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原油集输风光电一体化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风能应用于辽河油田采油站的节能技术研究和应用效果.分析了利用太阳能、风能节能技术的可行性,根据太阳能、风能的自然特性,制定并实施了风光电一体化节能方案.认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为油田原油集输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2.
风能是太阳能的另一种转换形式。据估算,全球每年转化为空气运动的辐射能量为2.85×10~(12)千瓦。太阳的照射对大气是一个加热过程,由于辐射能的不均衡和地球表面吸热能力不同,引起大气温差效应,冷热空气形成强烈对流,因而出现了风的运动,风能的转换出现了风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间歇性、可变等不稳定性特征,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资源互补特性,将风能和太阳能通过转化、储存、控制等手段,形成稳定的电力输出。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开关磁阻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策略, 提出一种适应天气变化较快的基于输出电压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结合蓄电池的智能控制策略,实现智能风光动态互补。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风能与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性能源,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作为后化石燃料时代重要的能源来源,风能与太阳能将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与环保事业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当前国内外风力与太阳能资源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应的发展趋势展开具体的分析与阐述,明确指出采用这两者互补发电的方式相较于单一性的发电方式,其优越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中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能量储存速率,设计了一种智能型多排布太阳能追踪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及仰角方向调节结构等部分组成,实现了对太阳光线的智能追踪,使太阳能电池板始终垂直于光线方向。该系统驱动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立体调整相互独立,结构装配相互融合,能更大限度地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可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领域。  相似文献   

6.
针对鱼蟹稻田飞虫捕食装置的离网型户外供能需求的问题,着重研究该装置的供能系统方案。基于户外供能合理性要求,采用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自主互补发电来进行能源供应;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分别进行Matlab/Simulink建模,着重对叶轮的风能利用系数、叶尖速比和桨距角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分析;在桨距角确定的条件下,适当取值叶尖速比,能够获得最大风能利用系数。同时,在不同温度和辐射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取得功率曲线的峰值,为风光互补的最大功率获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针对离网型风光互补系统能源的合理化利用,提出混合供能的能量管理策略,符合该装置的供能需求,对户外同类型装置供能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上海地区风能利用效益值,阐明风能与风力机输出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并提出上海地区风能效益值的测算方法,这是设计和发展风力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周祖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40-4742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全球的能源构成。综合分析了海南省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中,注意综合考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小水电、海洋潮汐能等的互补作用,使可再生能源占海南省能源的份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产品概述本产品由太阳能供热循环系统和玻璃钢沼气罐构成,采用太阳能热水循环装置和风能带动低速回流泵装置(或电泵循环装置),确保热水在罐内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太阳能游船电力推进系统的拓扑结构,研究基于双能量源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并进行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分配双能量源之间的功率,实现太阳能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提升游船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成本和控制效果考虑,单一的储能元件无法抑制全频段的功率波动,普通的协控制策略又无法实现实时调节参数以适应微电网随环境的变化,本文提出将基于模糊PID的混合储能的技术应用到微电网中,先从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混合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而后根据系统的构成和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糊PID的协调控制策略,并将此策略应用到光伏系统的仿真中,根据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得到更好的抑制,储能元件有更好的运行特性,体现了该种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虽然电力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变化的能力,但随着并网的可变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水平的提高,灵活性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最值得注意的焦点之一.一方面,通过结合电、热、气和其他能源,将能源系统整合,使最终用户能够灵活地转换所消耗的能源.另一方面,市场的开放和明智的能源价格/定价促进公共事业和监管机构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和存储资源,这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紧缩.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首先,概述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包括供给侧系统的灵活性和需求侧系统的灵活性;然后介绍了如何将供给侧灵活性和需求侧灵活性结合起来优化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最后介绍了柔性集成与优化的关键应用和发展趋势.该研究能为今后的柔性能源研究和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H2O/LiBr为工质的制冷潜能储存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特性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的热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热力计算,同时与其他现有的蓄能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新型蓄能系统起到平衡电网峰谷负荷即移峰填谷的作用;具有其他蓄能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蓄能密度大,它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及工业废热等各种能源作为系统的驱动热源.系统简单,工作介质对环境友好,污染小,技术成熟,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电力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能源的储存现状和消耗危机的分析,特别是电力资源紧张对我国影响的研究,指出人类对能源的消耗必须走可持续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Power fluctuations and power duration curves for wind energy generators, including energy storage facilities of a certain capacity,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ypical nuclear reactors. A storage system capable of delivering the yearly average power output for about 10 hours already makes the dependability of the wind energy system comparable to that of a typical nuclear plant.  相似文献   

16.
李文广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62-163,184
结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和抽水蓄能机组的运行特点,从节煤效益方面探讨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系统中发展抽水蓄能调峰电源的效益所在。通过纯煤电系统与抽水蓄能和煤电联合运行的比较,认为抽水蓄能电站是电网需大力发展的绿色能源,抽水蓄能电站是电网调峰电源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7.
提出基于功率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整流器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VSR(voltage source rectifier)数学模型可通过忽略回路电阻及电感充放电所消耗的能量等效成线性定常系统。系统外环采用电容储能控制,内环采用电流控制,同时引入直流负载功率补偿,实现对电容储能变化率的直接控制。电流内环采用前馈解耦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将内环等效成一阶惯性环节。电容储能外环采用PI控制,利用代数分析及根轨迹分析,提出外环PI参数的设计方法。VSR系统整体等效为二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能使得VSR达到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水体流动是池塘水质调控的基础性条件,高效率的水动力形成与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偏心式水动力装备从增氧和水动力形成两个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基于池塘精细化生态因子调控的需求,本文研发了包含传感器、数据处理、存储、输出及无线通讯模块的控制硬件系统,开发了基于溶氧和水动力双参数的控制算法,并具备弱电自主检测和强电断路校核功能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溶氧值,结合水动力设备不同功率的作用范围,实现了具有一定自适应能力的功率输出控制,从溶氧、水动力范围及能耗的角度实现综合性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根据池塘生态因子变化规律,在满足池塘增氧需求的前提下,基于所开发控制系统的偏心式水动力装备与同功率的其它增氧设备相比,水动力流速衰减更慢,设备周边同范围内水动力提升效果明显,综合能耗下降约24%。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偏心式水动力装备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根据东北农户的特点,设计了可以自动追踪日光的太阳能发电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太阳能发电系统、向光追日控制系统、自动清理系统。详细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该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满足了东北农户的能源需求,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姚虹  白海平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69-170,172
通过对太阳能热动力系统"有效能"效率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提高太阳能热动力系统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