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阐述了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地产药材的分布情况,提出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盐碱地优质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吉林省西部轻度盐碱地大量开发水田,每年大约在13.33万hm2,成为我省重要的种稻区。其中优质水稻发展较快,约占总面积的20%。作者对吉林省西部稻区优质水稻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吉林省西部干旱地区农业如何进行综合性开发的问题。即农业综合开发与农业基本建设要同步;把"增粮"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上;以科技为先导,以地方特色按区域建立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要与加速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2006、2007年5月~9月,每月1次对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群落进行连续性调查,共采集草地昆虫12 638头.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隶属13目99科281属368种.给出了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的群落物种组成、优势昆虫类群及昆虫名录,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沙地沙漠化的调查,作者认为,1985~2002年的18年间,吉林省西部沙地的生态环境经历了“局部变好,整体恶化”的演变过程,吉林省西部沙地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对此提出了从根本上综合治理沙漠化的途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四县150户牧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燕麦对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的修复作用及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情况,介绍了种植燕麦对吉林省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开展种植燕麦生物修复改良盐碱地试验和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璐  王永慧  王丹 《吉林农业》2010,(11):35-35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是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极大提高该省西部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占补平衡做出贡献,也会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新农村硬件建设目标的重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吉林省增产50亿kg商品粮的战略任务而进行的西部水田大开发的实际,提出了西部新开稻田生产技术要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对新开水田在发展有机水稻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趋弊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西部向日葵生产限制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向日葵生产现状,分析了半干旱区向日葵高产栽培中的自然条件、生产、病虫害等限制因素,提出了提高该区向日葵产量的主要对策,即选用良种、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科学灌水、规范管理、辅助授粉及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既代表全球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又代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加强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开发建设,必将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的全面开发,并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可重点开发以下四大工程:农田生态建设工程、林业建设工程、绿色食品开发工程和旅游农业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分析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智能化信息技术是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捷径,特别是专家系统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文中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工作重点,例如研制开发实用性强、适应性广的专家系统;强化农业信息意识、逐步推进信息网络建设;选建一批智能化农业应用示范基地等。同时,西部地区在智能化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本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农业高校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西部农业高校必须主动适应中大开发的战略需要,明确办学思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创新性人才,重视继续教育;加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西印度洋是海洋捕捞作业的重要海域,分析捕捞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量是评价渔业资源利用状态的基础,也是确保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本研究根据FAO提供的1950-2019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数据,采用优势分析(Dominance analysis),分析了70年间主要捕捞方渔获种类和渔获量组成,比较不同时间序列下主要捕捞方和种类对渔获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突变点检测及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9年三个阶段。研究分析表明,各阶段累计渔获量前十的渔获种类、捕捞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giceps)累计渔获量为最高,鲣、黄鳍金枪鱼等种类渔获量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较高;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是沿海国和地区各阶段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西班牙、法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等是非沿海国和地区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对各阶段印度洋西部海域总渔获量的贡献度基本都超过10%。。研究认为,基于印度洋西部海域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潜力,各主要捕捞国家和地区应该降低捕捞努力量,养护已过度开发的经济种类,增加对资源量丰富的短生命周期种类的开发力度,确保印度洋西部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江民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06-13408,13412
通过阐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形式的旅游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伦理问题。简述了中西方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分析了各自的精神内核。生态可持续旅游唤醒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思考,对不同生态伦理观的取舍,结合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问题,反映出对生态伦理观重新选择的必然。得出必须以“天人合一”自然观或“非人类中心论”生态道德观来对待生态旅游及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是协调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西部的开发和建设将带来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退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该如何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有助于考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差距。从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结构与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4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用信息熵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引入各指标的合理值,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其中南宁市、北海市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钦州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防城港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8.
王瑛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17-319
四川世界遗产地野生蔬菜资源种类丰富且分布广泛,营养价值高,医疗保健作用大,色美味鲜,生态开发潜力大,但目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采集不均衡、加工水平不高、开发缺乏规范与文化品位等问题。为合理保护与利用遗产地野生蔬菜资源,旅游开发中应加强野生蔬菜资源的基础研究;重视野生蔬菜资源的保护与科技开发;深入挖掘野生蔬菜资源文化内涵以提升旅游产品层次。  相似文献   

19.
缝洞型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大的特点.预测油藏产量变化规律对后期开发方案的制定、调整以及实际的生产优化至关重要.本文以塔河油田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HMM(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缝洞型油藏产量变化规律预测模型.该模型可预测未来一周油藏生产井产油趋势,为油藏生产开发提供指导.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HMM的产量预测算法预测精度最大可达85.71%.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农民就业中的作用,认为现阶段应统筹城乡发展,并提出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