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云南花卉企业竭力开拓和巩固国内外花卉市场的努力下,“云花”已建立了较为稳定、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网络。2005年,“云花”出口市场明显增多,出口国和地区超过了30个;国内市场,“云花”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市场占有率则超过了50%。国内市场稳步增加北方片区贸易活跃目前“,云花”的国内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哈尔滨、重庆、贵阳等70多个城市和地区。每天从昆明销往全国各地的鲜花总量超过300吨,运输方式以航空运输为主,约占总外销量的80%。不过,随着云南高等级公路里程数的增加,以及火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昆明至贵阳…  相似文献   

2.
<正>7月2日,中国民生银行昆明民生街支行斗南社区城市商业合作社在斗南挂牌成立,云南中小花企、花农贷款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截至目前,云南近400家企业和花农通过合作社和商会组织分别获得5万~200万元不等的信用贷款,放贷总额近1亿元。云南是我国花卉大省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花卉企业近2000家。但是,云花快速发展的背后一直存在社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云南通海优质鲜切花年产值突破4亿元大关本刊讯云南是国内重要的鲜花主产区,尤其是玉溪通海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花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海县以切花月季、洋桔梗、康乃馨等为主打的鲜切花产业已呈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赢得了"好花在云南,云花在通海"的美誉。冬季是云南鲜切花销售的黄金时期,因为省外产区的鲜切花减产或停产,为云南鲜切花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尤其是通海县的优质鲜切花,在市场上更是一枝独秀,成为市场上  相似文献   

4.
鲜切花作为鲜活商品,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需及时运到消费者手中,二是成本不能过高。航空自然是鲜切花运输首选,但运价过高愁煞了“云花”。幸而火车、汽车运输在新设备、新技术的支撑下逐渐兴起,解决了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2004年12月1日召开的“中国温室2004年会”上 获悉,近年来“云花”设施栽培面积大幅增长,较快地促进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专家建议应加大投入,实行标准化生产,以促进“云花”生产提速。设施栽培是花卉生产达到高品质、上规模和周年供货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03年云南省花卉设施栽培面积为4487.76万平方米,比2002年的3723.9万平方米增长了20.51%,其中钢架大棚和简易大棚占98.99%,用于鲜切花生产栽培占93.51%。云南鲜切花生产已基本实现了设施栽培,部分还配有喷、滴灌、加温降温、补光等辅助设施。鲜切花生…  相似文献   

6.
两个月前,昆明蓝蜻蜓花卉公司、芊卉花卉公司等云南企业的干花、鲜花产品,已在阿联酋迪拜市少量试销。据阿联酋遥控模型贸易公司(R/C M O D E LTRADING CO.LTD)总经理王满云介绍,迪拜市场对鲜花的需求量较大,品种主要以玫瑰、康乃馨、百合、满天星、洋桔梗等大众切花为主,其中中档玫瑰的批发价约4元/支。但是,目前在迪拜市场销售的花卉产品,90%以上是从荷兰、西班牙、美国等国进口,只有为数不多的盆栽植物从中国的福建、广东等地进口,迪拜花商从中国进口的鲜切花几乎为零。王满云说,与荷兰等国的鲜花相比,“云花”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7.
云南作为国内最大的鲜花产区,全国70%的鲜切花产品由斗南发往全国各地。白天的斗南是国家4A级景区,然而夜幕降临,她的鲜花本色真正显露,在一片花海中,批发商、直播电商等游走于不同的产品中间,描摹了云花产业发展的新动向。长久以来,传统渠道的批发一直是云南鲜花的主要交易方式。这一模式需要生产商、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店等构成一条长长的链条,然后才能到消费者手中。  相似文献   

8.
云南的花卉业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面积已达15.9万亩,花农超过2万人,华明升、张跃龙、李丽昆、鲁荣华等首批花农与“云花”一同成长,是云南花卉业发展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9.
“自从去年初成功打通昆明至曼谷的陆路冷藏运输通道后,我们平均每周销往泰国市场的鲜切花约12吨,占对泰总出口量的25%。”昆明晟中经贸有限公司经理麻勇说。泰国宾馆、酒店等高端市场对云南鲜切花的需求量巨大,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云花在泰国的售价是其他花卉产品的5倍。  相似文献   

10.
<正>云花又受灾了。大雪让近五分之一的云南花卉受损。看到照片上那一朵朵冻住的鲜花,真替花农心疼,好不容易销售旺季要来了,可是花又没了。而在各消费地,鲜花价格已直逼全年最高价。消费者也有些消受不起了。这对于大众消费的普及也十分不利。每隔几年云南就会遇到灾害天气,上次的大旱至今还记忆犹新,在植株上变成干花的月季影像还在脑海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种花人?除了天灾,是不是也可以在自身找些原因呢?  相似文献   

11.
9月8 日至11日,由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主办的“2004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在昆明会展中心举行。旨在为云南花卉与全国乃至全球花卉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花卉产业共同繁荣的这一展会,以盛况空前,亮点纷呈而载入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史册。八方咸来 参展踊跃近几年,“云花”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使国内外有关方面亟欲来到云南捕捉商机,而云南的花卉企业和花农,也十分盼望向国际、国内推介自己,以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 “外面”渴望走进来,云南渴望走出去,因此昆明国际花展应运而生,为两个“渴望”搭桥,起到了沟通内外,联系各方的作用。于是,八方…  相似文献   

12.
台湾鲜花,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曾经一度“称雄”香港鲜花市场。台湾发展花卉业,其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台湾当局低息货款,使花农有能力购买必要的生产设备,发展种花业。二是台湾科研部门与花农保持密切联系,并提供先进种花技术,促进鲜切花生产。三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3月30日,京东鲜花和京东物流联合举办了一场"中国鲜花零售研讨会暨云南鲜花招商分享会"在线直播,吸引观众近1.5万人观看。2月5日,京东鲜花紧急启动了"鲜花助农"项目,帮助花农线上售花。疫情突袭,看到国内花农大量销毁自产玫瑰,京东鲜花项目组经过快速调研、讨论,仅用5天时间完成"鲜花助农"项目方案,帮扶云南花卉种植  相似文献   

14.
进入冬季后,随着寒流的频繁入侵,云南的气温持续大幅下降,气温波动也大,这给“云花”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气温低,花卉生长缓慢,加之部分种植户进行清桩,把产花周期调整到2005年的春节和情人节,故“云花”产量持续减少。占冬季鲜切花主导地位的“云花”,在市场的旺盛需求拉动下整体花卉行情上涨势头强劲,行情在上月的基础上持续显著提升,花卉销售处于供不应求的热销状况。从总体花卉行情来看,自2004年11月下旬以来各品类花卉行情持续上涨,尤其是玫瑰、满天星、情人草、百合行情持续大幅上扬,其余品类花卉行情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信息     
<产业快讯>“云花”有望批量销往荷兰本刊讯在9月底举行的“荷兰花卉贸易代表团研讨会暨洽谈会”上,荷兰花卉协会亚洲区经理洛克斯与云南花产联领导就将云南优质鲜切花批量销往荷兰一事进行了探讨。洛克斯对云南生产的优质鲜切花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希望云南能批量出口优质鲜切花到荷兰,并通过荷兰销往欧洲各国。但洛克斯也提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由于欧洲鲜切花需求量大、持续时间长,因此一旦云南企业与荷方达成出口协议,就要求必须能够保证切花质量稳定且保证足够的供应量;第二,目前云南到欧洲没有直达航线,只能通过上海、曼谷等地…  相似文献   

16.
产业     
<正>进口鲜切花将批量入滇本刊讯随着春节和情人节的临近,国内鲜花进入消费高峰。按照以往的规律,1月鲜切花行情看涨,涨幅在30%~50%之间,但今年情况特殊,低温霜雪灾害致使云南鲜切花大面积减产,大部分生产商无法按预期正常供货,一季度产量预计较预期减少40%左右,且品质整体下降。生产方面,未来2~3个月内,云南鲜切花紧缺,花农和企业生产压力大,这加速了鲜切花的涨价势头,尤其是优质鲜切花。持续的高价行情,给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正四川花卉生产面积近160万亩,年销售额达130亿元,在地资产上万亿元,直接从事鲜花生产的花农达60万人,加上花卉加工、运输、销售以及花卉材料产业,花卉产业链从业人员近百万人,花卉出口位于全国前列。目前,四川已初步形成花卉品种齐全、布局合理、苗木品牌提升、竞争力增强的格局。凉山地区以大花蕙兰、红掌、凤梨、一品红等盆花和康乃馨、唐菖蒲、鹤望兰等鲜切花为主;成都地区以川派盆景、植物编艺、绿化苗木、盆栽观叶植物和彩色植物为主;川南地区以杜鹃花、茉莉花为主;川北地区以蜡梅、  相似文献   

18.
要是在五六年前,每天凌晨或傍晚到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热闹的鲜切花大卖场内,成捆扎堆的鲜切花随处可见。而今,这种传统的做法已不多见,很多花农对刚采摘回来的鲜花,都要进行分级和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行业共救"即是行业不分你我,上游下游不分彼此,一致同心,共渡难关。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年2月,是鲜花行业的销售黄金季,从产地到销地,从花农到花店无不如此。以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切花月季为例,2月份的交易额就占到全年13%~15%。这个比例对个体小花农而言可以更高,甚至可占到20%以上。其实,除鲜切花外,花卉业中的不少其他领域也多半如此。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底云南第一家花农合作组织成立至今,花农合作组织已逐渐成为云花最具活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一支队伍。2004年以来,合作组织的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出现了"花农大联合体"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