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蜡梅品种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对蜡梅品种分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剖析,然后指出了当前在蜡梅品种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其分类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蜡梅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分布广泛,传统的植物品种数据库已经不能解决蜡梅品种标准株的空间位置显示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南京地区蜡梅品种分类研究中品种标准株的分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将蜡梅品种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搭建了新式的蜡梅品种数据库,实现了蜡梅品种标准株的空间信息查询。  相似文献   

3.
蜡梅切花观赏特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实地调查记录与蜡梅品种分类相关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30个观赏性状较好的蜡梅品种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十多种适合切花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蜡梅研究进展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综述了蜡梅种质资源分布及群落、品种分类、植物学特性、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栽培繁殖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并对蜡梅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万卉敏  李永华  杨秋生 《林业科学》2012,48(1):91-96,19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河南33个蜡梅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蜡梅花粉属等极、左右对称型花粉,大小中等,多为长球形,以单粒形式存在,具2孔沟;外壁纹饰分疣状、蠕虫状、孔穴状及穴状4种类型;花粉形态(特别是花粉外壁纹饰、花粉形状及大小的差异)可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参考依据之一;但其花粉性状与外部形态无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不支持单独以花粉形态特征来区分和鉴定蜡梅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蜡梅为研究对象,对3个常见蜡梅品种的1年生枝条进行了解剖构造的观察和测量,并对其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蜡梅品种枝条的木质部面积比例与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韧皮部面积比例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可以把木质部和韧皮部的面积比例作为蜡梅抗寒性的形态结构鉴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蜡梅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园林绿化、切花、花茶、盆景、香精等的好材料。作为蜡梅主产地之一的重庆,其蜡梅栽培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应用于绿化、切花、花茶等方面。在对重庆蜡梅品种资源和产业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状况、产业现状、发展优势、产业定位等方面,指出重庆蜡梅在资源研究和应用上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盆栽条件下不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品种的光合特性,为蜡梅盆栽(景)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以2个不同花色、叶形的蜡梅品种‘鄢陵素心’(C. praecox’Yanlingsuxin’)和‘鸿运’(C. praecox’Hongyun’)4年生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在4—11月对其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蜡梅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无明显差异;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等数据表明,2个蜡梅品种均有一定的耐荫性,较适宜盆栽。  相似文献   

9.
蜡梅播种育砧和套袋充气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因其花色金黄似蜡、香味浓郁似梅、花朵绽放于隆冬时节而得名。据《肥西县志》记载:该县有特色蜡梅品种12个,其中尤以“十月黄”、“玉蝴蝶”、“磬口素心”、“金盘”、“荷花梅”、“虎蹄”、“花到梢”等比较有名。近年流行的“十八瓣”品种,更是全国闻名。肥西蜡梅现已成为最具安徽特色的花卉品种群之一。  相似文献   

10.
自然降温过程中对蜡梅1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蜡梅品种之间存在着抗寒性差别,3个供试品种抗寒性的顺序为:‘玉碗藏红'>‘出水芙蓉'>‘琥珀'。  相似文献   

11.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s for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pulpwood were compared.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were applied on truckloads or single logs in southern Sweden. Truckload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mean annual growth ring width gave better separation of the wood properties basic density, juvenile wood and dry matter content, than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harvest type (first thinning, later thinning or final felling). The assortment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ood brightness. Sorting at log level according to diameter, mean annual growth ring width or number of annual growth rings, which could be done at harvesting, did not drastically improv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ean values of the wood properties or reduce variance compared to truckload classification. The variation in wood properties within assortments remained large owing to the large variation in wood properties between and within logs.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dry matter variation could be achieved by truckload classification during the summer.  相似文献   

12.
自1735年迄今为止,鸢尾属(Iris)植物分类的学术研究争论不休,先后历尽经典分类系统创建初期、兴起与成熟时期、实验分类学与后成熟发展时期的4个时期,国内外植物分类学工作者逐渐建立和发表了多个鸢尾属分类系统,其中有比较完善的经典分类系统——Mathew分类系统和我国鸢尾属植物的赵毓棠分类系统。然而它们并没有很好解决鸢尾属植物的系统与亲缘演化关系、以及争议类群的分类学地位确定等问题,鸢尾属植物分类进入了21世纪的实验分类学研究的第4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日本国有森林类型的划分及其经营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国有林划分为4种森林类型,即国土保全林、自然维持林、森林空间利用林和木材生产林。森林类型划分的优先顺序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合理经营的原则,确定各类森林的经营目标和经营体系,实现分类经营。以伊那谷森林计划区为例,介绍不同森林类型和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有关农林复合系统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农林复合系统的发展现状等,按功能分类法将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林复合系统分为4级:功能、结构、复合模式(组分)、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5.
赵一 《河北林果研究》2010,25(2):152-156
植被分类是植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植被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植被分类研究能够为制定与保护和合理利用植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植被分类的历史,以及植被分类的各种原则和系统及其应用情况。揭示出植被分类的原则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分类方法从外貌分类向数量分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四川盆地长江防护林体系建成后区内农林复合特征,提出了农田林网型、坡地林带型、山地林药型、林农间作型和庭园复合型计5个类型30个农林复合模式的分类系统,运用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优选出了适于四川盆地低山区和丘陵区生产发展的10个优良农林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平山县卸甲河流域作为个例研究,划分了8个土地系统。在研究了各土地系统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比较了它们之间植物群系(林)的分布:植物种数量,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状况,以及植物群系的组成结构。各土地系统之间差别很大。研究说明,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以及保护天然林,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唯一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态土地分类注意人类影响程度和土地利用,更加易于和土地分类规划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和技术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林业分类经营的实质是森林分类经营”这一认识基础上,对“林业分类经营”在指导全国和区域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客观的分析和定位,同时提出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是“森林立地分类”和“森林群落分类”;要实施分类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林种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文中还对森林永续利用原则的现实意义和法正林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在用材林经营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国外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森林生长效果途径、植被途径、自然地理途径、综合途径分析和评述了森林立地分类在国外的发展,指出各种学派的形成背景、基本原理、应用条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在综合途径中,对比分析了苏联鸟克兰学派、西德巴登—符腾堡分类系统和加拿大的生物物理分类系统,指出它们的异同点。主要的结论是,多层次的综合分类系统,是世界上森林立地分类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区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长沙市洋湖和园小区垃圾分类治理的个案经验进行剖析,发现多元主体在“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巩固”的全过程中的密切互动,对快速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持续推动社区垃圾分类治理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配套制度不健全,垃圾分类投放“源主体”转移,市场主体功能较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提出了对策建议: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完备智能垃圾分类设施,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提高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