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辽西地区国光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分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的施氮量对辽西国光苹果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苹果单个果实和株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施用氮量增加,单个果实和株产量都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品质方面,施氮量对着色率变化有影响但无明显的规律,果实酸度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果实的硬度和各种糖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除了果实硬度以N10处理最高,其他各处理都以N20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对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省洛川县10年生‘长富2号’苹果树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K2O)追施量(0(CK),168(K1),336(K2),504(K3)和672(K4) kg/hm2)对新梢叶片的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新梢叶片及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N、P、K、Ca、Mg)以及果实品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新梢叶片的PnTr以及Gs,降低Ci。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叶片的N、P、K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K3处理达到最大值;叶片的Ca、Mg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K3处理达到最低值。各处理苹果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均表现为K>N>Ca>Mg>P,施钾处理的果实N、P和K含量均显著高于CK,以K3处理最高;施钾处理果实的Ca、Mg含量均显著低于CK。与CK相比,施钾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除K1处理之外);施钾处理的果实单果质量增加,果形指数增大,果实硬度降低,但与CK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新梢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新梢叶片和果实的元素含量,改善果实的外观与内在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钾肥用量为504 kg/hm2,但追施钾肥的同时应增加钙肥的配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施氮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枣麦间作模式下合理的施氮量.[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在枣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及分配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施氮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收获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在枣麦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增施氮肥量,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增加光合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分配的比例,通过主攻收获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产量,是实现枣麦间作小麦高产的有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对裸燕麦"内农大莜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施氮水平对裸燕麦“内农大莜1号”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可显著提高裸燕麦籽粒产量,施氮量与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粗脂肪含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二次曲线变化;籽粒产量与各品质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秸草产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对于裸燕麦“内农大莜1号”,产量和品质均较佳时的适宜施氮量为50kg/hm2。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茄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茄子产量、硝酸盐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450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反而下降.施氮量150-450kg/hm2,茄子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提高逐渐下降,施氮量增加到600kg/hm2时,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施氮量与硝酸盐含量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Vc含量随施氮量提高而升高,Vc含量与施氮量的回归统计分析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施氮量在≤450kg/hm2,茄子的产量和品质均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钾量对红富士苹果叶片光合特性及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红富士苹果树进行不同水平钾肥处理,结果表明,当株施钾肥量达到800 g时,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提高,分别为对照的236%、452%;同时叶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摩尔分数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的48.84%、34.68%。钾能增加苹果叶片矿质营养含量,所测5种元素N、P、K、Ca、Mg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增加,株施钾肥量达到800 g时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及有机肥用量对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了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的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随灌水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规律;随施氮量和施磷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有机肥用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不受钾肥用量的影响.交互效应表现为,施磷量与有机肥用量、施氮量与施磷量间的相互作用会促使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灌水量与施钾量和有机肥量、施氮量与施钾量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累积.耦合效应表现为,除不施有机肥时随灌水量增加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外,对于其它任何有机肥及钾肥施用水平,果实硝酸盐含量皆随灌水量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灌水量高于中水平时,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着钾肥与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不论施磷量与施钾量如何变化,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皆随施氮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降低氮肥用量同时提高磷肥用量有利于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累积,而提高施钾量仅在施氮量高于中水平时能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适当增加磷肥用量、减小有机肥用量能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探究减量施氮配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旱地苹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苹果园减肥增效和合理使用化肥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设置4个施肥处理:常规施氮+复合微生物肥料(T1)、常规施氮+清水(T2)、氮肥减量15%+复合微生物肥料(T3)、氮肥减量15%+清水(T4),连续3年观测苹果叶片和果实生长、产量、品质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较,氮肥减量15%不会显著影响苹果产量、品质及叶片氮磷钾含量,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显著增加苹果产量和提高部分品质项目,常规施氮和氮肥减量15%模式下,分别可使苹果产量增加11.11%和13.27%,果形指数增加0.07和0.06,糖酸比增加19.02和24.40,天冬氨酸含量增加0.048和0.020mg/100g,总酚含量增加0.253和0.323mg/g,并显著增加了叶片磷含量。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可有效增加苹果产量并提高苹果品质,是实现旱地苹果园减肥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最佳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二代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盐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H则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600 kg.hm-2时,冠幅显著增加,造成枝叶徒长。番茄产量与施氮量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即施氮量低于600 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的施氮量导致产量下降,产投比也显著降低。施氮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总酸度下降,糖酸比的增大,Vc含量的增加,硝态氮的累积均达显著水平。设施番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646 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04 kg.hm-2。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区不同施氮量对糜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寒地半干旱地区糜子产量及品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氮水平(0、45、60、135、18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糜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水平的增加,糜子产量先升后降呈单峰曲线变化,有极大值,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糜子产量下降;糜子粗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当氮肥水平为45~60 kg?hm‐2时,糜子的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超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每公顷施氮120kg、165kg、210kg 3种水平下,剑叶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汕优63高,这可能是两优培九、金两优36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每公顷施氮120-210kg的范围内,两优培九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金两优36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在公顷施氮165kg最高,增加到210kg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氮钾营养对大青菜产量、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用量和氮,钾配施对大青菜产量,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千克风干土施氮0-0.32g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大青菜的产量,硝态氮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明显增加,而水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叶片有效光合速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每千年风干土施氮0.16g时达到最高值,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千克土施氮0.24和0.32g时配施钾肥,对提高大青菜的产量,降低其体内的硝态氮含量和改善其营养品质方面均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施氮对香稻某些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1个非和时稻品种Ratna和3个香稻品种HKR228,Basmati370及CBⅡ施氮和不施氮处理对比试验结果,施氮可使稻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株含氮量提高。但是,施氮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未达差异显著水平。对比非香稻品种Ratna和春稻品种HKR228,施氮对叶片呼吸作用促进作用前者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贺州市烤烟K326适宜的施氮量,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烟叶产量逐渐增加,上中等烟比例逐渐降低,烟叶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偏低会导致中部叶颜色偏浅、身份变薄、油分减少,施氮量偏高会导致上部叶颜色偏暗、成熟度降低、身份变厚、结构僵硬;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和糖碱比逐渐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逐渐升高,钾、氯含量及氮碱比、还原糖与总糖比变化不明显;施氮量偏低会造成中部叶香气质差、香气量不足,施氮量偏高会造成上部叶杂气重、刺激性过大。综合分析,贺州市种植烤烟K326的适宜施氮量为165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次之;氮、磷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和氮肥后施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后施对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升高,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POD、CAT、SOD活性和玉米产量呈升高趋势,MDA含量呈降低趋势。同时,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氮肥后施处理玉米穗位叶MDA含量明显降低,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也显著提高,增产幅度达15.0%。氮肥后施可以延缓夏玉米叶片衰老进程,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济麦22和鲁麦21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特性,群体透光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施氮量范围内,小麦叶面积指数、旗叶光合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群体透光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追氮时期后移有利于减缓后期群体叶面积的下降速度,但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光合速率等的影响较小。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225kg/hm2的3个处理中,拔节期追氮处理的产量高于其它两个追氮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300kg/hm2,高产主要是通过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且追氮时期后移对籽粒产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肥对金银花叶面积、叶重、千蕾重,叶绿素及药用成分绿原酸和黄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基本性质基础上,施氮肥能显著提高金银花花期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每棵树施氮肥 0 ~ 15g的范围内,金银花生长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施氮15g/棵处理生长各指标最佳;而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45g/棵时,含量达到显著最高;本次试验磷肥处理间对金银花的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但超过此施肥量范围产量则下降,当施磷肥量在 0 ~ 30g/棵的范围内,绿原酸和总黄酮随着施磷量增加而增加,超过30g/棵时,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本研究结论得金银花每棵施氮肥15 ~ 45g、磷肥10 ~ 30g对金银花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影响最佳。  相似文献   

19.
炭基氮肥是近年来生物炭农用的重要方向.为明确其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设施栽培体系的农学与环境效应,通过两种工艺将生物炭与尿素复合,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浸泡型炭基尿素和高压型炭基尿素与两个不同灌溉水量(常规及低量)相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生长、产量、品质、土壤盐度及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水相比,低量灌水使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番茄出现减产;浸泡型炭基尿素处理所受抑制相对较弱,番茄产量降低不明显;高压型炭基尿素处理所受抑制较强,番茄产量明显降低;减水措施增强了两种炭基尿素处理叶片的蒸腾作用,提升了番茄果实可溶糖与Vc含量;减水措施还表现为明显增加了两种炭基尿素处理0~80 cm土层中的硝态氮残留量.与普通尿素相比,浸泡型和高压型炭基尿素处理起到了增强叶片光合强度及调节叶片蒸腾强度的作用,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合成及果径和单果重,番茄产量分别增加34.5%~51.5%、9.1%~15.6%;两种炭基尿素在常规灌水时表现为降低果实硝酸盐及Vc含量,在低量灌水时表现为增加果实可溶糖与Vc含量;与普通尿素相比,浸泡型炭基尿素处理在常规灌水和低量灌水时0~80 cm土层硝态氮总量分别减少了45%和37%,高压型炭基尿素处理在常规灌水时0~80 cm土层的硝态氮总量无明显变化,减量灌水时0~80 cm土层的硝态氮总量增加了13.0%;浸泡型炭基尿素与低量灌水组合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低于普通尿素与常规灌水组合处理.浸泡型炭基尿素在提升番茄产量与品质、降低土壤氮素环境风险及减少灌水投入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疆北部地区不同施氮量对青贮大麦生产性能、青贮原料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2个大麦品种(垦啤麦13和甘啤4号)为研究对象,施氮量为0 (N0)、40 (N40)、80 (N80)和160 kg/hm2(N160),分析青贮大麦的农艺性状、干物质产量、青贮原料营养成分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青贮大麦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显著受施氮量的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大麦品种的株高和总茎数显著增加,茎粗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施氮量下的阈值大小为总茎数>株高>茎粗。增加施氮使垦啤麦13茎、叶比例降低,穗比例增高,对甘啤4号无显著性影响。增加施氮使垦啤麦13和甘啤4号干草产量显著性增加,N160处理下最大,较N0处理增收76.1%和148.7%。施氮使2个品种大麦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增加,垦啤麦13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性降低。2个品种氮肥农学利用效率N80处理下最大。【结论】新疆北部地区青贮大麦施氮量为8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