10万亩,其中退耕造林约14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0.10万亩。项目覆盖全县十个乡镇,86个行政村。5.30万农户。  相似文献   

3.
<正>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石家庄市实施十余年来,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加快石家庄市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自2002年至2014年,石家庄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8.1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2.3万亩,人工荒山荒地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全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4万亩,其中退耕造林3.3万亩,与之匹配的“两荒”造林3.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49个县市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2015,(4):30
<正>2014年,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在陡坡耕地较多的地方优先安排500万亩;2015年拟安排1000万亩。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年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4.41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3.08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该工程的建设直接涉及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千家万户,致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时也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吉县从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至2006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8万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彭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阳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科学规划,稳步实施,6年(2000—2005)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3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5.6万亩,宜林荒山荒沟造林55.9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计划122万亩的108%,使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42776户20.53万农民受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怀来县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退耕还林现状怀来县是首批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自2000年启动实施该工程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5200hm2(生态林4920hm2,占总退耕面积的94.6%;经济林280hm2,占总退耕面积的5.4%。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9.
1999年以来,清水县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举全县之力大搞退耕还林.至目前,退耕还林扩大到全县所有乡镇,累计完成"一退两还"造林17.0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8 4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8.6万亩;新发展以刺槐、油松、侧柏落叶松为主的生态公益林12.22万亩,以核桃、仁用杏、山杏、扁桃、花椒等为主的干果类生态经济林4.45万亩,以梨、葡萄等为主的鲜果类生态经济林0.38万亩;涉及退耕户19012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1.7%;初步形成了东、南、西、北、中5条辐射全县,纵横交错的林网带,16个重点流域也得到初步治理.2002年,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被国家财政部列为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示范项目县之一,2003年全县将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  相似文献   

10.
1平凉退耕还林的现状及成绩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的平凉市,辖6县1区,总人口222万人。总面积1.1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7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200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该市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全面贯彻“十六字”方针,累计完成307.07万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新增造林地307.07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051.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8.50%提高到目  相似文献   

11.
对龙江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县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止到2006年(2007年,没有计入统计)。共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13万hm^2,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3.2百分点。其中退耕地造林6800hm^2,荒山荒地造林2667hm^2,生态林草2667hm^2.封山造林1.18万hm^2.退耕地造林共涉及农户8874户.平均每户退耕还林0.77hm^2。在退耕地造林6800hm^2中.按林种分:经济林为657.3hm^2.山杏兼用林1453.3hm^2;生态林中杨树4745hm^2,占生态林的89.9%。并且30%以上造林面积营造了乔乔、乔灌混交林。退耕还林的深入开展.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及多种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临汾市全面启动。截至2004年底,全市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6万公顷,其中:退耕地5万公顷,荒山造林11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展开的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为种苗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很多地方的种苗都不能满足植树造林的需要,投资建立苗圃基地,培育优质种苗有望获得丰厚回报。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又一项重大造林举措,规划在未来十年时间里。我国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坡度在 25度以上,总面积达 7000万亩的农田将逐步退耕还林,而且每退耕一亩地还要在区域内的荒山上造林 2- 3亩,造林总面积约 2亿亩,国家投入达 400亿元左右。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通知,今年将在 13个省的 174个县开展试点示范,退耕还林 515万亩,相应安排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 164万亩。与此同时政府还给予退耕补助粮食,为农民退耕还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集安市财源镇至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到2007年,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规划任务。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450亩。其中,退耕还林造林735亩;荒山荒地造林2100亩。造林合格面积9450亩,现造林面积保存率100%,株数保存率达到90%以上。有1212户,5899人受益。退耕户对退耕还林的技术指导和政策落实方面都十分满意。如何做到群众的满意?几年的实践表明,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管控是群众满意的保障,是巩固成果的重要举措。1、实施行政管控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行政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我镇切实可行的管控方案,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有效的推进机制,抓好跟踪问责。按照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和资源不流失。所有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都接受县级和上级审计部门的审计,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效,但经济效益不明显,由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滞后,逐渐表现出一些地方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当前研究和完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事关退耕还林工程的成败。一、退耕还林现状以康保县为例,该县从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试点该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0.3万亩,  相似文献   

16.
庄浪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从2009年开始、2016年结束,8年来在全县18个乡(镇)125个村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0.74万hm~2。解决了24 697个退耕农户、118 024人的基本口粮,维护了"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本文就口粮田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做出说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截止2017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19.6万亩,树种以柠条、猫儿刺为主,草种以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为主。通过项目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70%以上,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春季沙尘暴天数明显减少,强度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2000年以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中德财政合作河北二期小农户造林项目,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0万亩,飞播造林25.5万亩,封山育林50亩,保存完好的达到180万亩,这些面积绝大部分处在幼龄林阶段,需要进行抚育、管护,现将抚育、管护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补助粮政策由补助粮食变为补助现金后 ,企业今后发展的出路会在哪里呢 ?为此 ,最近我们对会宁县退耕还林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退耕还林带来可喜变化会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自 1 999年 1 0月份实施退耕还林以来 ,全县完成退耕还林 (草 )面积占到了总耕地面积 3 0 5万亩的 1 6.1 5% ,达到了 2 0 0 3年的 49.2 6万亩 ,年均递增 2 9.98% ,林草覆盖率净增 7.6个百分点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县3 2个乡镇 ,1 65个村 ,受益农户从 1 999年的 73 5户增加到 2 0 0 3年的 2 1 3 97户 ,占总农户 …  相似文献   

20.
麦积区作为甘肃省退耕还林试点县之一,内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把退耕还林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截止2005年年底,全区累计完成省市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面积58.2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5.69万亩,配套荒山造林40.60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共涉及垒区十七个乡镇,一个街子林场,一个风凰造林站,416个行政村,人口36714户14.93万人。累计使用国家工程建设投资资金14263.30万元,其中苗木补助赞2914.60万元,现金补助资金10469.50万元,生活赞补助资金879.2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