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和对"芒果天牛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这一项目教学过程进行设计,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职植物保护教学方法的现状,总结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对高职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落实对策,以期为高职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生产类非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为了适应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着"精简优化、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的原则,对地方本科院校植物保护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通过科学合理精简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植物保护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突出区域特色的应用教学内容等3项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为地方本科院校"植物保护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班课的SPOC课程在高职院校植物保护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构建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签到、授课、测试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墨云班课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激发了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了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高职农学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为例,围绕农作物植保员的职业守则,确定教学目标和素质目标,深挖与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列出课程思政案例,形成课程思政矩阵,利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三全育人"的终极目标,为相关学科的思政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彤  檀根甲  张立新  齐永霞  陈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8059-8060,8062
《植物病毒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对本科生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新形势下"双创"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学专业植物保护学课程传统教学法的缺点,开展了探究式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指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及探究式教学法在植物保护学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过程。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植物保护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生产类非植保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为了适应专业培养和社会人才的需求,课程组基于多年教学积累,进行了"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从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科前沿融合;病虫害相结合开展实践,增加综合性探索实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高等院校"植物保护学"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植物保护学"实践教学是培养植物保护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为了适应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该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植物保护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对"植物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做法,通过实践教学方式多元化、实践教学内容区域前沿化和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等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地方本科院校"植物保护学"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涉农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为导向,以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物学为例,将"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在教学内容、方法、实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以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的科学思维理念、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该文从信息技术与植物保护学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整合的目标、教学内容的重构、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课程整合的效果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植物保护学课程的整合进行了实践,并对实践的效果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探索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植物保护学课程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植物保护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需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实习和实践学习等改革措施,以期培养实践型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新理念,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过程及《植物保护技术》的课程特点,对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植保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园艺专业植物保护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现场实习与多元化考核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植物保护学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课程教学实践,以"教以致学、学以致用"为导向,以培养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能应用专业英语从事该领域的相关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为出发点,对涵盖该课程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课堂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如何学习农业昆虫学提出了一种"2+3+1"模式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其中,"2"指课堂中采用"讲授+多媒体课件";"3"指实验课中采用"实物+电子照片+就近的实地调查";"1"指课程结束后观看教学录像。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表明,该法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以高职植物保护课程为例,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发课程思政设计、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等方面着手,以打造"守初心·强技能·铸农魂"的高效课堂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以扬州大学植物保护专业通过构建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的"五位一体"培养体系,提升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基础,探讨农科院校本科生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19,(1):275-277
在长期讲授植物保护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植物保护专业主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课程群模式从实验课、课程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植保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课程-实践-网络"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传统的植物保护专业只重"专业知识"的专业教育模式,调整课程体系,设立少而精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与专业教学结合,建设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系统,探索"课程-实践-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