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家蚕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riffing交配设计,对56个家蚕杂交组合及其8个亲本进行比较试验,探索家蚕亲本遗传距离与F_1产量的杂种优势与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均呈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之间高度一致。用双亲遗传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家蚕F_1产量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用双亲平均值和遗传距离的二元回归法预测,效果比一元回归法更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三年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采用三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分析了家蚕不同地理系统间杂交杂种优势率的表现规律。得出(1)二个亲本与同一组亲本杂交产生的两组子代,其杂种优势率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各组子代的杂种优势率的方差无显著差异。(2)家蚕异系间杂交的杂种优势率主要受亲本自身效应的影响,很少受亲本互作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家蚕不同地理系统间杂交后代杂种优势率相对稳定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宋新华 《北方蚕业》2003,24(4):17-18
综述了以中亲值、杂种优势率、配合力、主成分和遗传距离等为主要遗传参数选配家蚕杂交组合亲本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以中亲值、杂种优势率、配合力、主成分和遗传距离等为主要遗传参数选配家蚕杂交组合亲本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家蚕育种工作中,数量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相关性选择,这都是育种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科学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将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要求。笔者为着进一步了解家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数量性状的配合力,优势率以及相关性等的遗传问题,初步进行了试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试论家蚕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9个中×日一代杂交组合及其14个亲本原种为材料,就14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家蚕的杂种效果和中亲值成负相关,多数性状达显著负相关,和两亲差值基本无关;(2)依据杂种优势和真杂种优势的大小,可把性状分为三种类型。(3)优势率大的,相应的真优势率也大,真优势率的平均值小于相应的优势率,但其变化范围更广。(4)优势率和配合力成正相关,正确鉴定品种配合力对于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家蚕品种间不受精卵率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与一些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现为:家蚕不受精卵率与其他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及其密切程度因原种和杂交种稍有差异.总体表现为:与发育经过、全茧量、茧层量、单蛾产卵数呈负相关,与不受精卵数呈显著正相关;原种和杂交原种表现与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呈正相关;杂交种表现与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家蚕数量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差分析方法,就10项主要经济性状,估算了8个原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15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性状的遗传率与群体配合力方差;计算了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与势能比值,并对两亲一般配合力之和、F_1特殊配合力、两亲均值、杂种优势率、F_1表型值等遗传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作了测定,认为以品种一般配合力效应作主要依据,来选择杂交育种亲本或一代杂种的对交品种较为适当。  相似文献   

9.
作者结合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调查分析了同宫茧发生与品种的关系,认为:(一)同宫茧发生有一定的杂种优势,F_1比两亲的同宫茧率高,但各杂交组合趋向不一致,一般两亲原种同宫茧率平均值高的。其一代杂种同宫茧率亦高,是明显的。因此,在选育家蚕新品种的实践中,应注意在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基础上,选择同宫茧发生率低的蛾区继代。(二)家蚕一代杂种间同宫茧发生百分率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同宫茧发生率在多数品种间确实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与品种遗传性有一定的关系,也与配合力有关。因此,在育种实践中选配一代杂种进行实验室鉴定时,应该适当地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日系各3个品种15项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和杂种优势测定,结果表明,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差异,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率最优的组合,其中系品种的一般配合力是最高的,而日系品种反而是最低的,说明一个组合的好坏,不能单从原种考虑,最终应从杂交组合本身优良与否来评定。  相似文献   

11.
鸡4×4的完全双列杂交,在8和14周龄进行了屠宰试验。根据杂种优势率估计,胸肌、腿肌、翅重、腹脂和全净膛重5个性状,在8周龄有7个杂交组合出现了杂种优势;在14周龄有11个杂交组合出现了杂种优势。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分析鸡屠宰试验得到的数据。分析的5个性状,艾维茵纯系的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其它3个品种,而在特殊配合力方面,有艾维茵纯系参加的交配组合特殊配合力皆不高。杂种优势的表达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剔除环境因素,不同生长阶段间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上位效应是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冢蚕育种工作中,数量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相关性选择,这都是育种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将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要求.笔者为着进一步了解家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数量性状的配合力,优势率以及相关性等的遗传问题,初步进行了试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家蚕品种新九和芙蓉为材料,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法,每代连续向不受精卵多和少两个方向进行定向选择,经6个世代选择,结果表明,有一定选择效果,每世代选择不受精卵少的蛾区留种,可以有效控制家蚕不受精卵的发生,且不会引起茧丝量性状的下降,说明在家蚕品种选育和蚕种繁育过程中,加强卵期选择,对减少不受精卵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16个家蚕高茧层率基础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64(8×8)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8个茧丝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结果不同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存在很大差异,以125M、239等品种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129×798、125M×239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同时还讨论了杂交组合亲本选配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家蚕原种生产中蛹蛾期最佳低温保护法,调查了桂蚕二号(8810·932)×(8711·7532)4个亲本在蛹期和蛾期冷藏对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蚕二号各亲本品种在蛹期和蛾期不同冷藏处理,其不受精卵率和良卵率在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试验证实8810的雌蛾不宜冷藏;932在雌蛹触肢着色期不宜冷藏...  相似文献   

16.
家蚕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性状大多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一般认为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了解被良改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开展有效育种的基本条件.家蚕数量性状以遗传力、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等研究较多,而各性状的基因作用效应,遗传模型等分析研究不多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家蚕15个经济性状在不同年份和季节饲养的5次试验的杂种优势表现.得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家蚕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率的均值和均方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可以把家蚕的经济性状根据其杂种优势的表现不同分成几类,文章讨论了各类性状对组配杂交组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家蚕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估算了15个家蚕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并用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计算了十项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初步认为:(1)应用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在类群间选配杂交组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2)遗传距离与全茧量、万蚕产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层量、虫蛹率的杂种优势有高度的正相关,与茧丝长、茧丝量的杂种优势率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茧层率、茧丝纤度、净度的杂种优势率几乎没有相关关系;(3)遗传距离可以作为预测某些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19.
家蚕后部丝腺细胞数与茧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钟伯雄  王象礼 《蚕业科学》1993,19(3):149-155
采用OLYMPUS位相差显微镜(10×20)观察计数家蚕后部丝腺细胞数,结果得知:家蚕后部丝腺一侧细胞数在180—260个之间,标准差大多在5—25个之间;不同品种后部丝腺细胞数存在极明显差异;同一品种雌雄间差异不显著,其细胞数的分布属正态分布;同一头家蚕的两条后部丝腺的细胞数,少数个体存在一定的开差。后部丝腺细胞数与茧质性状的线性回归及离回归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后部丝腺细胞数杂种优势率与茧质件状杂种优势率大多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后部丝腺细胞的多少是丝素蛋白产量高低的一个条件,而每个细胞合成、分泌丝素蛋白的能力强弱是产量高低的另一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限性斑纹品系Y7、JS、MC为母本,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d2、px2、YH4、8、12和YH18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测试分析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同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不同,同一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不同性状间的配合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性连锁平衡致死系18的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分别为2.83和3.07;雄蚕杂交组合Y7×YH18的万蚕产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为4.32),Y7×YH8的万蚕茧层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为5.08);而MC×sd2在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方面的配合力总效应值均为最高(分别为9.92和8.96)。以配合力效应值为选择依据,筛选出产茧量和茧层量预期较高的雄蚕杂交组合MC×sd2,实验室饲养结果表明,该组合的综合性状优良,茧丝生产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