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食品和饲料安全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它提升了人们对控制食品和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关注,因为霉菌毒素污染会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呕吐毒素(DON)是镰刀霉菌毒素中的一种,对人体和多种动物有毒,猪对这种毒素最为敏感,鸡的耐受性最高。在欧洲,谷物通常含有呕吐毒素,因此是镰刀菌毒素污染的指标之一。人和动物摄入呕吐毒素通常会产生多种中毒症状,如肠道黏膜刺激或坏死、腹泻、呕吐及、食量下降、增重下降和免疫功能改变。根据污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现已知道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通过污染饲料或食品,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造血组织等,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其中黄曲霉毒素(AF)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是在饲料和食品中检出率最高、毒性较强的两大霉菌毒素.肝脏是AF和ZEA的主要靶器官,如何消除或控制AF和ZEN对人和动物肝脏的危害是目前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笔者就黄曲霉毒素B(AFB)和ZEN对动物肝脏氧化损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环境应激源如病原体和毒素等可通过入侵胃肠道,降低动物免疫系统功能,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增加动物死亡率。因此,保护胃肠道功能,改善动物健康是动物生产的重中之重。植物化学物质是天然原料,是潜在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抗炎、抗真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功能。本文重点综述了植物化学物质(如柠檬醇、肉桂醛、姜黄素、百里香酚等)对猪和家禽免疫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同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其对炎症基因表达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检测及去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对大多数动物都有强烈的毒性作用,主要是改变饲料的适口性,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繁殖机能,导致动物繁殖机能紊乱.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以及薄层色谱(TLC)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酶联免疫(ELISA)检测法和放射免疫(RIA)检测法等检测方法,并对黄曲霉毒素的去毒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亚洲地区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引起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和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选择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饲料中添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或避免购买和使用来自问题地区的霉变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抗氧化剂对动物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污染极其严重,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霉菌毒素因具有肝毒性、遗传毒性,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动物和人类多种急慢性疾病,而造成机体氧化损伤是霉菌毒素对动物和人类产生毒副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抗氧化剂的添加能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亚洲地区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的真实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地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或通过选择使用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到饲料中以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或避免购买和使用来自问题地区的霉变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8.
<正>霉菌(Fungi)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都称为"霉菌"。霉菌毒素种类多达300多种,但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赭曲霉毒素A(OTA)。饲料霉变会使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下降,不仅减少动物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对动物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等造成负面影响,还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是由不同种属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其对多种动物(包括人在内)具有显著毒性效果,如降低畜禽生产性能、损害脏器功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细胞和DNA氧化损伤,甚至导致动物死亡等。饲料及其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是一个广泛的、全球性的问题,既可在作物田间生长时产生,也可在仓储期间产生,给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控霉菌生长及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实际上,不同霉菌毒素对不同动物的损害具有差异性,而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添加适当物质(如蒙脱石和酶制剂等)可有效抑制霉菌毒素活性,缓解霉菌毒素的毒性。作者详细论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并从物理、化学、生物角度介绍了削减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旨在为合理有效防控霉菌毒素毒害及保障畜禽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霉菌毒素的特点及检测方法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有毒物质统称为霉菌毒素.1960年英国"火鸡X病"爆发,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已知有300多种真菌可产生毒素.火鸡X-病的重要特征是,感染的动物不仅仅会受到黄曲毒素中毒的伤害,更常会继发其他多种病原感染,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继发感染常使症状显得更加复杂,从而导致诊断上的失误或延误.现在已取得的共识是,由不同的霉菌毒素造成的中毒会导致动物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使动物对传染病病原的易感性增加,甚至一些对健康动物不具感染力的病原也会因霉菌毒素中毒而使动物发病.另外,轻度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其营养价值也会遭到破坏,饲料适口性明显下降,对动物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5 饲料安全的三叉式解决方法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25%的谷类作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的影响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动物品种、年龄、多种霉菌毒素的同时污染、可影响动物生理状况的应激因子以及污染的浓度和频率.  相似文献   

12.
猪场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有效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已知的真菌有1000多种,大约50多种真菌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真菌的代谢产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危害极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影响饲料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肝毒素,造成免疫抑制)、玉米赤霉烯酮(造成繁殖机能紊乱)、赭曲霉毒素(肾中毒)和呕吐毒素(损害胃肠道细胞),对养猪业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3.
T-2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2毒素是污染我国饲料的主要霉菌毒素,主要危害动物的造血组织和免疫器官,引起出血性综合征,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使胃肠道功能受损等,对畜禽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本文主要从T-2毒素的一般性质、产毒菌株、毒性效应、毒性机制及预防控制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接《新饲料》第10期第14页)2针对食品安全进行饲料的营养调控2.1霉菌毒素的控制霉菌毒素是最重要的饲料污染物之一,并且会给动物以及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霉菌毒素有多种危  相似文献   

15.
呕吐毒素是饲料中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一种真菌毒素,对饲料生产和动物健康养殖均产生较大影响。论文围绕呕吐毒素的毒理学机制,从母猪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繁殖性能和遗传特性等四个方面予以综述,为母猪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心仪 《饲料广角》2008,(10):39-42
业已证明,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或通过选择使用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17.
霉菌 ( Molds)是一些丝状真菌的俗称。在自然界中 ,霉菌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大多数霉菌在一定条件下快速生长 ,分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 Mycotoxins) ,造成饲料变质 ,为动物拒食 ;同时霉菌毒素能直接危害畜禽健康 ,严重时导致死亡。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黄曲霉毒素 ( Afatoxins)是饲料中最常见的一种霉菌毒素 ,包括黄曲霉素 B1( Afatoxin B1 ,AFB1 )、B2 、G1 、G2 ,其中以黄曲霉素 B1 毒性最大 ,可引起动物的采食量、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下降。Bryden( 1 993)研究了 AFB1 对家禽的影响 ,发现单一剂量 ( mg/kg体重 ) AFB1 的…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饲料原粮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污染,中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区。霉菌毒素轻度中毒,猪只会表现出采食量降低,生长迟滞,饲料报酬变差,免疫功能降低,严重的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引起母猪流产,肠道及肾脏出血,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甚至引起仔猪肝脏损伤而大量腹泻死亡(肝源性腹泻)。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1,(5)
正霉菌毒素(Mycotoxin)是某些丝状霉菌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已查明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和动物饲料。当前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在饲料原材料、青贮饲料和成品饲料中变得更加普遍(霉菌毒素当前在80%以上的农产品中都存在)。所有的农作物在生长、采后贮藏以及加工时期,都可能会被产毒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污染。许多霉菌毒素是在引起动物尤其是农场动物发病后被检测出来的。只要有一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就会影响猪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0.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类免疫抑制类真菌毒素,主要由曲霉属和青霉属等产毒真菌产生。OTA作为食品和饲料原料的一种常见污染物,在各种粮食作物及其副产品中广泛存在,其自身的免疫毒性效应对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由此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赭曲霉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饲料中的OTA对动物危害严重,诱发机体产生严重的免疫毒性,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论文就OTA对动物器官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OTA对动物免疫机能的损害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