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养蜂者和养蜂文章都把蜂群春衰的原因归结于——蜂群内老蜂死亡的数量比羽化出房的新蜂多的多,以致蜂群中的蜜蜂无法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个蜂群的灭亡。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发现,除去这些已知的蜂群春衰的表面现象,引起蜂群在冬末和春初春衰的真正原因——却是蜂箱透风或保温不当引起蜂箱内产生的“穿堂风”。  相似文献   

2.
高寿增 《蜜蜂杂志》2005,25(12):17-18
蜂群在春繁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蜜蜂寿命缩短,造成春衰,给蜂群的发展和未来的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应在上年秋季至当年春季期间进行科学的管理:延长越冬蜂寿命,使其在春繁期最大限度培育出健康新蜂;缩短恢复期,快速增殖,预防春衰的发生。同时,对于春衰群及时处理,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齐齐哈尔地区每年的4月份至9月份是蜜蜂活动期,只有180天左右,包括春繁期、新老蜂交替期、增殖期、生产期(流蜜期和秋繁期也就是蜂群的活动周期)。在我地春繁期是不能奖饲的,否则会导致蜂群春衰。在春繁开始时,要一次性喂足蜜粉,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蜜蜂春繁的注意点新疆巴州种蜂场(841000)邵永祥根据蜜蜂繁殖所需要的条件,结合新疆地区春季昼夜温差大、花期晚、繁殖期长的气候特点。人为的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蜂群的管理,仍能获得早繁殖,减轻春衰,迅速壮大群势的效果。其管理要点是三足、两保...  相似文献   

5.
熊成 《中国蜂业》2023,(2):20-21
<正>北方蜂群都要经历长达半年的越冬期,越冬期结束后,蜂群整体群势有所下降,蜜蜂体质变弱。早春繁殖期,应在开繁后,用最短的时间壮大蜂群,顺利完成蜂群的新老交替,快速进入蜂群的增长期。由于春季北方气温通常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之越冬后群势过弱及早春蜂群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蜂群很容易春衰。蜂群增殖速度缓慢,无法进入增长期,蜜源盛花期蜂群仍处在繁殖期。不仅增加了饲料成本,还会严重影响蜂群生产和养蜂经济效益。因此,预防蜂群春衰,找到引起春衰的具体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读过张功勋师傅的《蜂群“分区”管理法》的系列文章 ,深有体会。我在春繁和生产管理上进行过对比应用 ,取得了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利用“分区”法的蜂群 ,蜂王产卵快而集中 ,蜜蜂因工作需要而两区居住 ,延长了蜜蜂的个体寿命 ,为防止春衰 ,给蜂群的提早复壮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地属高寒地区 ,早春寒流频繁 ,气候多变 ,冷暖温差达20℃左右 ,所以我选择最佳繁蜂群势为5脾足蜂。不同的是不能按张师傅蜂与虫3∶1比例布置巢脾 ,因为在气候多变的早春 ,密集的蜂群会因巢内拥挤 ,且无子可育又无脾可护 ,无效空飞的蜂数多 ,这样管理的蜂群要比…  相似文献   

7.
春繁防春衰     
春繁是一年养蜂的关键,搞好春繁,为全年养蜂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倘若春繁期间蜂群繁殖不起来,造成春衰,会导致蜂群难以复壮,不能上继箱,严重影响上半年收成,辛勤劳动得不到好收益。笔者见过很多养蜂者,尤其是初学养蜂者,因养蜂技术不过硬耽误了春繁时机,蜜蜂越养越少,只投入没回报,对养蜂失去信心。造成春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抓好秋繁;二是不按春繁的规律要求办。下面具体谈一下造成春衰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1 蜂群春繁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早春(1~3月),在长江中下游各地,未出现长时间低温阴雨,比较适合蜂群繁殖.作为蜜蜂饲料的白砂糖价格在7 000元/t左右,比往年低,早春蜂农普遍购白砂糖奖饲,就没有出现早几年前果葡糖浆喂蜂而造成蜂群春衰的情况.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偏高,南方早油菜开花期较往年提前一星期,有利于蜂群春繁(蜂花粉是蜂群繁殖所需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个别地区出现霜冻影响油菜泌蜜.缙云县油菜泌蜜不佳,仅够蜜蜂自给,而在杭州地区油菜流蜜好,能取到商品蜜.  相似文献   

9.
蜂痢良药-仙人掌蜜蜂下痢病虽属非传染性病害,但蜂群一旦发生此病,其病蜂腹部膨大,飞翔困难,多在蜂箱外乱爬,常在蜂箱附近排出大量黄褐色且有臭味的粪便。冷天,病蜂为了排泄粪便,往往爬出巢门而冻死,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引起春衰。对于蜜蜂下痢病的治疗,过去常用...  相似文献   

10.
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应在事件突发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养蜂人在外放蜂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以下是经常发生的事件:一、出现反常天气一年四季,天气阴晴冷暖相应变化,气候反常给蜂群管理带来挑战,例如,蜂群处在越冬期间,出现暖冬,蜂团散开,蜜蜂频繁出巢活动,改变了蜂群休眠状态,缩短了越冬蜂的寿命,造成蜂群春衰,对春繁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1.
孙乐安 《中国蜂业》2009,60(1):27-27
黄河下游地区,春季爬蜂久治不愈,年年如此。多年观察发现,每年3月15日左右定期发病,爬蜂持续10多天,蜂群出现严重春衰,爬出的蜜蜂都是刚出房的新蜂,也就是蜂群开繁蜂王产的第一代子。蜜蜂在早晨7—8点陆续爬出箱外,振翅无力,聚集在蜂箱附近低洼处死亡。爬蜂的原因是开繁过早,在低温下人为提早繁殖,违背了自然规律,蜂群无法哺育出体质健壮的幼蜂。当地蜂农为赶刺槐蜜源,将开繁时间定为雨水,甚至更早,此时天气还相当冷。  相似文献   

12.
牛庆生 《中国蜂业》2005,56(3):13-14
在一般情况下,长白山区部分蜂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春衰",即春季成年蜂大量死亡,新羽化蜜蜂数远少于死亡蜜蜂数,群势迅速下降,延长了蜂群的恢复期和繁殖期,蜂群群势弱,当年生产力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春,北京郊区蜂群出现严重春衰,是几十年来的异常现象。春衰的蜂群大多出现在山区或半山区,平原地区占少部分。经走访,认为蜂群衰败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2007年蜂群秋繁时气候不正常,各种植物  相似文献   

14.
<正>冬春季节,外界气温下降,蜜源结束,并不适合蜜蜂飞行,由于各种原因蜜蜂飞出巢外,做无效飞行,甚至有很多蜜蜂死在外面,这就叫蜜蜂空飞。近几年,冬春季节外界气温比常年偏高,蜂场上空蜂飞不断,从冬初到早春蜂场周边,不论蜂箱上,还是地面上、水池边都有很多蜜蜂趴在上面,有的冻僵,有的死亡,蜜蜂空飞能造成蜂群越冬损失40%以上,强群变弱群,弱群变空箱。蜜蜂空飞是越冬失败、蜜蜂春衰的一大主因,控制好冬春季节蜜蜂空飞,也是养好蜜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崇耿 《中国蜂业》2003,54(2):15-15
新疆喀什地区地处祖国最西端 ,降水少 ,本地区春季光照强烈 ,日夜温差大。由于本地区特殊的气候 ,蜂群如按照东部地区采取向阳摆放春繁 ,蜜蜂在光照强的日子里就会大量出巢空飞 ,使大量越冬蜂寿命缩短、提早死亡 ,形成春衰。因此 ,早春如何控制蜜蜂出巢空飞是本地春繁的一个课题。而采取阴处春繁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阴处春繁方法如下 :“立春”时节将蜂王全部幽闭 ,将蜂群转移到北墙根下或果树下面 ,改巢门朝北保温摆放 ,由于巢门向北 ,挡住强阳光 ,蜜蜂受阳光刺激少 ,这就大大减少飞出机会 ,从而减少死亡 ,延长了寿命 ,增加了哺育…  相似文献   

16.
刘福秀 《中国蜂业》2006,57(2):22-22
单脾开繁县指春季开始繁殖时巢内只留1张巢脾繁殖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蜜蜂都集中1张脾上,有利于蜂群保持所需温度,培育出健康的新蜂。采取单脾开繁,必须各项措施跟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会引起蜜蜂春衰,得不偿失。采取单脾开繁,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蜜蜂的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群作为一个生物集合体是由大量的个体组成的,各种成员的组成成份和生理状况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迄今为止,人们在蜜蜂营养方面还未能积累足够精确的科学资料来说明蜂群保持其生存要消费多少数量、什么质量的饲料?蜂群生产这样或那样的蜂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秋季主要蜜源,花期蜂群极易发生秋衰,让众多养蜂者"弃花躲蜜",不仅浪费资源,同时也导致向日葵授粉蜂群不足。调查研究认为,蜂群秋衰因素错综复杂:向日葵花期盗蜂严重,农药、甘露蜜与花蜜中毒,向日葵分泌的黏性物质伤蜂,早晚气温低冻伤蜜蜂,采集难度大与花期长致蜜蜂劳累过度等都是导致向日葵花期蜂群秋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荼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春繁是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蜂群基础好,加上得当的管理措施,蜂群就会快速发展,从而投入到蜜源采集中去。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常出现春繁后蜂群发展缓慢或群势不升反降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春衰”。蜂群一旦发生“春衰”,待大蜜源开花流蜜时,只能望花兴叹,直接影响养蜂效益。本文就蜂群发生“春衰”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止“春衰”的建议,供广大养蜂人参考,以期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