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沿海棉区;湖北省的鄂北岗地;四川省的丘陵棉区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地区等。耕作制度系属粮棉两熟地区(部分一熟棉田),其种植方式主要有棉麦(大、小麦),棉油(油菜),棉豆(蚕豆)等。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2.
油棉两熟的发展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麦(油)棉两熟,特别是油棉两熟发展较快,已成为我省棉区的主要耕作制度。不少地方已从油棉连作套种发展为油棉双移栽,使油菜棉花单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油棉两熟发展较快的原因1、经济效益好。一亩油莱可产菜子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合赣北彭泽县植棉区的一年两熟棉田高产出和高效益轻简栽培模式,通过棉花与马铃薯一年两熟轻简栽培模式和与传统的油棉两熟、麦棉两熟栽培模式效益比较。结果表明:模式1(薯棉两熟轻简高效栽培)比模式2(油棉两熟双育苗移栽)增收36798元/hm~2,模式1比模式3(麦棉两熟连作)增收37518元/hm~2,比传统的油棉和麦棉两熟纯收入增加一倍还多;机播棉果枝1~2节位成铃率高,占85.1%,比移栽棉高30%左右,成熟的一致性好,有利于机械化收摘。  相似文献   

4.
棉油(油菜)两熟双移栽是发展我省棉油生产,提高产量品质的好耕作制度之一。1989年彭泽县棉油套栽面积占总棉田面积80%以上,其他棉区棉油两熟双移栽也在不断扩大。为适应我省广大棉区特别是水改旱新植棉区发展棉、油连作两熟双移栽的生产技术需要,夺取亩产皮棉100kg以上,亩产油菜籽150kg以上的双高产大丰收,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江西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在保障食用油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江西省油菜种植制度主要有棉油两熟、稻油两熟、旱地油菜和稻稻油三熟等.作者根据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安排以及试验任务与目标,研究在油棉两熟双移栽情况下油菜不同播种时期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现将试验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广大花生产区迫切需要特早熟花生新品种,以解决北方地区麦油一年两熟、南方地区一年三熟和无霜期短的地区对特早熟花生品种的要求。但与特早熟有相关性的主要性状,目前国内外的报导还不多。为探讨这些关系,提高选育效果,我们从1976—1978年作了初步的观察研究。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系):中早熟种花28,早熟种白沙1016,特早熟(生育期120天左右)种RH77—8,分春、夏播两组,以  相似文献   

7.
关中灌区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粮、棉、油生产全局出发,谈谈关中灌区七十年代中期大面积种植甘蓝型油菜以来,油菜的轮作和种植方式。 一、粮油轮作和种植方式 粮油轮作是关中灌区种植油菜地区主要轮作形式,其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1.粮油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 关中中、西部宝鸡峡灌区和其它生产条件较差,人均耕地在二亩以上的地区,种植小麦,一年一熟生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麦棉两熟种植方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观念的增强,农业生产正由一年一熟向麦棉两熟的方向发展。1985~1987年宿县麦棉两熟面积由4.5%上升到32.3%。实践证明,在劳力充足,耕作精细的地区,增加棉田复种,实行油棉、麦棉、菜棉  相似文献   

9.
虞城县常年植棉30万亩左右。其中油棉两熟面积为6.2万亩。1986年对全县粮棉油生产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油棉两熟亩产值为360元,亩投资30.3元,亩纯收益328.7元,麦棉两熟亩产值为290.4元,亩投资32元,亩纯收益258.4元,比油棉两熟低12.7%,小麦玉米两熟亩产值为286.1元,亩投资36.3元,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种植水平的提高,棉田种植制度由一棉一熟逐步发展成为粮(油)棉两熟。1980年全县两熟棉田只有3%,1985年上升到了30%,1988年已扩展到53%,并呈现出多种两熟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1.
短季棉在我国有两种生产类型;一是在东北、西北生长期短春季种植的特早熟品种,一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黄河、长江棉区一年两熟麦棉套种,油棉两熟连作夏播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  相似文献   

12.
川北两熟棉区,前作为小麦或油菜,占地195~200天,棉花要利用3月中下旬的气温回升期播种,至8月下旬开花的有效时期,也需占地195~215天,麦(油)棉两熟  相似文献   

13.
油(麦)棉种植制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对江苏江海旱粮棉区油(麦)棉两熟种植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系统的评价,为发展油棉两熟种植制度、提高植棉效益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振武 《作物研究》1994,8(2):47-47
棉花与油菜套种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1品种选择与种植规格棉花与油菜套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泗棉2号、湘棉15号等。油菜应选择高产、早熟或中熟偏迟的高杆品种,如杂交油菜秦油2号,双低油菜湘油13号,还有湘油10号等。棉油两熟套种,...  相似文献   

15.
麦棉油棉连作两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体制改革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们为了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近数年来,麦棉连作两熟和油棉连作两熟在我国南北棉区蓬勃兴起。麦棉连作两熟和油棉连作两熟,是在麦棉间套复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制度。它比麦棉间作能更好地利用光、热资源和生长季节,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土地也可得以休养生息。这一耕作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农业科技水平迈出了新的一步。笔者1987年曾先后赴河南,山东等省考察,发现麦棉连作两熟和油棉连作两熟,很受当地棉农欢迎。其基本原因是:1 比麦棉间作经济效益高以山东省冠县为例,该县地处黄淮海平  相似文献   

16.
油棉套种两熟制,是长江流域棉区普遍实行的种植制度。长期以来,虽然油棉单产不断提高,但棉田整体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为了提高棉田的总体收益,近几年来,在油棉两熟的基础上正向一年三熟发展。即由油棉两熟改为油棉豆三熟。1 效益分析1.1 社会效益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面积正逐年减少,市场对大豆的需求日益增加,致使豆棉争地矛盾日渐突出。棉田间作大豆,能做到豆棉兼顾、一地两用,从而缓解了豆棉争地的矛盾。另一方面,随着棉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相对紧缺,也促使棉农弃棉种豆。间作大豆的棉田,由于采取单行种植,操作管理方便,省工省时,工效高,…  相似文献   

17.
低硫甙高油份新品种浙优油1号和低芥酸低硫甙新品种浙优油2号均源于常规品系76389与澳大利亚双低品种Marnoo的杂种后代,具有其母本的高产、适应性广和父本的多枝多果少粒特点,表现产籽量、产油量高,品质优,适于华东冬油菜区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棉麦(油)两熟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棉产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棉麦(油)两熟乃至多熟制栽培。1986年以来,在全省棉产区实行了四改,即改春棉一熟制为粮棉两熟制;改不完全两熟制为完全两熟制;改前茬作物的低产、低值短季品种(如白菜型油菜、大麦等)为高产、高值中熟品种(如甘兰型油菜、小麦等);改直播套种的常规植棉技术为育苗移栽接茬连作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改革麦(油)棉两熟套种为两熟连作,解决三争(争地、争光、争季节)矛盾,夺取粮(油)棉双高产的成功经验。我县从一九五八年就开始试验推广,可是一直没有推广开来。群众反映:我们做的不是营养钵,是“钢钵”“铁钵”。为什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在我县推不开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有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但主要还是丘陵红壤土质粘性重、钵土配料困难,干了松散易破,湿了板结发僵。同时,  相似文献   

20.
龙双1号是湖北龙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中双6号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常规油菜品种,适于湖北省两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2010年10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10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