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结核菌对小动物的感杂特性的国内尚无报道。我们结合副结核菌鉴定的研究,行了副结核菌对家兔、豚鼠、鸡、地鼠的感染试验,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副结核菌胎盘感染的研究王铁,龙德沛,张洪泉(吉林省兽医科学研究所)副结核菌是牛副结核病的病原。检出刚结核菌的最常见部位是空肠、回肠、回盲瓣及相应的肠系膜淋巴结,心、肝、脾、肺、肾、子宫有时也有副结核菌,但是否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国内外报道不一致。有报...  相似文献   

3.
副结核菌可刺激机体产生以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为主的免疫学反应,因此人们一般常用变态反应来监测副结核菌苗的免疫效力。我们用仿照英国卫桥兽医中心制备的弱毒菌苗同我们自己研制的二种副结核  相似文献   

4.
通过用酶联免疫转印技术分析表明,副结核菌胞浆蛋白中24.6kd 蛋白抗系对副结核阳性血清有较强的反应性;对堪萨斯分枝杆菌、禽型结核菌和耻垢分枝杆菌抗血清有交叉反应;但对牛草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和牛型结核菌的抗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用电泳制备技术提纯了24.6kd 蛋白带.并制备了对该蛋白的兔抗血清。  相似文献   

5.
应用SDS-PAGE结合凝腔扫描技术分析了分枝杆菌和副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蛋白组分。结果,副结核菌、牛型结核菌、草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和禽型结核菌的组分数分别为43、35、35、29、22、29和25;分子量范围主要为13.7~72.7kd P18株、Teps株、316F株、Ⅱ株、2E株、P10株和吉林地方株P3副结核菌的组分数分别为42、34、38、32、21、36和37;分子量范围主要为13.7~78kd。根据不同种、不同株分枝杆菌菌体蛋白的特征性电泳图谱和凝胶扫描图,可进行分枝杆菌的分类和鉴定。本试验证明了吉林地方株P_3与国际标准株316F具有很大程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单向辐射溶血试验(SRHT),以副结核菌酚抗原对59份副结核菌检阳性牛的血清作了检查。并与补体结合试验(CFT)作了比较,结果,SRHT检出阳性57.6%,CFT为52.5%,对643份血清,用CFT检查阳性者SRHT几乎全为阳性,CFT性阴牛中,SRHT仍能检出部分阳性,说明SRHT比CFT敏感,其特异性与CFT相似。SRHT是一种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适于大规模群体检疫使用。  相似文献   

7.
选用5株经驯化的牛副结核菌株,以6个国际标准菌株为对照、其他分枝杆菌菌株为参考,采用综合鉴别方法可将牛副结核菌株同其他分枝杆菌严格加以区别。从而为鉴定副结核菌株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并首次确认了我国牛副结核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8.
由于至今没有牛副结核菌苗效果测定的实验室方法,Brotheson氏等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强毒株攻击免疫羔羊的方法来检验羊副结核菌苗的有效性。我们借鉴该方法,采用绵羊羔作动物模型来检测牛副结核灭活菌苗的有效性,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动物:购自通榆良井子,母羊结核、副结核菌素检验阴性羊所生羔羊40只。二、免疫用菌苗:本所研制的牛副结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转印技术,着重对副结核菌P_(18)株胞浆蛋白抗原性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菌株P_(18)、P_(10)Tcps、316F、2E、Ⅱ(国际标准株)、P_3、(吉林地方株)和8302(延边地区分离株)胞浆蛋白以及P_(18)、P_(10)株培养滤液中蛋白成份的抗原性;另外,对不同感染牛对副结核菌胞浆蛋白各组分的抗体应答反应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18株胞浆蛋白中的66.2~92.5、60.3、53.7、51.3、25.9~40.7、25.4和24.6Kd的蛋白质分子对S_6号副结核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其中以24.6Kd蛋白质分子的抗原性最强。不同菌株的胞浆蛋白和培养滤液蛋白具有相同的抗原性。不同感染牛对副结核菌胞浆蛋白抗原各组分的抗体应答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一报告中,采用副结核菌原生质抗原进行ELISA捡测牛副结核抗体时,由于副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许多分支杆菌具有类属的抗原性,因此常出现假阳性反应而干扰对副结核抗体的检测。为此,我们参考Y. Yokomizo的方法,利用草分枝杆菌对待检血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为了筛选牛副结核菌强毒菌株,从不同疫区、不同品种副结核病牛群中,选择具有副结核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及明显病理形态学变化的牛,做菌体分离,把分离到的野菌,对33头健康犊牛进行了致病性的人工接种、病理学观察和细菌学培养的试验。现将其病理学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4年以来,应用研制的牛副结核菌苗先后在三个牧场共接种1062头牛,经6年的田间观察,注苗牛未发生临床副结核病;而未注苗的423头牛中,因副结核病淘汰44头,其中临床病牛12头。在此期间,扑杀34头注苗牛和28头未注苗牛。在注苗牛中,1头在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切片上见到少量副结核菌,1头有细胞病理变化;在未注苗牛中,16头在肠或相应淋巴结组织切片或培养物中见到副结核菌,4头有细胞病理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本菌苗抗感染力为91.76%,抗发病力几乎达100%。鞍山某奶牛场经7年菌苗接种,副结核病检出率由注苗前(1983年)的8.83%~降至0.34%(1990年)。达到了净化的目的。注苗后200~300天,大多数牛出现 CF 抗体,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消失。注苗后20天即可产生变态反应,到一个月阳转率达100%,其后一直持续在94.33%左右,至67个月仍高达86.67%。  相似文献   

13.
Jorgensen 和 Jensen 以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粗提抗原建立了 ELISA,检查了40头疑为因副结核菌引起腹泻的牛血清,对30头细菌学阳性牛,ELISA 的阳性滴度为1:10到1:640;对10头培养法检查阴  相似文献   

14.
副结核菌引起的家畜副结核病,主要侵害牛、羊、骆驼、鹿、狗,马也能患病。是仅次于牛结核病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某地绵羊副结核病,一直呈地方流行性的发生。去年以来经抽查几个市县单位和个体养畜户来看,牛发病也不少,而且病的分布面又较广,如不采取应急的防治措施,势必造成更大的危害。现将该病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某小尾寒羊场副结核病进行病理学观察。病羊消瘦、拉软屎、贫血;小肠后段至结肠粘膜增生形成皱褶,主要是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肠腺萎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和上皮样细胞等增生。病变肠粘膜和肠淋巴结抹片,抗酸染色可见细胞内外有副结核菌。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小尾寒羊副结核病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某小尾寒羊场副结核病进行病理学观察。病羊消瘦、拉软屎、贫血;小肠后段至结肠粘膜增生形成皱褶,主要是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肠腺萎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和上皮样细胞等增生。病变肠粘膜和肠淋巴结抹片,抗酸染色可见细胞内外有副结核菌。  相似文献   

17.
腐生性分枝杆菌、禽型结核菌、副结核分枝杆菌能引起牛对结核菌素敏感,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也能引起牛对结核菌素敏感,给牛结核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结核病的细菌学诊断可区别病原的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BALB/C小鼠脾细胞和NS-I/1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了6株抗副结核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对其中4株与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它7种分枝杆菌的反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McAb PTB1只与副结核菌苗株Ⅱ、牛分枝杆菌及无色分枝杆菌有微弱的交叉反应。Mc Ab PTB2、McAb PTB3和McAb PTB4与试验过的7种分枝杆菌都有程度不一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牛副结核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相当严重,给养牛业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不少单位用禽型结核菌素作皮内试验,或用禽结核菌和副结核病变组织中的菌体抗原作血清学试验进行检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近我们在疫区采集了一些病料  相似文献   

20.
绵羊副结核病是由绵羊型副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消化道疾病。我们于1985年3月至1986年4月在我县靠山种羊场诊断出本病。现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病理解剖及防制措施等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靠山种羊场在1971年首先在靠山分场公羊群中不断零星发生以腹泻、消瘦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以后逐步波及到母羊和育成羊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