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72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EC50为5.31mg/ml,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较强,EC50为2.93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苦参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苦参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许多研究发现,苦参在医疗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及抗肝损伤、抗溃疡、抗生育、抗炎抑菌、抗心率失常、抗病毒和治疗慢性肝炎等作用;在农业上,苦参对多种病虫害具有毒杀和抑制作用,并具有杀鼠活性。文章对以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苦参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毕亚玲  王渡  黄保宏  张文同  张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09-15310,15313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在供试提取物质量吸度为10 mg/ml时,72 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抑制率为71.36%,且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随着吸度的增大而增强,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2.93 mg/ml,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5.31 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毛茛科植物活性多样,主要对毛茛科植物具有农药活性的6个属:乌头属(Aconitum)、铁线莲属(Clematis)、黄连属(Coptis)、翠雀属(Delphinium)、白头翁属(Pulsatilla)和黑种草属(Nigella)进行综述。这6个属均有杀虫和抑菌活性,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去亚甲光飞燕草碱、硬飞燕草碱、多根乌头碱、塔拉乌头胺、牛扁碱、高乌甲素、β-木兰花碱、α-木兰花碱、小檗碱、巴马亭、黄连碱、翠雀胺和原白头翁素等;黄连属和白头翁属中部分种的提取物具有杀线虫活性;乌头属和黄连属中部分种的提取物具有除草活性;此外,白头翁总皂苷还具有杀螺活性。其他多个属的农药活性还没有被深入研究,在植物性农药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头翁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对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对近年来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重点综述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系及相关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白头翁复方对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头翁复方对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乳糖酶活性的影响,取体重相近BALB/c小鼠180只,随机分预防组、治疗组、自愈组和对照组,每组45只,本试验采用Dahlqvist的方法测定各组小鼠前、中、后段肠道粘膜乳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预防组和治疗组乳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自愈组(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白头翁复方能够显著增强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上乳糖酶的活性,表明白头翁复方治疗腹泻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乳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集打破碗花花、毛茛和白头翁3种毛茛科植物样品76个,以水、人尿、乙醇等作溶剂,用浸泡法、蒸馏法和回流萃取法等方法提取,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上述植物提取物具有较低的杀虫活性,较高的离体抑菌活性,对鱼低毒从植物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原白头翁素、白头翁素(经UV、IR、NMR分析与文献值符合)等样品16个。研究证明,原白头翁素,在水溶液中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其聚合物的生物活性明显下降,但以乙醇为溶剂时,则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5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的琼脂平板培养法、药敏试验的滤纸片法等,选取黄连、连翘、紫花地丁、黄芩和白头翁5味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5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黄连的抑菌直径为15.5 mm,抑菌活性最强;白头翁、连翘和紫花地丁次之,分别为14.0 mm、13.0 mm和12.2 mm;黄芩的抑菌活性较弱,为10.1 mm.黄连、白头翁抑菌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白头翁汤治疗鸡球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种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汤治疗鸡球虫病进行了疗效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中药Ⅳ组(1.5%白头翁汤)抗球虫指数(ACI)为177.35,比中药Ⅲ组(2.0%白头翁汤)、中药V组(1.0%白头翁汤)的抗球虫指数(134.17、107.91)更有效.中药组具有较强的抗球虫作用,存活鸡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中药Ⅳ组肠管、肺脏里有淋巴细胞增生,中药Ⅲ组肝脏、心肌有轻度的变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头翁、黄连、大青叶等复方药效学作用.[方法]白头翁复方口服液体外大肠杆菌抑菌杀菌试验、大鼠足跖肿胀法抗炎试验、小鼠番泻叶法止泻试验和小鼠冰醋酸法镇痛试验.[结果]白头翁复方口服液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1×2-3,生药含量为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1×2-2,生药含量为250 mg/mL;对二甲苯刺激导致的大鼠炎性反应有抗炎作用,剂量为1.5 g/kg·bw;连续饲喂小鼠3d,剂量为0.75、1.5 g/kg· bw时对番泻叶造成的小鼠腹泻有治疗作用;剂量为0.75、1.5、3.0 g/kg· bw,对冰醋酸造成的小鼠腹痛有止痛效果.[结论]白头翁复方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止泻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西瓜枯萎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靶标,测定了2种长白山有毒植物延胡索与白头翁3种提取液(延胡索氯仿提取液、白头翁氯仿提取液、白头翁正丁醇提取液)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延胡索氯仿提取液和白头翁氯仿提取液的活性明显高于白头翁正丁醇提取液;在浓度仅为125mg/L的情况下,该2种提取液对盾壳霉属的葡萄白腐病菌和弯孢属的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非常高。抑制率均为80%以上,另外,后者对丝核菌属的红景天立枯病菌的抑制率也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自拟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选用7种常见中药组成复方,以白头翁汤作为对照,采取传统水煎法提取药液,利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复方药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并分别制备2种复方的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自拟复方药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0.3 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31.25 mg/mL,白头翁汤药液的抑菌圈直径为15.5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25.0mg/mL;以兔为试验动物,最后一次给药后1h采集的自拟复方的兔含药血清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1.5mm,白头翁汤的兔含药血清则是在最后一次给药后2h采集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1.0mm。自拟复方的总体抑菌效果优于白头翁汤,为自拟复方的深入研究进而应用于兽医临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李红捷  鱼红闪  金凤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79-8780,8784
中药材白头翁中所含皂苷主要为五糖基白头翁皂苷B4,即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酯苷,其含量约为8.57%。白头翁粗皂苷可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白头翁皂苷B4的收得率约为60.33%。五糖基白头翁皂苷B4经酸水解后可得到白头翁皂苷元,即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而白头翁皂苷B4经碱水解后可得到含两个糖基的白头翁皂苷A,即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的樟子松松叶锈病发生严重,主要危害造林后苗木,幼树。用樟子松松针上的春孢子向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叶片上接种获得成功,用带有冬孢子堆的白头翁病叶挂在樟子松松针上接种,也获得阳性反应。因此鉴定在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松针锈病的病原菌为白头翁鞘锈菌,其转主寄主为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室内抑制春孢子萌发试验,以百菌清和DT杀菌剂效果最好。用五二扑和扑草净都能杀死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的地上部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 laria)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对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 mg·mL-1时,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  相似文献   

16.
白头翁不同提取液对大豆荚螟的触杀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白头翁全草的不同提取液对大豆荚螟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48 h内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均对大豆荚螟具有较高的触杀作用,72 h仅乙醇浸提液对大豆荚螟具有触杀作用,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8.627 3 mg/mL,触杀致死率为96.5%。乙酸乙酯浸提液对大豆荚螟的触杀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将鸡的离体空肠和盲肠置于恒温通气台式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水煎液,以观察白头翁水煎液对鸡离体空肠和盲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白头翁水煎液能极显著地抑制鸡离体空肠和盲肠平滑肌的自律性收缩活动,可降低空肠运动张力,减小收缩幅度;加大白头翁剂量其抑制效果亦随之加强,且其对盲肠的抑制作用远远大于对空肠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牡丹江地区白头翁营养器官比较及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永刚  姜明  王春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37-1838,1841
[目的]阐述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形态上的区别、分布、数量、开发潜力,并分析了兴安白头翁[Pui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为开发和应用毛茛科植物不同种白头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种白头翁分别是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se(Bunge)Regel.]、朝鲜白头翁[Pulsatill cemua(Thunb.)Bercht. et Opiz.]、兴安白头翁和重瓣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 var. pleniflora Liery]。对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进行了石蜡切片,并镜下观察和显微摄影。[结果]在牡丹江地区,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有一定的资源量,重瓣白头翁只在牡丹江的三道关有少量分布。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都可以入药。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均可以用种子和分根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结论]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应采用采种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其资源的利用,并对重瓣白头翁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