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现有14万公顷红松人工林,其中有2-33万公顷进入结种期。平均每公顷定植750株。人工林红松结实大小年不明显,每年都有结实的,平均每年结实率30%以上,即每年每公顷平均结实240株以上。每株结种0.5千克~5千克,每公顷产种量240千克,每千克按市场平均价格10元计算,每公顷产种效益为2400元,效益非常可观。因此,保护红松林,开发红松种子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确保红松种子的丰产和丰收,关键是虫害的防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速效钾含量148.60 毫克/千克的灌漠土上,西葫芦氮磷钾配合施用比氮磷 配合施用增产15.52%。西葫芦产量随钾素用量增加而 增加,但单位钾素增产效果则随钾素用量增加而递减。 经回归统计分析,钾素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296.10 千克/公顷时,西葫芦理论产量为75.52吨/公顷,钾素 投资为740.25元/公顷,施钾利润为1.41×104元/公 顷。不同处理间的间异显著性经 LSR 检验达到显著和 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是精河县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棉花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植棉效益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势在必行。2014年,精河县引进示范种植籽用西葫芦80公顷,平均每667米~2产量120千克,667米~2收入达到640元。2015年,籽用西葫芦在精河县推广种植面积达2 867公顷,平均每667米~2产量120千克左右,葫芦籽单价按15元/千克计算,667米~2收入可达到1 800元。随着当前市场对籽用西葫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籽用西葫芦的市  相似文献   

4.
我市每年种植棉花种子田1340~1460公顷,由于过去长期强调种子粒大饱满,要求棉农采用1膜4行株距为12厘米的播种机播种,其每公顷理论株数为20.7万株,实际收获株数保持在18-18.75万株。按每株5个桃计算,单产籽棉4650~5250千克,折合皮棉1860-2100千克,种子良繁户的经济收入无明显增加。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良繁户增产增效,由喷灌改为膜下滴灌,通过科学调控、合理增加肥料投入及病虫害综合治理,力争将株高控制在65-70厘米范围内,达到伏前桃1-1.5个,伏桃3.5个,秋桃0.5-1个。  相似文献   

5.
翠冠梨人工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粉是生产精品蜜梨的重要措施,能节约养分、促进座果、精确定位、稳定结果,特别是促进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在日本,梨树人工授粉已作为一项常规技术在生产中普遍采用。2004年余杭镇在蜜梨生产中应用人工授粉技术,据调查应用人工授粉技术,每667m^2成本20~30元,增效120~18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速效钾含量148.60毫克/千克的灌漠土上,西葫芦氮磷钾配合施用比氮磷配合施用增产15.52%.西葫芦产量随钾素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单位钾素增产效果则随钾素用量增加而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钾素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为296.10千克/公顷时,西葫芦理论产量为75.52吨/公顷,钾素投资为740.25元/公顷,施钾利润为1.41×104元/公顷.不同处理间的间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复合性营养型的化学催熟剂—甘蔗增糖增产剂在我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在1994/95年榨季实施400公顷示范推广经验上,1995/96年榨季继续推广666.7公顷,每公顷用4500ml增糖增产剂兑水750kg进行喷施,30天后调查表明:可增加甘蔗蔗糖份1.35%,田间锤度增加2.24%,每公顷增产蔗茎6291kg,增幅达9.4%。大机压榨甘蔗蔗糖份增加0.71%,重力纯度增加0.104%,还原糖下降0.12%。每公顷新增经济收入3087元,项目新增经济效益190.6万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新疆阿勒泰市温室大棚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有温室大棚1298座,占地面积61.1公顷。以种植黄瓜、番茄、西葫芦、茄子等果菜类为主,虽然经济效益尚好,但市场容量有限。阿勒泰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看准市场,转变观念,种植温室西瓜获得成功。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商品瓜4500千克~4900千克,净产值达1.5万~1.8万元,比普通果菜类增收16%。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西葫芦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嫁接育苗技术,在日光温室深冬栽培西葫芦,不仅上市时间早(春节期间可大量上市),而且盛果期长(一般在5个月左右)。一般每公顷温室产瓜18.75万kg,产值28.5万元,纯收益19.2万元。为春季生产的3.45倍。既补充了蔬菜的淡季市场,又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将其嫁接育苗技术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0.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泰国清迈大学农学院在泰国北部的高海拔山区和低海拔坝区进行蔬菜种子生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山区较坝区更适合萝卜和叶用芥菜的种子生产。在10月份,Mae Hae(山区,海拔1000m)萝卜种子产量达3.66t/hm^2,而在坝区的Hoay Luk(海拔800m)则为2.1t/hm^2。11月份,山区的萝卜种子产量在2.83-3.01t/hm^2,而坝区只有1.05t/hm^2。叶用芥菜的情况也一样。在山区也进行了大白菜种子生产的试验。然而,在山区进行蔬菜种子生产,从经济上考虑,只有萝卜和叶用芥菜种子生产有效益,而大白菜种子生产没效益。在山区和坝区同时做了番茄杂一代种子生产试验。第1年,坝区的种子产量为34.34~47.41kg/hm^2,第2年,对两个品种进行试验,在坝区和山区的种子产量分别为64.74和93.36kg/hm^2。在山区和坝区均适宜番茄杂一代种子生产。在坝区和山区还分别进行了西瓜和西葫芦杂一代种子生产试验,西瓜种子产量为每公顷73.65kg,西葫芦为71kg。坝区和山区分别适合西瓜和西葫芦的杂一代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1.
蜜蜂授粉是中果型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之一,西瓜蜜蜂授粉与人工辅助授粉处理相比,蜜蜂授粉是天然授粉方式,既可减轻瓜农的劳动强度,又可提高西瓜坐果率及西瓜心、边糖含量,改善西瓜品质。试验结果表明:中果型西瓜京欣3号两种蜜蜂授粉方式和人工辅助授粉,对整个生育期主蔓长、粗、绿叶数及叶面积无影响,两种蜜蜂授粉与人工辅助授粉平均单瓜质量提高0.400kg,两种蜜蜂授粉与人工辅助授粉667m2平均产量提高380.800kg,两种蜜蜂粉坐果率为100.00%,畸形果为0.00%。从西瓜皮厚、硬度及产籽量上来分析,两种蜜蜂授粉西瓜比人工辅助授粉西瓜皮厚平均降低0.19cm,瓤的硬度平均降低0.360kg/cm2,产籽量平均增加了10.00%,且籽粒饱满。两种蜜蜂授粉的西瓜果形周正,商品率高。两种蜜蜂授粉平均边缘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了0.23%和0.82%,且蜜蜂授粉改变了西瓜的品质,纤维少,酥脆可口,经济效益可提高31.00%。综合考虑667m2产量、坐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中果型西瓜蜜蜂授粉表现最为优异,建议广大瓜农应用中果型西瓜蜜蜂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12.
棉花雄性不育系网室蜜蜂授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研究蜜蜂在棉花不育系上的传粉特征以及是否适宜棉花三系制种。本试验在网室内利用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进行棉花不育系授粉,以人工授粉为对照,调查晴天与阴天蜜蜂在棉花保持系和不育系花朵上的造访频率和单花停留时间,并比较蜜蜂和人工授粉田间农艺性状、制种产量及成本。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蜜蜂在棉花保持系的造访频率为60 次/h,不育系为49.2 次/h,差异达显著;阴天条件下,蜜蜂在保持系的造访频率为23.4 次/h,不育系为13.8 次/h,差异不显著。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单铃籽粒数有显著差异,而单株铃数和空果枝数差异达极显著,果枝数、铃重、衣分、子指、发芽率则无显著差异。蜜蜂授粉种子产量可达人工授粉的70%左右,但其制种成本远低于人工授粉,可节约费用三分之二。因此,合理利用蜜蜂授粉技术对棉花不育系制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大白菜石特和运农两个包头型自交不亲和系材料,在其主枝下部进行人工蕾期授粉,上部采用花期蜜蜂授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材料蜜蜂授粉结荚率分别为对79.1%,81.9%;单荚结子数分别为10.78粒和11.18粒。人工授粉结荚率分别为28.11%,19.52%;单荚平均结子数分别为5.54粒和5.18粒。蜜蜂授粉可显著地提高自交不亲和系的结英率和单荚子粒数,从而大大提高了种子产量,是繁殖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疆开放条件下利用蜜蜂繁殖棉花不育系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在新疆地区利用蜜蜂辅助传粉生产棉花不育系的可行性。[方法]在新疆开放条件下,利用大片沙漠作为隔离区,利用蜜蜂辅助传粉生产棉花不育系,探讨在新疆地区应用该繁殖技术的可行性。[结果]在新疆开放条件下,通过蜜蜂授粉的棉花质量和数量较内地均大幅提高。经蜜蜂辅助传粉的棉花生育期125 d,株高65.55 cm,果枝数8.45个,收获株数143 370株/hm2,单株结铃3.6个,单铃重4.87 g。经预测,籽棉产量为2 434.5 kg/hm2,衣分32.4%,不育系毛籽产量1 645.7 kg/hm2。采用蜜蜂传粉40 d进行制种较人工制种可节省78000元/hm2。[结论]在新疆地区利用该方法生产棉花不育系能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该繁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达到节本增效目的,探讨了黔糖4号合理用种量和施氮水平。2007-2009年在坡地针对该品种用种量和尿素施用各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6.0×104芽/hm2、7.5×104芽/hm2、9.0×104芽/hm2、1.05×105芽/hm2和1.2×105芽/hm2(CK);0 kg/hm2、150 kg/hm2、300 kg/hm2、450 kg/hm2、600 kg/hm2(CK)。结果表明:各用种间植株生育、糖分和产量相似,用种7.5×104芽/hm2比CK增产5.7%,增收852元/hm2;产量随尿素用量增大而增加,与对照相比,0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减产35.2%和20.0%,其他处理产量表现相似,450 kg/hm2处理比CK减少尿素用量150.0 kg/hm2,降低氮肥成本25.0%,增收节支263元/hm2。该结果对黔糖4号生产上合理用种和尿素施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旱区机修田当年种植玉米除采用人为熟化处理、早春抢墒覆膜、裁膜帘式播种外,于玉米苗期5叶和拔节期8叶每公顷喷PP2003、旱地龙及叶面肥,可以消除玉米苗期至拔节期由于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造成的生理缺素症,具有抗旱、促长、平衡玉米植株体内营养分配的作用,促使玉米体内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从而达到丰产的目的。3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比人为熟化处理裸地播种生育期提前5个叶龄,产量提高4725kg/hm2,纯收入增加5538元/hm2。比相邻未机修田种植玉米生育期提前2个叶龄,产量提高1773kg/hm2,纯收入增加1156.5元/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洞庭湖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人工直播、人工抛秧和机械插秧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械插秧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较人工抛秧处理和人工直播处理的稻谷产量分别增加7.84%和24.19%。机械插秧和人工抛秧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小于人工直播处理,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均大于人工直播处理。机械插秧处理的水稻净收益最高,达11779.16元/hm2,分别较人工抛秧和人工直播处理增加1697.72和3631.84元/hm2。[结论]机械插秧可以促进洞庭湖区水稻的生产效率,并能增加水稻产量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4年的研究表明,甘蓝经蜜蜂授粉能显著提早成熟期,提高结籽率,大幅度增加种子产量。有蜂授粉比无蜂区的甘蓝谢花结荚成熟期平均提早4天,结籽率平均提高17.2倍,种子产量平均提高18.2倍。利用蜜蜂为甘蓝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氯苯氧乙酸(PCPA)对小南瓜结实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CPA对小南瓜结实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冀西北坝上地区农业高效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方法]以自然生长的小南瓜(经人工授粉)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PCPA处理经人工授粉或未授粉的小南瓜雌花花柱,研究其结实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用浓度为138mg/kg的PCPA处理小南瓜未授粉的雌花花柱对增加单果重效果较好;用浓度79mg/kg的PCPA处理小南瓜能显著改善籽粒分配比率,提高净瓜率和果肉厚,利于增加果肉比重;用浓度为50mg/kg的PcPA处理小南瓜经人工授粉的雌花花枉,能显著提高Vc和β-胡萝卜素含量,对果卖品质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结论]低浓度的PCPA对改善小南瓜的结实性状和提高其果实品质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不育系抽穗5%和40%时,每公顷分别喷施花信灵450g.加水525kg:或在不育系幼穗分化第7期和第8期时,每公顷分别喷45g调花宝。对水600kg.结果表明。花信灵和调花宝均能明显增加不育系的午前花、柱头外露以及异交结实率等良好效应,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