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图的顶点数n>12时,不存在正则极大平面图。S.Karimi et.al.提出了(r,k)-正则极大平面图的概念,并讨论了(5,6)-正则极大平面图的存在性。作者曾讨论了阶n>12的(k,l)-正则极大平面图的存在条件及构造方法,研究并讨论了阶n(n>12)的(k,l)-正则极大平面图的存在性及其构造,对于剩余的两种情况,同时提出了两个猜想。本文在此基础上又证明了其中一个猜想的正确性——不存在12阶的(4,8)-正则极大平面图。  相似文献   

2.
杨纪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82-18085
借助MATLAB软件和最优完全子图算法,提取并展示NCBI数据库中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NC-003 378.1)上微卫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计算出了各种1碱-基组~6-碱基组在完整基因组序列上重复出现次数和出现位置,并展示它们的分布规律(指数函数)。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上各种N-碱基组最大的重复出现次数,随N按指数函数数减少;各种N-碱基组重复出现次数由少到多排序的结果,重复出现次数随序号增加。该研究方法可以系统地运用到其他病毒完整基因组序列微卫星分布特性的提取和展示,从而为有效利用微卫星分布特性研究完整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S.Karimis和Dragan Stevanovic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并得出了(k,l)-正则极大平面图存在的必要条件。并对存在的(k,l)-正则极大平面图进行了构造。不仅彻底解决了S.Karimis提出的问题,而且就是否存在对应阶n>12的(k,l)-正则极大平面图研究和证明,并得出当阶n>13时仅存在(3,6)、(4,6)、(5,6)-正则极大平面图,同时给出了对应的(k,l)-正则极大平面图的一种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4.
图结构挖掘已成为当前数据挖掘的研究重点之一.在文本结构分析、生物信息处理以及网络结构分析等领域,图结构挖掘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引入子图同构和结构同构的概念,借助贪婪搜索算法和完全级别搜索算法的思想,结合图论和频繁项目集的挖掘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繁子图挖掘算法——FSM(frequent subgraph mining).FSM算法降低了寻找频繁子图的复杂度,提高了图结构挖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平面立体的投影图中出现的奇异性为基础 ,论述了平面立体所有视觉事件类型及其对应的投影空间的划分 ,指出平面立体的投影空间划分的关键是立体上两个不在同一多边形面上的顶点和棱线以及每三条空间相互交叉的棱线之间发生的奇异性 ,分析了三种类型分割平 (曲 )面 ,给出了平面立体形态图和特征视图的求解方法 ,并用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平面图G可3-着色的2个充分条件:1)如果平面图G中3,4,5,7-圈不相邻,且5-圈不和6-圈相邻,则G可3-着色;2)如果平面图G中3,4,5,6-圈不相邻,且8-圈不和3,4,5-圈相邻,则G可3-着色.  相似文献   

7.
设为一图,用最少的颜色去着图,使得每种颜色的导出图是森林的所需色数,称为点荫度,记为。在这篇文章中,定义了列表点荫度,利用欧拉公式、面度和与点度和相等及亏格与顶点数的关系得到了亏格为的图的列表点荫度的上界及无三圈的亏格为的图的列表点荫度的上界。  相似文献   

8.
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上微卫星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MATLAB软件和最优完全子图算法,提取并展示NCBI数据库中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NC-003378.1)上微卫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计算出了各种1-碱基组~6-碱基组在完整基因组序列上重复出现次数和出现位置,并展示它们的分布规律(指数函数)。烟草脉清病毒完整基因组上各种N-碱基组最大的重复出现次数,随N按指数函数数减少;各种N-碱基组重复出现次数由少到多排序的结果,重复出现次数随序号增加。该研究方法可以系统地运用到其他病毒完整基因组序列微卫星分布特性的提取和展示,从而为有效利用微卫星分布特性研究完整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引入5连通图中度为5的顶点的分裂,利用分裂和收缩的运算对某类5连通图进行归纳,证明了对于阶至少为7的5连通图G,当G的任一断片的阶不等于2,且对G的任一5度顶点z,G[NG(z)]中含子图(K2∪2K1)+K1,则对G的任意顶点x,下列断言之一成立:1)x关联一条可收缩边;2)在NG(x)中存在一个5度顶点y关联一条可收缩边;3)在NG(x)中存在一个5度顶点y,使得对y作某一个分裂运算所得的图是5连通的.  相似文献   

10.
设G为一简单连通图,则G的零阶广义Randic指数定义为Rα0(G)=∑ν∈V(G)dα(ν),其中d(v)为顶点ν的度数,α为非0和1的实数.图G称之为仙人掌图,如果G的每一块要么是一条边,要么是一个圈.本文研究有r个悬挂点仙人掌图的零阶广义Randic指数的界.L(n,r)、G(n,r)、H(n,r)、M(n,r)、N(n,r)分别表示一类图.当α<0时,Rα0G)取得极大值当且仅当G∈M(n,r),Rα0取得极小值当且仅当G∈N(n,r);当0<α<1时,Rα0取得极大值当且仅当G∈N(n,r),Rα0取得极小值当且仅当G∈M(n,r);当α>1时,Rα0取得极大值当且仅当G∈G(n,r),Rα0取得极小值当且仅当G∈H(n,r).  相似文献   

11.
经典Turan型问题的变形:确定最小的正偶数σ(H,n),使得对于每一个n项可图序列π=(d1,d2,…,dn),当σ(π)=d1+d2+…+dn≥σ(H,n)时,π是蕴含N可图的.确定了当n≥6时的σ(K1,2,3,n)。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测一组连接紧密的功能模块以便为蛋白质的功能预测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相似度的图划分聚类算法,基于节点间最短路径数构建度量函数,以及模块度最优化作为算法终止条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稠密的蛋白质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3.
运用GPS对王家寨民俗村资源调查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PS对民俗村进行了实地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对该村进行了平面图的测绘及面积的计算。同时,分析使用不同数量的GPS对各个特征点进行测量的数值,结果表明,随着使用GPS数量的增加,其所测数值也随之接近,而且使用3个GPS即可满足实际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图论中最小生成树问题的算法在现实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先根据其中的Kruskal算法的步骤并结合数据结构中单链表的特点对在计算机中如何实现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又更加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利用代数理论来判定最小生成树涉及到的简单无向图连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图G有一个合理边着色,使得图G中任意两个相邻顶点间的关联边着色集合相互不同,则这种边着色称为图G的准强边着色.有一个准强边着色的图称为网络图(或准强边着色图).使图G有一个准强边着色的最小色数称为网络图(或准强边着色图)的准强边色数,它被记为χ′qs(G).讨论了网络图的分类问题和网络完全图的计数问题,提出并证明了下述网络图猜想(或准强边着色猜想):如果连通网络图有△(G)≥2,则网络图G的准强边色数有△(G)≤χ′qs(G)≤△(G)+3.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加权线性判别分析(WLDA)只利用有标签的训练样本而不能反映样本数据流形结构的缺点,提出一种正则化的半监督判别分析方法。首先构建所有样本的近邻图来估计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然后将此作为正则项引入WLDA的准则函数中。该方法避免了类内散度矩阵奇异,同时保持了样本数据的判别结构和几何结构。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透视仿射对应法的基本概念,确立的条件、性质、主方向及圆的透视仿射对应图形椭圆等方面问题。列举了利用此法解画法几何中线面的交点;面面的交线;点到线;点到面间的距离等定位和度量问题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藉助于计算机AppelK等人对国色猜想肯定了其正确性,但是人们总希望用数学推理对四色猜想的正确性给出证明,本文从平图出发,用初等方法给出了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19.
Erratum     
《Science (New York, N.Y.)》1983,222(4624):566
In the report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the lymphatics: Selective delivery to lymph node metastases of a solid tumor" by J. N. Weinstein et al. (28 Oct., p. 423), figure 2 was printed incorrectly. In the bar graph on the left, the captions under N = 13 and N = 4 were interchanged. The correct figure is printed below. [see figure source pdf.].  相似文献   

20.
抗感吡虫啉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取食行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刺探电位图技术(EPG)分别监测了抗吡虫啉和敏感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IR36上的取食行为差异。结果发现,抗感吡虫啉褐飞虱在不同抗虫品种上均记录到7种典型波形(np,N1,N2,N3,N4-a,N4-b,N5波形)。在感虫品种TN1上,与敏感种群相比,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刺探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韧皮部汁液吸食时间较长,但木质部吸食时间无差异。在抗虫品种IR36上,抗性种群刺探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木质部吸食时间长,但2个种群吸食韧皮部的时间均很短,几乎没有记录到。在抗虫品种上饲养一代后发现,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刺探频率降低、持续时间减少,但在韧皮部中的吸食时间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