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当前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经营成果不实等问题.为了强化会计监督,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一方面理顺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也净化了社会环境,从而有利地推动了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对其肖极方面作了分析,提出加强指导和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倍受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已超出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源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根本缺陷 我国现有的宏观和微观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这种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体的会计管理模式,从多年的实践和经济体制变换的要求来看,与客观现实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单位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较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引发会计信息信任危机,导致假会计信息逐渐取代真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有: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造成假账预期收益高;单位负责人素质较低;同时会计信息的真实度与会计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提出应从建立会计委派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会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影响到会计人员本身。本文论述了在会计委派制下,我国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完善合理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故意性失真中,除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感及业务经办人提供虚假原始凭证外,其余就都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了。  相似文献   

7.
会计委派制度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一些地方会计监督严重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采取的一项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指由会计委派主体对用人单位会计人员统一委派和管理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受委派的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及行政等方面由委派部门统一管理,各用人单位不再对会计人员行使包括行政在内的管理权.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的会计造假酿成了各界人士对会计工作者的信任危机,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愈演愈烈,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了我国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银广厦、琼民源等会计造假丑闻更是无独有偶。对随处可见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能武断的认为仅仅是世风日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一项会计学重大课题。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缺陷、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及会计环境存在不利因素。治理会计失真,就必须完善会计制度,优化会计方法,建立监督运行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强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淑琴 《现代农业》2011,(11):104-105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前会计信息出现不少严重失真现象。因此,规范会计伦理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分析研究了会计伦理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广大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乏。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赋予了会计行业新的使命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先决条件 ,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现实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很严重其根源是法律建设不够完善、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监控体制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差。提出了治理对策 :治理会计环境、加大罚力度 ,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注凹会计师的执业能力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改进公司治理结构 ,树立全民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会计造假既有会计本人的因素,也有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其中,会计人员的道德失衡、伦理丧失是关键性因素。遏制会计造假应从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入手,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14.
会计行为独立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明 《现代农业》2007,(11):183-184
近年来,中外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频曝光,对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能简单地认定是会计人员道德沦丧,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行为缺乏  相似文献   

15.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体系的基石.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损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与持续发展,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应该制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会计人员委派制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措。它具有加强会计监督、遏制腐败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对高校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可行性、委派的程序等做了积极的探讨 ,以利于我国高校会计委派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博弈论与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侧重于从会计管理体制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角度进行考虑,较少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试图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不对称以及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2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寻求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从会计管理体制、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监督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一些具体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解决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是当前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内部经济利益的驱动、领导人的政策水平因素、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政治因素及会计政策性因素,应当根据当前经济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故意行为和非故意行为。故意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在内部人的指使或协迫下,为了管理当局的私利,不遵守会计原则,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非故意行为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或过失等原因,在处理业务时在会计规范内选用会计政策不当而导致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另外,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之所以严重,除了法律监管不力,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更主要的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内部人控制严重。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即公司内部监控机制。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