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寒地稻作区,井水种稻面积较大,由于气温低,井水凉,对水稻提商产量不利,尤其是在高寒地区,山尖冷凉地区、大面积利用井水种稻,其影响水稻产量和成熟更为不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井水种稻的水温对促进发展水稻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提高井水种稻的水温,应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在稻田上游设晒水池。使水经过日晒后灌田,晒水池的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几种井水增温的方法和效果。以晒水池大小和增温棚长短的增温效果最为明显。经增温处理的井灌稻产量达到或超过地表水灌溉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井灌区井水灌溉水温低的特点 ,为防止井灌水稻冷水害的发生 ,通过太阳辐射 -水体 -土壤这一连续体模型 ,利用数学知识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建立了静水情况下晒水池平衡水温的数学模型 ,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各参数的数值算法 ;建立了晒水池内任意时刻各点水温的预测模型 ,并利用实测水温加以验证 ,其最大相对误差在9.6 %以内 ,预测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试验初步探讨了井灌水稻晒水池及灌水渠道的增温作用 :晒水池的增温作用与其面积密切相关 ,面积越大增温效果越明显 ,晒水池中约 1/ 3的面积对于增温作用较大 ;灌水渠道也有明显的增温作用 ,渠道越长增温作用越强 ,但断面流量大影响增温效果 ;晒水池、渠道的增温动态与气温变化规律相一致 ,白天的增温作用明显大于夜间  相似文献   

5.
<正>大樱桃树对水分较为敏感,既不抗旱,也不耐涝,要求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生态环境。一般来说,大樱桃园一年中要浇6次水。1.花前水。花前水在大樱桃树发芽至开花前浇施,主要是为了满足大樱桃展叶、开花对水分的需求。这一期间气温较低,灌水量要少,以"水过地皮干"为度,以免降低土壤温度,影响根系生长。灌溉宜用水库、水塘的水。井水温度低,最好先抽上来贮存在水池里晒一段时间,或者让井水流经较长的渠道,经过增温后再用。2.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水稻田井灌面积大,井水温度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井水的温度与水稻的产量有直接的关系,采取适当技术和工程设施及设备提高灌溉水温,对促进与发展水稻生产,特别是井灌水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工程设施及设备增加水温的方法有以下几项:加大晒水池、加宽灌水渠道、主渠覆膜、小白龙喷射增温、跌水增温等。各方法要综合应用,可使水温6月份提高到15℃以上,7~8月份提高到17℃以上,达到提高水稻单产,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续第1期) 5.水分管理有机水稻必须采取洁水灌溉(要求符合GB5080DE规定),绝不能用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灌田,并做到单排单灌.一定要选择水源条件好的地块,必须用井水灌溉,要设晒水池,提高水温.在水层管理上,要以浅水为主,以水增温,以水促控,以气养根,以根保叶,活秆成熟.  相似文献   

8.
在各类作物采用井水与地表水混合灌溉的同时,由于能重复利用地表水灌溉的渗漏水量,有效调控了地下水位。如何更有效地维护生态用水,实现好农业高效用水并对这一问题深加探讨。针对井水与地表水(河水)的现状,分析灌溉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调整农业结构,水资源的联合运作,井的布局、渠道的布局、节水及用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秧田标准. 1、规范化秧田 按照规范化秧田建设规划,集中固定规范化建立秧田,置床高度20~30厘米,宽度8~12.5米(根据规划大棚规格具体确定)棚间距2.5米,秧田布局合理必须有井(水源),晒水池,挖好排水沟、修好路、防风林。  相似文献   

10.
加工番茄温室大棚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温室育苗技术1.穴盘消毒将穴盘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中泡10~15分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捞出后晾干备用。2.设备准备准备软管及小型水泵1个,在每个育苗棚内挖1个可盛2米3水的储水池,铺上防渗膜,存放井水,便于配肥和浇灌。3.穴盘选择选用长54厘米、宽28厘米、高5厘米、每盘128穴的穴盘做育苗钵盘。  相似文献   

11.
寒地井灌稻区增设3%面积的硒水池、宽浅式灌区延长水路及灌渠覆膜对井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温作用,使水稻增产9.2% ̄18.1%。  相似文献   

12.
1.科学的田间管理1.1合理灌溉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深水灌溉,水层5cm左右,严防脱水,返青后2~3cm水层,有效分蘖前以浅为主,提高地、水温,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对生长繁茂地块,立即排水晒田7~  相似文献   

13.
赵龙 《甘肃农业》2001,(11):43-44
一、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全县国土总面积2777平方千米(合416.7万亩).现有灌溉面积57.78万亩,此外,还有易垦荒地75.1万亩.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多以地面灌溉为主,上、下游用水不均,上游灌区用水是下游灌区的1~1.5倍,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为0.57~0.5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88,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0~0.51,水分生产率为1.24千克/立方米,渠道防渗率为28%.  相似文献   

14.
盆中丘陵区农业生产易遭缺水影响,为确保玉米高产,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必须推广节水灌溉,应抓以下几点: 一、整修渠道,加铺塑料布 目前地上渠道灌溉面积大,且土渠又较多,渗透水严重,这是玉米灌溉造成浪费水的主要原因.首先要修建渠道,然后铺一层塑料布,减少渗透,确保畅通,一般节约用水20%~30%.  相似文献   

15.
1.排湿香菇刚采摘,含水量较高,如包装贮运,须进行排湿处理。2.晾晒鲜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晾晒时间,秋冬菇3~6小时,春菇6~7小时,夏菇1~2小时。3.热风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热风回转窑内,在40℃环境中排湿4.排湿机排湿后的鲜菇,采用大包装时含水量须在70%~80%,采用小包装时含水量可在80%~90%。5.贮存将水分达标的鲜香菇  相似文献   

16.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生活污水灌溉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於进  杨胜翔  王丹璐  姜云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88-12190
以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榆中县夏关营村农业灌溉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污水灌区与井水灌区灌溉用水成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玉米长势和产量,分析了榆中县生活污水灌溉农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氨氮、COD、总磷含量远高于井水。长期用生活污水灌溉的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比井水灌溉土壤分别提高了106.4%和6.4%,速效磷含量减少了7.9%,污灌对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有所提高。污水灌区土壤容重小,含水率高,盐分含量小于0.1 g/kg,污灌在有效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并未引起盐渍化。污水灌区玉米的长势优于井水灌区,污水灌区玉米干重比井水灌区高7.4%,有效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干旱区生活污水灌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选用皮色洁白、肉质肥嫩、结实而无空心的萝卜,削去菜叶、根系和主根,放在缸里充分洗净,捞起后纵切成长条,粗约1厘米,每条都要带皮,切后在竹帘或芦席上晒3~5天,以风干为主.如在烈日下曝晒,萝卜条容易变白,品质差.待晾晒至约为鲜条量的60%,再摊晾1天.然后进行第一次腌制,每50公斤晾晒后的萝卜条用盐1.5~2公斤,拌匀揉搓,分批进缸,放一层,踏一层,逐层踏实,上面铺竹帘,再压上石块,腌3天,再取出晒2天左右,摊晾1天,重量约为第一次腌后重的50%.第二次腌制,每50公斤加盐1~1.5公斤,腌5天,取出后……  相似文献   

18.
通过1998~2000年田间节水灌溉试验,确定了北屯灌区戈壁土层畦灌春小麦最佳土壤平均含水率下限为6.5%~8.0%,灌水后土壤平均含水率为17%~18%,灌溉定额为7500m3·hm-2;沟灌油葵最佳土壤平均含水率下限为6.5%~8.0%,灌水后土壤平均含水率为14%~18%,灌溉定额为3 750m3@hm-2.据此分别制定了该灌区畦灌春小麦和沟灌油葵的最适宜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处暑时节,晚稻正处于田间管理和施肥的重要时期,需要加强管理。进入分蘖期的水稻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迟施分蘖肥,抛秧后13~14天,亩施尿素5~7公斤、氯化钾5~6公斤。浅水分蘖,抛插后3~5天施用除草剂,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穗数80%~90%时排水晒田,但不要重晒。1.湿润灌溉:1.湿润灌溉:水稻抽穗扬花期是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不能缺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减少输水损失 输水系统的水损失是灌溉水损失的最主要的部分.目前,美国输水损失约占引水量的22%,日本为39%,巴基斯坦为42%,我国平均约为50%,新疆则更低.输水损失绝大部分损耗于渠道渗漏,是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减少输水损失的主要措施是渠道防渗工程和低压管道输水.防渗渠道一般可将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0.7.低压管道输水可将水利用系数提高列0.95以上.必须在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同时尽快改造现有的输水系统,进行防渗处理,可采用土料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塑料薄膜防渗和管道输水等措施,减少输水系统水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