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2.
斑节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节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这几年随着南美白对虾越来越难养,部分虾农尝试转养其他品种。斑节对虾由于市场价格好且稳定,不少养殖户开始试养斑节对虾。当前,广东是斑节对虾养殖的主产区,占全国斑节对虾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南海1号"应运而生广东省阳江市东泰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东泰水产")今年开始养殖斑节对虾"南海1号"(以下称"南海1号")。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范敬峰介绍说,斑节对虾属于高档水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1996,(3):21-21,25
斑节对虾是目前我省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虾病暴发,斑节对虾死亡十分严重。据调查统计,1993年深圳市辖区内精养虾池发病率达80.86%,粗养虾池发病率达60.87%,产值减少1.24亿元。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虾病,是发展斑节对虾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养殖对虾连续发生大面积暴发型流行性病害。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班节对虾都难以幸免,斑节对虾尤其突出,损失极为严重。为探索养殖对虾抗病防病途径,旨在群众性养虾生产中可推广应用,巩固,促进养虾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icauda Hohhuis俗名白虾,五须虾。白虾是河口咸淡水地区:养虾的主要敌害,不仅与草虾(斑节对虾)争饲料,争空间,争氧气,并能吃掉刚脱壳的草虾。笔者在多年的养虾实践中注意到:白虾和草虾虽同属甲壳类,但在生活习性上还是有些差别的。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于2014年在盘山县三道沟选择8口池塘、共计823.9亩进行海蜇与菲律宾蛤仔、对虾和鱼耦合养殖研究,总结关键技术如下。一、池塘清理池塘的环境条件,尤其是水质和底质,是海蜇与菲律宾蛤仔、斑节对虾或中国明对虾及斑尾复虾虎鱼耦合养殖的基础。水质主要受水源数量和质量及底质的影响,而底质又是水质的营养"贮存库""调节池"和病原的"庇护所",是水质管理的难点和容易被忽视的"角落"。所以,海蜇与菲律宾蛤仔、斑节对虾或中国明对虾及斑尾复虾虎鱼耦合养殖中管理和清理好池底至关重要。因此,池塘清理的关键是在保持池底营养"贮存库"和水质"调节池"的作用前提下,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县养殖斑节对虾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日渐提高,巳从粗养式向高密度精养式过渡,但由此引起的池塘水质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目前,斑节对虾的各种病害发生尤其突出,使养殖生产受到严重损失。为此,笔者通过几年的养虾实践,对于斑节对虾的病害防治,提出一些建议性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几种养成虾的病毒携带状况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测了深圳市及其临近地区养殖对虾携带病毒的情况。检查118尾外观正常的养殖对虾,包括斑节对虾,长毛对虾,近缘新对虾和刀额新对虾。检出带有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包涵体的个体20尾,约占17%;带有对虾肝胰腺类细小病毒包涵体的个体4尾,约占3.3%。  相似文献   

11.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12.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1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食用虾的定义、养殖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工作、虾苗选择和食用虾养殖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池塘精养斑节对虾食用虾.  相似文献   

14.
杨源新 《齐鲁渔业》2000,17(1):12-14
1泰国养虾业的基本情况1.1淡水养虾品种以罗氏沼虾和斑节对虾(虎虾)为主。罗氏沼虾曾是泰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从8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产量很大,不仅在国内很有市场,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品种,创汇率很高。但最近几年内陆虾农更加青睐斑节对虾,它经过品种淡化,可在咸淡水中生长,而且个体大、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一位虾农介绍说,他已经有近10年的淡水养虾经验,虾池一般为4徕(约9.6亩)1个,每池每茬放养1cm左右的普通虾苗40万尾(平均每亩4万尾),盐度2~5,水深0.7~1.5m。…  相似文献   

15.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的养殖,因1988年中国台湾省虾病暴发产量骤减,主要生产国除了泰国、印尼之外,双加进了菲律宾、印度成为四只领头羊。其中,发展最显著的是印度。印度斑节对虾养殖现状及增长的可能性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据东南亚渔业开发中心报道,目前菲律宾斑节对虾养殖采用三种养殖系统:粗养、半精养及精养。所谓粗养系统,依靠潮水换水,不用人工投饵,利用天然饵料。放养密度为10000尾/公顷; 所谓半精养系统,水体换水采用湖水和泵水两种方法,饵料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斑节对虾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优化养殖结构,于2011年2月开始进行斑节对虾池套养红鳍东方鲀、花蛤试验.在2口面积均为2.5 hm2的养虾池内,每口池塘放养75万尾斑节对虾虾苗,套养平均规格约85g/尾的大棚越冬红鳍东方鲀苗种1万尾和平均规格为260粒·kg-1的花蛤苗3500 kg.经过约10个月的养殖,共收获平均规格23.33尾·kg-1的斑节对虾24400 kg、3.2尾·kg-1的红鳍东方鲀5060 kg以及平均规格103粒·kg-1的花蛤17057 kg,产值205.99万元,利润121.81万元.斑节对虾的饲料系数为1.62,红鳍东方鲀为1.59.套养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1993,(1):7-7,6
我县1992年养虾面积为13500亩。上半年养虾形势很好,第一造养日木对虾和中国对虾,平均亩产65公斤,总产743吨。每亩获纯利55呒,总获利达740多万元。第二造主养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日本对虾,第三造主养日本对虾和长毛对虾,但第二、三造都发生严重病害,特别是发生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是继1989年以来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全国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的对虾养殖产量在增加。特别是海南的对虾养殖业于1997年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主要是推广斑节对虾高位池的养殖模式和低位池健康养虾技术,高位池养虾水面由1997年初的近百亩发展到1999年的近万亩,低位池养虾7万亩。随着养虾业的发展,对虾的病害也逐趋严重,在海南的发病率达60%—70%。根据近两年我们的调查和实践,对斑节对虾暴发性疾病防治技术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一、诱因分析 (一)外因 1.海区环境受污染,由于局部地区盲目追求高产量,采用高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0年,全世界养虾产量只有2万吨,1983年已达10万吨,三年时间翻了二番多。其中白虾系产量6.5万吨,产量最大的是厄瓜多尔,达4万吨,其次是中国8,800吨;黑虾系(斑节对虾)产量3.5万吨,我国台湾省达1.6万吨,其次是孟加拉国7,000吨,印尼5,000吨,菲律宾4,000吨,印度3,000吨。厄瓜多尔的养虾业居世界首位。该国从70年代初开始养虾,79年以来养殖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4年养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