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金香愈伤组织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的郁金香种球大部分需从荷兰进口及郁金香种球存在退化严重、分球繁殖速度慢等问题进行了郁金香的组织培养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鳞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9.25%),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鳞片;(2)筛选出最佳的起始培养基,叶和鳞片的起始培养基均为Ms+NAA2mg·1^-1+BA0.2mg·1^-1,鳞茎盘的起始培养基为Ms+NAA3mg·1^-1+BA2mg·1^-1。  相似文献   

2.
香水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水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诱导再生植株产生。结果表明:(1)诱导小鳞茎产生的合适鳞片部位是中层鳞片的下段鳞块。(2)继代培养以培养基MS+1.0mg/L6-BA+0.05mg/LNAA较好,增殖倍数可达到2.6倍。(3)合适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IBA+0.1mg/LNAA,生根率可达到86.7%,且在该培养基中长出的根韧性好,不易折断。(4)移栽时选择透气和保水性较好的农田土:细沙并以1:2的比例进行配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体内的合成、运输和分配规律。【方法】采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研究新同化碳在不同器官(叶、根系、内层鳞片、中层鳞片以及外层鳞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各组分(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中的分配规律及转运路径。【结果】(1)生物量和含碳总量均以内层鳞片最大;各器官的库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叶、内层鳞片、根、中层鳞片、外层鳞片。(2)叶片在吸收13CO2后,在不同器官中光合固定的13C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在鳞茎中的分配从内到外逐渐减少。13C标记的蔗糖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内层鳞片、叶、中层鳞片、根、外层鳞片;13C标记的果糖和葡萄糖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叶、内层鳞片、根、中层鳞片、外层鳞片;13C标记的淀粉的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内层鳞片、中层鳞片、根、外层鳞片。(3)13CO2在红花石蒜中的运输主要存在横...  相似文献   

4.
百合鳞片的灭菌处理,不同基因型材料以及不同部位的鳞片灭菌处理的时间不同 ,较长时间与较高灭菌药剂浓度的处理组合其灭菌效果较好。百合鳞片的诱导分化能力因基因型而异 ,兰州百合的诱导成功率高于龙牙百合。不同鳞片部位的诱导能力也有差异 ,兰州百合鳞片表现为 :内层>中层>外层 ;龙牙百合正好相反 ,表现为 :外层>中层>内层。  相似文献   

5.
三樱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日本枥木三樱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NAA(萘乙酸)0.1~2mg/L均能促进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根的分化;(2)BA(6-苄基腺嘌呤)0.1~2mg/L对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根分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在高浓度(2mg/L)时能抑制NAA作用的发挥;(3)KT(激动素)2mg/L能抑制愈伤组织分化根,但KT的抑制作用比BA弱;(4)PP333(多效唑)0.01m  相似文献   

6.
野百合试管鳞茎诱导与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野百合鳞片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用3%次氯酸钠进行消毒,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用3%次氯酸钠对野百合鳞茎进行外植体进行消毒完全可行,且对操作人员,实验材料和环境都不存在不良影响,价格低廉;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3mg/L;最适合的外植体为百合鳞片基部。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25d后,可获得繁殖系数高、生长势好、并有新根生成的试管鳞茎;将直径为1~2cm的试管鳞茎移栽培养,成活率高于90%。该研究得出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贵州野百合种苗。  相似文献   

7.
以东方百合品种‘Sorbonne’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因子对‘Sorbonne’消毒、诱导、增殖、生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orbonne’外层鳞片消毒最为困难,而中层和内层差异不大;最佳消毒方法是外层鳞片用75%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8~20 min;中层和内层鳞片用75%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4~16 min,其中不同部位鳞片诱导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外层>中层>内层,其中外层的诱导率为76.7%;百合鳞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为6.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NAA0.2 mg/L,平均生根数为20条。  相似文献   

8.
细叶百合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鳞片为材料,通过扦插繁殖方法,观察不同基质、鳞茎的不同生长年龄、鳞茎的外、中、内层及同一鳞片的上、中、下段对鳞片繁殖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扦插基质的选择实验中,用3年生细叶百合做扦插材料,25℃,避光条件下,以草炭 珍珠岩(1:1)的混合物为基质时,鳞片产生的小鳞茎数最多,150片鳞片可产生172个小鳞茎;从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的实验观察,4年生细叶百合鳞片生成小鳞茎最多,小鳞茎的平均直径也较大;鳞茎的外、中层鳞片的下部在适宜的条件下比鳞片的中、上部容易诱导出鳞茎。  相似文献   

9.
兰州百合组织培养和高频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低温及自然冬季萌芽两条路线进行兰州百合(L.davidiivat.unicolor(Hoog)Cotton)鳞片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以MS+0.0~1.0mg/LBA+0.0~0.1NAA为初代培养基,成功实现了南方高温地区兰州百合组织培养初代诱导。低温冷藏有利于鳞芽诱导,但不是鳞芽诱导的必要条件。采用MS+0.0~0.5BA+0.0~0.1NAA继代培养基,高温(28~29℃)培养与丛芽继代方式实现了兰州百合高频繁殖,其繁殖系数达3.0~5.0,继代周期为16~18d;组培生根苗的分单株大田移栽方法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用苗量;为工厂化生产其组培苗及炼苗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泡桐丛枝病诱导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测定了根接和皮接诱导处理后泡桐苗木及5a生幼树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总活性。结果表明,根接和皮接诱导处理的泡桐苗木和5a生幼树3种酶总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泡桐幼树丛枝病发病率诱导处理后3种酶活性的变化与泡桐幼的抗病能力有相关性,根接诱导后的3种酶总活性最高,幼树发病率和感病指数都为零;皮接诱导后3种酶活性次之,幼树发病率为4.7%,感病指数为1.47;  相似文献   

11.
东方百合"索邦"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方百合"索邦"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每块鳞片平均诱导4.3个不定芽,诱导率达69.23%;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4-D 4.0 mg/L,每段叶片平均分化3~4个不定芽,平均增殖率达72.5%;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0.3 mg/L和1/2MS+NAA 0.1 mg/L,每株平均长出8~12条根,根粗壮适宜移栽.不同部位的鳞片对不定芽诱导影响较大,外层分化能力最强,中层次之,内层最差;同一鳞片基部分化能力最强,中部次之,尖部最差;基部叶片增殖能力最强,中部次之,尖部最差.  相似文献   

12.
黄花菜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黄花菜心叶、花被筒、花薹、花丝等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花薹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51.3%;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2,4-D2mg.L(-1)最好;再生植株以MS+6BA1mg.L(-1)+NAA0.1mg.L(-1)为芽分化培养基、MS+ABT2mg.L(-1)为根分化培养基的效果最佳。快速繁殖技术取材广,不伤母根,繁殖系数高,是加速黄花菜种苗繁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为材料,通过不定芽诱导、植株再生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百合直接分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鳞片和试管苗鳞片叶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均以Ms+BA2.0mg/L+NAA0.2mg/L为最佳;试管苗小叶柄分化不定芽培养基以Ms+BAl.0mg/L+NAA0.3mg/L为宜;l/2Ms+IBA0.5mg/L+90g Sucrose+暗培养1个月后再光照培养可诱导形成试管苗鳞茎;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0.5mg/L+O.1%活性炭;卡那霉素筛选浓度鳞片为150mg/L,鳞片叶为100mg/L。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温岭的百合属Lilium一新变种——巨球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e Miellez var.giganteum G.Y.Li&Z.H.Chen。本变种与原变种野百合Lilium brownii不同在于:鳞茎特大,直径10~12cm,鳞片100余枚,花冠淡黄色,外面带紫色;通常5~8朵。图1参10  相似文献   

15.
新疆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百合鳞片为外植体,建立新疆百合鳞片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新疆百合鳞片最佳消毒方法为70%酒精处理30 s后0.1%HgCl_2浸泡15 min;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1 mg·L~(-1)6-BA+1 mg·L~(-1)NAA;不同部位鳞片诱导率为内层中层外层、中部下部上部。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05 mg·L~(-1)NAA,增殖系数达3.46;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1)NAA+0.2 mg·L~(-1)IBA,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以郁金香法国之光的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式、取材时间及不同层鳞片诱导小鳞茎的效果。结果表明,75%酒精2 min+2% NaClO 20 min对郁金香鳞片进行消毒效果最佳;不同取材时间对鳞片的诱导效果不同,鳞茎膨大期的鳞片可直接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小鳞茎,花芽分化后期的鳞片可诱导出小鳞茎和绿叶组织;不同层的鳞片的诱导效果不同,外层鳞片愈伤诱导率高达88%,中心芽体的小鳞茎诱导率达57.89%;带有底盘的内层鳞片诱导小鳞茎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73.33%;小鳞茎在MS+6-BA 0.3 mg·L -1+NAA 0.05 mg·L -1培养基上颜色浓绿、健壮,增殖较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0.5 mg/L) NAA、不同浓度(0.5~2.0 mg/L) 6-BA、不同鳞片层次(外层、中层、内层)及不同鳞片部位(上部、中部、基部)对香水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并优化了诱导试管鳞茎的组织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诱导试管鳞茎的影响大小为NAA6-BA鳞片层次鳞片部位;试管鳞茎诱导的最佳组合条件是MS基本培养基+0.1 mg/L NAA+2.0 mg/L 6-BA+中层鳞片+鳞片中部部位,在此条件下诱导香水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率达到100%,平均分化数达到4.89。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0.5 mg/L) NAA、不同浓度(0.5~2.0 mg/L) 6-BA、不同鳞片层次(外层、中层、内层)及不同鳞片部位(上部、中部、基部)对香水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并优化了诱导试管鳞茎的组织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诱导试管鳞茎的影响大小为NAA>6-BA>鳞片层次>鳞片部位;试管鳞茎诱导的最佳组合条件是MS基本培养基+0.1 mg/L NAA+2.0 mg/L 6-BA+中层鳞片+鳞片中部部位,在此条件下诱导香水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率达到100%,平均分化数达到4.89。  相似文献   

19.
影响龙眼开花座果的因子主要是:①必须有足够诱导开花的营养物质;②适宜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水分)。气候因子起作用与否,则取决于当时果树内部条件的变化。低温诱导,只有在龙眼幼芽鳞片叶萌动时才有效。在气候异常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修剪,施肥灌水,叶面喷施营养液等方法诱导花芽2次分化,抽穗开花率达到68.2%,座果率为69.5%。  相似文献   

20.
东方百合单鳞片室内催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方百合(Oriental lily) Sorbonne、Tiber、Mero Star、Siberia为供试材料.采用单鳞片室内催芽,比较催芽所用四种基质M1(锯末)、M2(锯末:河沙=1:1)、M3(河沙)、M4(泥炭:珍岩=1:1)的催芽效果,并研究4个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四种基质都可以作为单鳞催芽的基质:对子球产生数量和生产成本方差分析得知,M2为理想的催芽基质;4个品种之间分生子球的差异不显著,因此他们都可以用扦插方法繁殖种球,用营养液浸泡鳞片能提高鳞片的成球率和子球的整齐度,是鳞片扦插前的必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