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沾化冬枣后期烂果性病害是沾化冬枣在采前、采后及贮藏期间常发生的主要病害,是由众多的病害引起的;其中主要是轮纹烂果病、冬枣软腐病、冬枣缩果病、冬枣浆果病等。1发生时间与基本症状1.1轮纹烂果病:轮纹烂果病感病初期,枣果面以表皮为主出现浅褐色小病斑,之后扩大为红棕色大病斑,病斑成规则型轮纹状,病部果肉组织浆烂,如果果园发病率过高,则会在清晨发出酒香,最后脱落。冬枣轮纹烂果病是沾化冬枣后期主要烂果性病害  相似文献   

2.
红河地区枣树主要病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清了红河地区主要枣树栽培区枣树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为枣锈病、枣黑斑病、枣烂果病等,枣焦叶病、白粉病、缩果病、裂果病等病害在红河地区也有发生,但发病情况较轻;调查了部分枣树病害在该地区的发生规律,并对其发生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红枣作为佳县的主导产业,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严重影响着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几年来,在枣区推广枣树炭疽病、缩果病和烂果病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枣浆烂果病为害症状 枣浆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 1.1浆烂型.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轮纹,多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病组织土黄色至浅褐色软腐,脓状,有酒糟味,后期病果皱缩成深红色至黑色腐果,表面密生黑色瘤状小点.  相似文献   

5.
2014年阿拉尔市气象局承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枣树果实成熟期黑头病害发生发展生态气候环境监测项目,对枣树全生育期进程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分析枣树果实成熟期光、热、水等气象要素。结果表明,枣树果实成熟受温度、湿度、降水、光照、冰雹等气象要素直接影响,出现低温连阴雨或中到大量降雨天气,同时光照不足,成熟期枣树果实会出现大量病果和烂果;枣果成熟期出现冰雹,导致枣果不能继续生长着色、正常成熟,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着重介绍了枣树常见的6种病害如枣锈病、枣缩果病、枣裂果病、枣果黄斑病、枣果软腐病、枣炭疽病等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枣树桃小食心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2月以来,通过对云南干热区域(蒙自县、宜良县、建水县、开远市、元谋县)枣树自然资源调查及引种和丰产栽培研究发现,几乎90%的枣园虫害猖獗,其中尤以桃小食心虫危害最重,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枣尺蠖、枣粘虫.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采收前枣果,枣果被害后失去商品价值,即使丰产也不能丰收.据1998年8月份对元谋县新华乡近120hm2糠皮小枣园抽样调查:虫果率达到42%,严重的单株虫果率达到76%,甚至绝收.为此,我们在元谋县新华乡开展了枣树桃小食心虫虫情测报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虫果率降到3%以下.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苹果轮纹烂果病的主要侵染时期在落花后至8月上中旬;病菌传播距离在10m以内;不同果园环境、不同品种发病程度不同,采用中生菌素300~500倍对生长期和贮藏期的轮纹烂果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哈密地区红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年生骏枣、哈密大枣为试材,应用真菌杀菌剂、细菌杀菌剂和硼肥进行防治枣缩果病的试验。结果表明,枣缩果病是由真菌与细菌共同引起,缺硼会加重枣缩果病的发生。在枣树花期喷施硼肥溶液,从生理落果期开始喷用真菌性杀菌剂加细菌性杀菌剂是目前防治枣缩果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苹果轮纹烂果病是苹果生产上的重大病害,大部分产区采前烂果率在10%~15%,大发生年如1998年达30%左右.我国每年因轮纹烂果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亿~50亿元,且生产上喷药次数由60、70年代的5~6次增加到12~14次,近年有的果园全年用药已达20多次,这样既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所以,针对病害的侵染和发生特点采用合理的综合技术措施,提高防效,显得尤为必要.防治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症状、危害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严重危害我国北方枣树,并且逐年加重。本研究通过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经多年多地试验,查明此病的症状、危害及病原菌。结果显示: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在河北、山东、天津的产区普遍发生,以河北泊头市发病最重。该病在枣果进入白熟期(8月20日左右)开始发病,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近圆形软腐病斑。1998—2000年3年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26.9。依据柯赫氏法则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菌有性阶段鉴定为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Schw.)),无性世代鉴定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经黑光灯诱导后,囊孢壳菌在室内PDA培养基上可形成子座与分生孢子器。有性世代的子囊壳与子囊孢子只发现于越冬后的病枣果中。  相似文献   

12.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  相似文献   

13.
枣树从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到果实成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不同种类病害,有些病害能降低枣果品质,有些病害能使枣树减产、绝收甚至整株死亡,现将枣树的"三大病害"--枣缩果病、枣锈病、枣疯病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枣树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品种特点及栽培管理情况,南疆光热资源充足,自然降水量很少,不存在枣果浆烂现象。枣在南疆大有发展前途,近年来枣树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和枣总产量大幅度提高,而果农对枣树的管理知识缺乏,因此对枣果的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枣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枣树的主要病害如枣锈病、枣疯病、枣缩果病等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枣树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病虫防治要点 1.轮纹病中熟品种采收完毕,只剩晚熟品种还在树上.此时,由于气温降低,轮纹病菌不再侵染果实,而晚熟品种,田间病果数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增加趋势明显减慢.对晚熟品种来说,10月份喷药的目的在于降低采收后的烂果.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纯)300~400倍 80%疫霜灵300~400倍 助杀或害立平1 000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幼果期是苹果病虫防治的最关键时期,该期以防治轮纹烂果病、金纹细蛾、螨类、缺钙症为主,兼防斑点落叶病、套袋果黑点病、苹果黄蚜、苹果绵蚜、卷叶娥、食心虫、康氏粉蚧等。具体措施包括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控制陕西关中地区枣树生产中危害不断加重的枣缩果病.通过田间定点、定株调查,对陕西大荔县6处枣园枣缩果病的病原菌越冬场所、侵染循环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流行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病原菌主要靠风雨传播,从水孔、气孔及果洼侵入枣果而发病.枣树皮、枣头、枣吊、枣枝条、枣落叶都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其发生与枣果发育期、枣吊位置、挂果量、气候因子、立地条件、虫害、栽培品种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根据缩果病发病规律,提出了合理选择园址、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枣树从年前的11月份到翌年3月份都处于休眠期,如果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大大减轻翌年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枣树的生长和丰产.这段时间的主要防治对象是:日本龟蜡蚧、枣粉蚧、黄刺蛾、枣红蜘蛛、枣尺蠖、枣壁虱、枣缩果病、枣锈病、枣炭疽病、枣疯病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经调查发现,朝阳县大部分地区的苹果烂果病的发生率较高。每到秋季,眼看着丰收在望的果实一批批腐烂,许多果园损失高达20%以上。面对此状,果农们痛心不已,叫苦不迭。苹果烂果病为何这般严重呢?经过连续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导致烂果病发生的原因及各种烂果病的发生规律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