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素在反刍动物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直接饲喂尿素也存在一些弊端。尿素在瘤胃中降解过快,产生的氨无法被瘤胃中的微生物及时有效地利用而大量积累,容易引起氨中毒,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尿素缓释技术及其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尿素常用的包被材料、缓释技术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以为缓释尿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更好地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尿素可节约蛋白饲料的使用量,降低饲养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中降解过快,容易引起氨中毒,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尿素缓释技术可通过降低氨的释放速率而提高氮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尿素常用的缓释技术、应用效果,旨在为缓释尿素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尿素用于反刍动物营养,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尿素在瘤胃里很容易溶解,溶解后被瘤胃内脲酶迅速降解为氨,这样就可能导致动物氨中毒。尿素要被瘤胃细菌有效地用作合成菌体蛋白的氮源,氨就必须从尿素中缓慢释放。当脲酶活性足够时,氨的释放速度实际上就是尿素溶解于瘤胃液中的速度。人们一直在探求尿素降解缓释技术,其中尿素包被技术具有成本低、简单实用的优点。本试验选用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4.
段玉  张拴林 《饲料工业》2006,27(21):51-53
早在1900年左右就有人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利用尿素作为蛋白质补充料。尿素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微生物利用氨作为氮源营养,将其和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合成菌体蛋白,最后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被机体吸收利用。但如果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超过微生物的利用速度时,不仅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动物会出现氨中毒。尿素直接应用,其特殊的异味以及释放氨的速度太快,利用率低、危险性大。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尿素等非蛋白氮(NPN)在畜牧业上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使用尿素时应有适量的、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为提高尿素产品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尿素被采食进入瘤胃后,控制和减缓氨的释放速度,使瘤胃内维持最适的氨浓度.从而防止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率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素缓释技术。目前.尿素缓释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用包衣技术制备缓释制剂是制药行业的常用方法。缓释制剂一般都是通过对药物的渗出、扩散、渗透及离子交换等特性加以控制的。在不少情况下 ,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宜的辅料 ,采用制剂技术 (如包被 )来达到延缓药物释放的目的。随着新型高分子包衣材料的不断涌现 ,采用包被技术来制备缓释包衣尿素越来越趋向合理 ,通过包被不同厚度或不同释药性能的衣料 ,可达到控制尿素氮释放速度的目的。1 包衣目的及对包衣产品的质量要求1 1 包衣目的掩盖尿素氨味 ,改善适口性。控制尿素氮释放速度 ,达到缓释目的 ,提高尿素氮的利用率和饲料效率 ,防止尿素…  相似文献   

6.
尿素的实用意义较大,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但是,直接饲喂尿素也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在饲料混合不均匀或尿素添加过量时,因为氨在瘤胃中的释放速度是瘤胃微生物对其利用速度的4倍。为了使反刍动物能更好地利用尿素,并使其瘤胃微生物利用氨与尿素释放氨同步,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尿素缓释技术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应用体外法检测缓释尿素蛋白精料的缓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素是最常用的NPN,但由于尿素在瘤胃中分解很快,往往易发生氨中毒,因此人们一直在探求尿素缓释技术。本试验选用聚乙烯醇( PVA) 作尿素包被剂,制备包膜尿素( PVACoating Urea,以下简称 PCU) 。以 PCU为主要氮源压制缓释尿素蛋白精料( Slow- releasingurea protein concentration,以下简称 SUC) ,并检测其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包衣技术制备缓释制剂是制药行业的常用方法,目的是对药物的渗出、扩散、渗透及离子交换等特性加以控制的。反刍家畜饲料中添加尿素,是利用其瘤胃的消化特点,提供生成菌体蛋白的氮源,从而既节约蛋白质饲料,又提高饲养效果。通过包被不同厚度或不同释药性能的衣料,可达到控制尿素氮释放速度的目的。1包衣目的及对包衣产品的质量要求1.1包衣目的掩盖尿素氨味,改善适口性。控制尿素氮释放速度达到缓释目的,提高尿素氮的利用率和饲料效率,防止尿素中毒,提高尿素使用的安全性。防潮、防湿,以增加尿素的稳定性。改善包衣尿素外观,便于识别不同用…  相似文献   

9.
缓释尿素对绵羊瘤胃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 5只 10月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 ,按 5× 5拉丁方试验设计 ,研究了 5种不同处理的日粮对绵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通过对瘤胃液pH值、氨态氮、尿素氮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以尿素部分替代混合日粮中的豆粕作为蛋白源 ,瘤胃液pH值、氨态氮等生理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经包被处理的缓释尿素 ,食后 0 .5h时瘤胃中氨态氮的释放速度低于直接添加尿素组 ;以聚乙烯醇 (PVA)包被的尿素 ,食后 0 .5h时瘤胃液尿素氮浓度高于其它处理组。从而初步证明尿素经包被处理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释氨速度  相似文献   

10.
微包被技术在改善高产奶牛必需营养方面,正成为越来越有用的手段。现代微包被技术使得许多瘤胃降解化合物(包括氨基酸和维生素)通过瘤胃到达胃肠道后部目标区域,使它们更有效地被消化吸收。对于非蛋白氮源,如尿素,通过微包被可以使氮在瘤胃中有控制地进行释放,从而减少血氨水平升高的风险。该技术提供了节约成本的原料配方,并能更精确地利用非蛋白氮源。  相似文献   

11.
尿素缓(控)释技术包括物理缓释法、化学缓释法、抑制脲酶活性法和近年来出现的包被尿素法。本文对几十年来关于饲用尿素缓(控)释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物理方法中以糊化淀粉尿素和糖蜜尿素舔砖较为可行,但这两种方法并没有提高尿素氮的利用率;化学缓释法中以羟甲基脲最为可行;抑制脲酶活性法普遍存在瘤胃微生物对之产生适应性的问题;包被尿素法可以根据瘤胃微生物对氨气的需要进行控释,开发经济、无毒无害并可生物降解的包膜材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不同生态区位瘤胃微生物对氨气的动态营养需要模式是进一步提高饲用尿素缓(控)释效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2饲料级缩二脲、尿素、纯品缩二脲及三聚氰酸在体外短期人工瘤胃模拟培养条件下氨释放规律的对比研究。试验采用体外短期人工瘤胃模拟培养方法,研究饲料级缩二脲主要组分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与释放氨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缩二脲当天,反刍动物瘤胃内就可发生脲酶以外的降解缩二脲反应,但这种反应分解缩二脲释放氨的速度不高。2)反刍动物瘤胃内不存在降解三聚氰酸释放氨的反应途径,三聚氰酸在瘤胃内不能降解。3)在体外短期人工瘤胃模拟培养条件下,尿素、纯品缩二脲和饲料级缩二脲的降解释氨速度有明显差异,尿素的降解最快,饲料级缩二脲次之,纯品缩二脲最慢。  相似文献   

13.
过瘤胃蛋白质是指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而能完整地通过瘤胃进入小肠的饲料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能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增加饲草,特别是低质饲草的采食量。正确使用过瘤胃蛋白质已成为成功饲养反刍动物的技术之一,针对过瘤胃蛋白质的保护技术,目前国内外科研院校和企业机构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技术包括化学方法、热处理、物理包被等。  相似文献   

14.
饲用缓释包被尿素相比于普通尿素,能减缓尿素释放速率、提高氮利用率、更好的促进微生物蛋白的合成。目前,市场上缓释包被尿素产品种类较多,为评价缓释包被尿素饲料的产品质量,本文从颜色气味、粒度、包被材料、平均抗压碎力进行表型测定,从水分含量、尿素含量、氮含量进行理化成分的检测,选择1 h尿素释放率评估尿素缓释效果,旨在建立一套缓释包被尿素饲料评价体系,用于对饲用缓释包被尿素产品质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非蛋白氮饲料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乾  李云 《饲料世界》2001,(5):12-14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瘤胃中尿素分解速度较快,利用率较低。用糊化淀粉包被后,尿素分解速度明显减慢。尿素衍生物(如磷酸脲)分解释放氨的速度较低。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脲酶抑制剂(如异丁酸、异戊酸、丝兰提取物)可大大降低非蛋白氮分解速度。非蛋白氮可用于处理秸秆、生产营养舔砖。日粮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水平均对非蛋白氮使用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式的氮源对活体外瘤胃氨氮释放和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普通尿素、两种包被缓释尿素(快速型和慢速型)、糊化淀粉尿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五种处理因子,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利用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法,研究不同形式的氮源对活体外瘤胃氨氮释放速度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h发酵过程中,不同形式氮源显著影响活体外瘤胃氨氮释放规律,其中两种包被尿素的氨氮浓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  相似文献   

17.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18.
过瘤胃蛋白是反刍动物吸收氨基酸的重要来源,降低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氮的利用,增加氮的沉积,从而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国内外对过瘤胃蛋白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各种化学方法、热处理方法和物理包被,以及最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戊糖加热复合保护处理法。  相似文献   

19.
脲酶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瘤胃中一种能迅速分解蛋白质的酶,其分解速度是瘤胃吸收速度的4倍。只有充分降低脲酶活性,才能使反刍动物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由于尿素在瘤胃中的分解速度与蛋白质分解速度一样,也是瘤胃微生物利用氨速度的4倍,因此降低豚酶活性、控制尿素分解速度,也是避免反刍动物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中国农科院研制成功了“脲酶抑制剂反刍动物专用预混料”,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我们进行了利用含豚酶抑制剂的肉牛预混料饲喂肉牛的饲喂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Iw酶抑制剂预混料采用天津某饲料有限公…  相似文献   

20.
尿素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尿素饲料开发利用现状尿素在非蛋白氮(NPN)饲料中利用广泛。目前NPN种类很多,主要有:醋酸铵、碳酸氢铵、乳酸铵、氨基甲酸铵、缩二脲、氰基胍、谷酰铵、甘氨酸、天冬酰胺、甲酸铵、异丁叉二脲、羟二甲基脲、硝酸铵、硫酸铵、磷酸脲、乙烯尿素、硬脂酸尿素、甲醛尿素、糊化淀粉尿素、无机盐尿素舔砖、尿素精料等,这些NPN及尿素产品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分解成氨的速度比尿素低,提高了饲用安全性和利用率。2 反刍动物利用NPN的机理瘤胃微生物的脲酶将NPN分解成氨等,氨是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Bloomfi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