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纯山区县,全县有连片的茶、竹、果、桑园面积12万亩,十分适宜发展优质土鸡。近几年,以土鸡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大力推广优质土鸡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因势利导加大外宣力度,打响土鸡品牌,使土鸡成为磐安县畜牧业经济的一大亮点。2001年至2005年,磐安优质土鸡年饲养量从4.5万羽发展到78.3万羽,产值3200万元,增加农民纯收入960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俺老孙”有机农场、野山农业公司等优质土鸡生产基地通过发展优质土鸡走上致富路,分别在中央7台、浙江4台连续播出,…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2001年磐安县放养土鸡4.5万羽,2002~2003年全县利用茶、竹、果、桑等四园及经济林地、山坡地放养土鸡30多万羽.年产值800余万元.其中饲养1000羽以上的生产大户71户,比2001年增加52户,俺老孙果业公司、深泽金土地农庄、新渥野山农业开发公司的土鸡养殖规模都在万羽以上.其中"俺老孙果业公司"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土鸡及土鸡蛋年产值已超过100万元.墨林、窈川、双溪联合成立土鸡专业户协会;县畜牧兽医站注册了"四江之源"土鸡商标,土鸡及土鸡蛋包装加工已经起步,制订发展了磐安县土鸡生产地方标准.磐安县白云深处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其营销优势,产品已销往杭州及全省各地,磐安土鸡以其放养时间长、食虫、食草、食原粮,安全、绿色、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3.
磐安县野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土鸡生态规模养殖为主业,以原商业企业下岗职工为主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从2003年初开始,公司在位于磐安县新渥镇麻车下村1km外的"野坑"大山坳,创建了颇具规模、占山地2000余亩(1亩=667m2),其中1500余亩为荒山,还有多口山塘的野坑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基地所处海拔较高,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综合质量优秀,符合无公害生态土鸡放养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4.
1基本情况近年来,化隆县按照资源优势,在畜牧业生产发展上合理布局,统筹规划,重点培育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生猪、绒山羊、土鸡六大产业基地,加快规模养殖场发展,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2010年未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106.33万头(只、匹),同比增长18.7%,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畜禽产品品质、口味、营养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养殖业必须向生态、绿色、环保方向发展。黔南地区利用果园、灌木林发展林下种草放养土鸡是一种很好的生态养殖模式,现已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笔者几年来的实践,现将该技术作简要的介绍,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无污染、无残M,放养时间长的土鸡、新鲜土鸡蛋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农村有着丰富的发展野外放养土鸡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环境优势,因此,提高土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野外放养土鸡的生态养殖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资源优势,使农村生态畜牧业及绿色畜禽产品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人,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生态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户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了林下生态养殖。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了林下生态养殖的几种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林下生态养殖是今后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之一,它对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满足市场对生态畜产品的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大意义。1保山林下生态养殖发展现状当前已形成的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林下土鸡、蛋鸡养殖模式。主要在天然林、果园、茶  相似文献   

8.
山地果园放养土鸡是一项解决畜牧用地、畜牧业减排防污和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好项目,开展该项目时应要从品种引进入手,综合考虑园地选择和鸡舍建造,加强日常管理和放养技术累积,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服务.对山地果园放养土鸡的饲养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近几来,凤县县委、县政府在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结构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的,提出在全县发展土鸡养殖奋斗目标。产业实施以来,范围涉及全县12个乡镇100个行政村,累计发展土鸡500余万只。成为我县农民继花椒产业之后又一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风县利用花椒园面积大优势,积极推行椒园放养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放养土鸡的科学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质鲜美、风味纯正的放养土鸡和香味浓郁的土鸡蛋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山地、果园、林地,资源丰富的仙居县发展放养土鸡已是畜牧业的一大亮点.鸡群为果园、林地提供有机肥料,啄食害虫,收到种植养殖协同发展的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林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根据仙居县皤滩乡发展放养土鸡的实际情况,笔者探索出一套实用的放养土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磐安县野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规模土鸡生态养殖为主业,以原商业企业下岗职工为主入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从2003年初开始,公司在位于新渥镇麻车下村1km外的“野坑”大山坳,创建了颇具规模、占山地约133hm^2(2000余亩),其中约:100hm^2(1500余亩)为荒山,还有多口山塘的野坑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基地所处海拔较高,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源和居民生活污染源,符合无公害生态土鸡放养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2.
扬克美  高跃 《四川畜牧兽医》2005,32(10):26-26,28
双流县作为成都市近郊的畜牧业生产大县,近年来围绕将“畜牧业尽快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的目标,以推进“三个集中”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以生态型、外向型畜牧特色经济为发展方向,畜牧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度全县出栏生猪71万余头、肉牛3200余头、商品羊22万余只、小家畜禽3400多万只,肉类总产10万余吨,畜牧业实现产值14亿余元(现行价).双流畜牧业正在挑起农民增收的大梁.畜牧业为双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生产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21世纪的畜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它承前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一个绿色生态型产业。近年来畜牧业一直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与生态两大主题,因此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抓紧无疫区建设,建立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立生态畜牧业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在加快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畜产品数量增长的投入,而且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化隆县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方品牌效益,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和产业化经营等形式,不断做大做强卡日岗生态土鸡产业,有效实现了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全县畜牧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发展种植了大量白枇杷,为了提高枇杷园的生产效益和不断培肥地力,碧湖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肉鸡养殖户顺应市场需要,以生产安全绿色食用畜禽产品为目的,积极推行枇杷园放养土鸡模式。通过在白口、沙岸等几家土鸡养殖场的推广,放牧饲养的土鸡很受消费者青睐。枇杷园放养土鸡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项目。1放养技术1.1场地选择土鸡喜温、喜静、喜干燥,放养场地以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幽静、树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全市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全市在抓好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畜牧兽医体系建设,为畜牧产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养鸡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开始关注笼养鸡的健康问题,笼养鸡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对土鸡的生长存在着一些极为不利的因素,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土鸡肉质以及蛋类品质下降的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生态的食品是人们所追求的,野外生态放养获得了土鸡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1野外生态放养土鸡的优势1.1肉质口感好在纯天然、无污染的野外进行土鸡的放养能够土鸡的肉质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余杭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畜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全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环境立区战略的实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用地困难和污染治理严峻等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笔者利用冬春季休闲农田,进行放养土鸡等试验示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减少养殖污染,促进生态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凤县管理部门在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结构上,提出发展土鸡养殖的奋斗目标,积极推行椒园土鸡放养的生态养殖模式。笔者针对凤县椒园土鸡放养总结了实用的技术要点,为凤县农户发展土鸡产业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贵州省作出了加快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发展的决定,坚持“大力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和奶牛,积极发展禽、蛋和特色养殖”的方针”。其中特种养殖业是优化我省畜牧业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特种畜禽作为营养滋补型和野味型食品,已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多年来,贵州特种养殖真正形成产业的脱指可数,绝大部分都足短期行为,畸形发展,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