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棉花抗萎蔫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棉花抗萎蔫病机理研究的进展和概况。讨论了棉花根系分泌物,植株解剖学结构,体内抗菌物质,有关的酶及糖对棉花抗萎蔫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棉花萎蔫综合症已成为常态化发生的棉花病害,已成为没有具体对象的泛指而非专用名字。详细阐述了将"棉花萎蔫综合症"命名为"棉花生理萎蔫病"的原因,建议将"棉花萎蔫综合症"命名为"棉花生理萎蔫病"(Wilt disease of cotton rhysiological)。  相似文献   

3.
利用作物品种抗病性来控制病害的流行,减少农作物的损失,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但作物品种抗病持久的能力,因病原物的变异和生理小种的消长、品种遗传质的更迭和耕作制度的变革等等,只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小麦品种抗锈病能力一般只有5—8年,最长也不过20年;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能力一般为4—5年,棉花品种抗萎蔫病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近几年。哈密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比较严重。棉花枯萎病又叫半边黄、萎蔫病,黄萎病又叫黑心病。都属于维管束、土传病害,可以通过灌水、种子、农具等多种方式扩散传播。病菌为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叶片、株形等表现异常,常常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混合发生。棉区发生枯黄萎病,棉花的品质显著下降,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  相似文献   

5.
尉犁县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棉花从子叶期到1一2片真叶期,容易感染各种根部病害,引起根部和茎部腐烂,严重时病苗萎蔫死亡,甚至毁种重播。尉犁县棉花苗期常见的病虫害需要及时防治,以免棉花減产。苗期常见的虫害有:棉蚜、棉叶螨、棉蓟马等。  相似文献   

6.
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为維管束的寄生真菌病害,又称作“萎蔫病”。这两种病害的萎蔫机制据文献报导性質上基本类似,伹表現的症狀,發生时期各異。在黄河流域的关中棉区,常出現枯、黃萎病混生現象,所产生的毒素使棉苗早期致死。枯萎病菌是專化  相似文献   

7.
棉花枯萎病菌的寄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爱迪凯生(Atkinson,1892)提出引起棉花枯萎的病原菌是萎蔫镰刀菌(FusariumVasinfectum Atk)以后,围绕棉花萎蔫镰刀菌对其他植物能否致病的问题,国外曾进行了许多研究.据1975年衣拜尔氏(Ebbels)的统计,在棉花枯萎病田里,能够直接分离到病原菌的植物有棉花、黄秋葵、大豆、烟草、大麦及多种棉田杂草,若用人工接菌方法,则寄主范围更广,计有40余种.国内也进行过研究和调查,许如琛等的试验认为,棉花枯萎病菌仅能侵染棉花,在四川除秋葵外并不能感染其他的作物.棉花枯萎病菌,在棉花植株上寄生后,罹病显症的植株极易分离出病原菌.然而,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又叫"半边黄"、萎蔫病等,黄萎病又叫黑心病,都属于维管束、土传病害.同时,还可以通过灌水、农具等扩散传播.  相似文献   

9.
棉花立枯病俗称烂腰、折倒病,是棉花苗期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常与碳疽病混合发生.苗未出土前可造成烂芽烂种,出土后半个月内危害幼苗茎基部.受害苗茎基部初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扩大,绕茎四周向下凹陷为黑褐色,严重时棉苗萎蔫、倒伏枯死.子叶被害产生棕色不规则病斑,以后病斑脱落穿孔.  相似文献   

10.
一、辣椒青枯病.(一)症状.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接着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初病时,病株白天萎蔫,夜晚恢复,2~3天后全株萎蔫死亡,死株仍保持绿色。病株根部常变褐腐烂,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部分病茎可见1~2厘米大小褐色病斑。纵切茎部可见木质部淡褐色,横切茎部保湿后手指挤压断面有白色混浊黏液溢出。  相似文献   

11.
天然棕、绿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色棉不同生育时期的单位重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单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对彩色棉的光合色素进行了UV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彩色棉叶片单位重量叶绿素a、b、(a 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其中棕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与白色棉相接近,绿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低,且差异显著.白色棉单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明显高于彩色棉,两彩色棉相接近.从幼苗期到盛花期叶绿素a/b都逐渐下降,其中绿色棉在初花期有一个小的高峰,从盛花期到吐絮期又逐渐升高,其中绿色棉上升最快,白色棉最低.两彩色棉光合色素的乙醇溶液UV光谱与白色棉一致,主要吸收峰在416 nm、462 nm和672 nm处.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时期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目标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进入新世纪,我国棉花数量、质量和效益需求都跃上高台阶的新形势,围绕新任务,提出“十一五”棉花生产发展目标,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力协调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发展;提出大力发展棉花科技,出台棉花保护政策和最低价,发展棉花保险业务,正确使用进口棉花的配额和关税等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棉花种子的休眠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5个不同类型的品种在鲁西南和鲁西北两个不同生态棉区试验,并根据棉花生长进程分期收获种子,进行室内发芽试验,根据种子发芽和新鲜不发芽种子比率研究棉花种子休眠特点.结果表明:多雨高湿条件下生产的种子休眠程度深;Bt抗虫棉比非抗虫棉种子休眠程度深;9月10日前和10月10日后收获的种子比此期间收获的种子休眠程度深;晚发型抗虫棉比常规抗虫棉种子休眠程度深;抗虫杂交棉和常规抗虫棉种子的休眠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4.
麦—棉邻作天敌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麦收期小麦不同高度的天敌分布调查以及麦—棉邻作棉田和棉—棉邻作棉田天敌数量在麦收前后的变化调查 ,结果表明 :蜘蛛类、食虫蝽类、隐翅甲类天敌主要栖息在距地面 10cm以下麦杆及地表杂草上 ,而草蛉类、瓢虫类则主要栖息在距地面 10cm以上的麦杆上 ,而且麦田天敌在麦杆 10cm以下栖息数量远大于距地面 10cm以上的数量 ;麦收后 ,麦田的天敌迅速转移至与之相邻的棉田 ,其中 ,瓢虫类和草蛉类等飞行能力较强的天敌首先扩散 ,比蜘蛛等爬行类类天敌先进入棉田 ;麦—棉邻作棉田麦收后的天敌数量是麦收前的 2 5 .7倍 ,而且明显高于棉—棉邻作的棉田天敌数量 ;距离麦田 2 5 ,50 ,75m的棉田天敌数量在麦收前并无明显的差异 ;麦收后则明显呈现出棉田天敌数量距麦田 2 5m >距麦田 50m >距麦田 75m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outbreak of cotton bollworm and to provid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cotton bollworm.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about insect and weather situation in Luyi County in 32 years,the 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monitoring the quarterly or monthly occurrence trend of cotton bollworm. [Result] The cotton bollworm occurred slightly in the years with rainfalls of 3 months over 500 nm and severely in the years with rainfalls of 3 months less than 400 nm.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 that annual occurrence degrees of cotton bollworm and occurrence degrees of 4th generation of cotton bollworm are extreme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during June-August; the occurrence degrees of 3rd and 4th generations of cotton bollworm are also extreme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in July.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cotton bollworm in field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rainfall in at its occurrence stage,moreover,the rainfall during June-August is the decisiv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cotton bollworm.  相似文献   

16.
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是很复杂的,既有棉株体固有的抗性,又存在病菌侵染诱发的抗性。棉株遭受黄萎病菌侵染后,以其内部形成一些胶状体、侵填体等物理障碍或产生一些植保素等生化障碍或两者同时发生的反应形式来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南疆粮棉混作区有三种粮食生产模式,即吨粮田(冬小麦套作夏玉米)、二熟制(麦收后复播夏玉米)、多熟制(冬小麦套作春玉米,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等短季作物).这三种模式中第一茬玉米播种时间不同.研究比较了吨粮田中夏套玉米和多熟制中春套玉米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多熟制中春套玉米对棉铃虫产卵有很强的吸引作用,可以使棉田第二代棉铃虫卵量减少55.7;,幼虫数量减少57.1;,对防治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抗棉铃虫与棉蚜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利用新疆一枝蒿研制新型无公害植物杀虫药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7;乙醇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进行了总提,将所得粗提物对棉花重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与棉蚜(Aphis gossypii)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同时还使用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开展了室内、室外的驱避实验.[结果](1)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515 7与4.781 1 mL/100g;(2)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蚜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956与2.047 4g/100mL;(3)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室内室外趋避率分别为28.39;与80.68;.[结论]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与棉蚜的毒杀作用较好并高于黄花蒿粗提物,且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有驱避和生长抑制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不同类型棉田对比调查分析结果可看出 ,非抗虫棉田比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物种数减少 ,两类棉田昆虫群落中 ,棉蚜、棉蓟马、棉叶螨相对多度较大 ,在食叶蛀桃类害虫中 ,以棉铃虫的个体数量占优势 ,美洲斑潜蝇的个体数量在两类棉田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两类棉田比较分析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的类群相对多度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比非抗虫棉田减少 ,而棉蓟马、棉叶蝉、白飞虱、棉盲蝽类群相对多度增大 ,天敌类群相对多度较大。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棉田施用农药多少不同 ,非抗虫棉田比转Bt基因抗虫棉田物种丰富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两类棉田害虫优势度和优势种不完全相同 ,昆虫总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总的表现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变化较规律 ,多样性指数偏高  相似文献   

20.
棉田间作套种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熟立体问套复种制是以提高棉田整体效益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体系,改革棉田耕作制度,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对提高棉田效益、稳定棉花生产具有战略意义.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可以解决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矛盾.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实际及其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当前棉田间套制度的主要技术模式,提出了未来棉田间套作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