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模拟氨化炉试验,证明氨化炉可以用碳酸氢铵为氨源处理秸秆,而不能用尿素,从提高氨化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和氨化秸秆在动物瘤胃中的干物质消失率考虑,用氨化炉处理秸秆的适宜条件为:温度90℃,处理时间15h。将氨化炉加热方式改为以蒸气为传热介质,直接导入秸秆垛内部,使热量从秸秆垛内向外传导,可更为有效地利用能源并缩短氨化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秸秆氨化工艺的机理,采用镜象切片技术制备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用该技术可以观察同一细胞处理前后的变化,摒弃了随机性,提高了精确度,可以进行数理化分析。用此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氨化炉条件下用碳酸氢铵处理玉米秸秆,其平均壁厚增加56.25%,但随部位的不同壁厚波动幅度很大,在17.5% ̄142.5%之间。这为解释为什么用碳酸氢铵氨化炉处理秸秆效果良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秸秆氨化后,适口性好,有机物消化率可提高8%-12%,含氮量增加0.8%-1%。秸秆氨化养牛日益普及。但氨化秸秆必须科学饲喂,否则会引起牛中毒或死亡。应注意以下7点。  相似文献   

4.
氨化秸秆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进尿素,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利用秸秆中存有的尿素酶,作用于尿素,从尿素中分解出氨,对秸秆进行氨化。每年粮食作物收获后,都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用来饲喂牛羊,不仅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明显提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业》2010,(19):49-49
秸秆氨化后.适口性好.有机物消化率可提高8%~12%、含氮量增加0.8%~1%.在养牛业上的应用日益普及。但是,氨化秸秆必须科学饲喂.否则会引起牛中毒或死亡。  相似文献   

6.
用造纸废液处理秸秆可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用造纸废液和尿素复合处理秸秆可使秸秆的干物质消失率提高,粗蛋白含量增加,效果优于一般的尿素氨化处理,造纸废液用量20-30%、尿素用量3-5%,处理温度为25℃左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一、加工饲料秸秆技术秸秆氨化技术,一般来说,氨化秸秆的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采食量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1.5倍,还能提高畜禽的采食速度。氨化后秸秆总的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也就是说,1kg氨化秸秆相当于0.4~0.5kg燕麦的营养价值。二、玉米秸秆青贮技术青玉米秸  相似文献   

8.
开发氨化秸秆饲料发展草食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巧家县农作物秸秆非常丰富,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受资金、科技等因素制约秸秆利用的科技含量不高,且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未被利用,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开发这些草料资源。氨化秸秆饲料就是将禾本科作物秸秆进行氨化处理,而从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利用率和营养价值。本文从秸秆氨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阐述了氨化秸秆饲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用造纸废液处理秸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造纸废液处理秸秆可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用造纸废液加尿毒复合处理秸秆可使秸秆的干物质消失率提高20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增加1.0-1.5倍,处理效果优于一般的尿素氨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取造低废液用量20%-30%,尿素用量3%-5%,处理温度为25℃左右,并经过一定的处理时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1氨中毒的原因部分农户由于对氨化饲料的管理及饲喂不当,使牲吸入或食入过量氨而引起牛的中毒,主要有以下情况:①制作的氨化饲料开封后未经散氨或散氨不彻底直饲喂而发生中毒;②室内存放的氨化秸秆过多,或者氨池与饲养室相通,氨的浓度过高(超过5%)中毒;③使氨化饲料饲喂未断奶的犊牛引起中毒。由于未断奶的犊瘤胃中微生物区系尚未形成,进食氨化饲料过多而又不能利用发生中毒;④用尿素、碳酸氢氨作氨源氨化时,处理时间过短,尿素、碳氨分解不完全而直接被牛过量食入而引起中毒。2预防措施①根据当地气温条件掌握制作氨化饲料…  相似文献   

11.
饲料常规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稻草、氨化及微贮稻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41%、9.55%、5.03%,其它成分未见明显变化.选用30头14月龄左右的公水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氨化稻草加混合料(Ⅰ组)、微贮稻草加混合料(Ⅱ组)和稻草加混合料(Ⅲ组),进行9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Ⅰ组、Ⅱ组、Ⅲ组日增重分别为921.4、831.9、670.1g;每增重1kg活重成本分别为5.50、5.88、6.89元.消化代谢试验结果:对日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以Ⅰ组最高,Ⅱ组次之,Ⅲ组最低;Ⅰ组日粮的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最高,Ⅱ组次之,Ⅲ组最低;三组试验牛日粮的氮平衡均为正平衡,但以Ⅱ组试验牛可消化氮沉积率最高.稻草经氨化或微贮处理后,用于喂牛,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尤以氨化稻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将秸秆分为5组,分别添加尿素0、1%、2%、3%和4%进行袋贮,密闭34 d后,分别取样分析干物质、pH和感官鉴定品质并风干样品。将样品风干后进行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灰分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氨化处理随着尿素的增加使秸秆的pH得到逐渐提高;添加尿素3%、4%氨化玉米秸秆处理感官鉴定品质最佳;添加尿素1%~4%处理使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增加率为9.8%~78.5%,添加尿素4%使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超过了反刍家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8%的限定值。  相似文献   

13.
秸秆经发酵制沼气和氨化制了氨化饲料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2种方法。对利用麦秸兼制沼气和氨化料的结合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固体床酸化两步发酵及氨化工艺实现了秸秆能流和物流的分流转化,工艺是可行的,提出了牛粪和麦秸共同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14.
研制的麦秸氨化青贮料综合了氨化与青贮的优点,呈青贮料型。粗蛋白质含量(CP)提高1.5倍(9.69∶3.8l),代替麦秸和部分青贮饲喂奶牛比对照产标准乳提高22.62%(P<0.05);精料利用率提高21.36%,全日粮千物质利用率提高11.04%;吨奶饲料成本降低45.36元;利用青贮窖节省了昂贵的氨化设备;减少了青贮渗出液和氨化过程中氨的损失。为开发秸秆的饲用潜力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验证不同条件下氨化和碱化处理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测定效果。选择不同超声条件对玉米秸秆样品前处理,获取54种样品,粗蛋白含量为2.535 6%~6.854 7%,依据X-Y残差法剔除29、30、38、51号异常样本,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2C由0.679升至0.840,将剩余50个样品划分为校正集(40samples)及验证集(10 samples),选用OSC方法对光谱去噪处理,对比平滑处理(windowsize 15),R2C由0.827升至0.865,选取波段9 781~1 093 cm-1作为特征波段,对比SVRM、PCR及PLS 3种粗蛋白定量分析模型,选取SVRM(C=0.01,Gamma=100)为最佳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R2C为0.833,RMSEC为0.389,验证集决定系数R2P为0.914,RMSEP为0.296。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测定玉米秸秆氨化、碱化处理后粗蛋白含量可行。  相似文献   

16.
干稻草分别通过氨化和微贮处理后,进行经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在氨碱的作用下,纤维素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被破坏,并使部分木质素、矿质、栓质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变化,胞壁膨胀,纤维软化.稻草经微贮处理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聚糖链的木质素聚合物的酯键被酶解,增加了柔软性和膨胀度,表现为胞壁衬质物亲水强,富有可逆性,结构上的复性呈常态.相比之下,干稻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交错在一起,粗糙坚韧.经饲料常规分析,普通稻草、氨化及微贮稻草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41%、9.55%、5.03%,氨化稻草、微贮稻草、干稻草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9%、1.2%、0.9%.其他成分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汽爆处理对藜麦秸秆化学组成及纤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藜麦秸秆资源利用率,研究了低强度蒸汽爆破技术(0.5 MPa、1.0 MPa、1.5 MPa,5 min)对藜麦秸秆化学组成变化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及热重法对秸秆纤维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汽爆处理对秸秆半纤维素影响最为显著,木质素次之,纤维素影响不显著,其中在1.0 MPa压力下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且秸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20.30%;汽爆后藜麦秸秆纤维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面积增加,产生孔洞,纤维素的绝对结晶度降低,且热分解温度降低,热解速率加快。由此说明蒸汽爆破是一种有效的木质纤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低温蛋白质氨化复合菌系对3组不同处理酸化液的pH及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低温蛋白质氧化复合菌系的酸化液中氨态氮和pH均在5 d时达到最高和适宜的pH范围,较KHCO3调试的酸化液和自然发酵酸化液提前2 d,且产气量最高,15 d达到产气高峰时产气量较KHCO3调试的酸化液和自然发酵酸化液提高了45.45%...  相似文献   

19.
露地整秸大批量速成氨化饲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地整秸速成氨化法比传统地窖氨化法每公斤氨化成本低0.05~0.04元,粗蛋白含量高2%~3%,适口性及消化率分别高5%和17%,喂牛的净增重效益及经济效益高1倍左右。该技术省工、省时、省钱,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通过蒸汽爆破技术对麦秸原料进行处理,去除了麦秸表面的蜡质和硅等胶合阻碍成分,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共有的胶合难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于麦秸板的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吸水厚度膨胀率都有显著改善.用在190℃、3 min蒸汽爆破条件下处理的麦秸制成的板材,其内结合强度约是未处理板材的10倍.在19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