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玉溪市主要农作物进行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比较.实证表明,与全国相比,玉溪市水稻、玉米、小麦不具有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甘蔗、烤烟作物不具有效益优势,但规模和综合优势明显;蔬菜、油菜、水果、茶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缺乏效率和综合优势;花卉、蔬菜、水果、烤烟种植经济效益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玉溪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发展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强化科技与管理、推广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种植、调整粮经种植面积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多元多熟种植复种指数高、作物收获种类多、产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稻田多熟制种植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多种经营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蔬菜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的协助下,实施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创新并总结出了完善成熟的优势农作物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一套立体种植技术体系。本文主要对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进行简单分析,以期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特征参量法更适用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基于多特征参量的统计模型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合像元问题,但模型的鲁棒性有待提高。此外,遥感与统计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法在国家及全球大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中具有优势,但较低的制图分辨率使得数据产品的区域适宜性较差。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将以区域“作物一张图”为目标,充分发挥多源数据组合利用的优势,围绕多类型作物同步提取和大范围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开展深入研究,重点加强遥感数据预处理、特征参量提取和分类器高效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时空尺度,满足多方位的农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基础上,构建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方差、各市区的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农作物效率优势指数、农作物综合优势指数7个指标,对辽宁省各地区9类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辽宁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朝阳、锦州、葫芦岛、阜新、抚顺、锦州、大连等市适于农作物种植,并提出了辽宁省应当按照分析结论,调整各地区的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区域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首先探究了山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政策引导,突出特色种植;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构建新型农作物种植体系;优化种植业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整合优势资源,推进种植产品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探究山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云南省大理市耕地地块不规整、破碎且农作物空间种植结构复杂的特点,结合多源数据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达到准确地提取农作物信息的目的。【方法】 协同BJ-2数据和Sentinal-2数据进行农作物精细信息提取。首先,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BJ-2数据进行面向对象的图像分割,获得农作物地块信息;其次,在农作物物候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差分析获得关键时相,利用相应时间分辨率较高的Sentinal-2数据获取农作物地类信息,实现基于地块的小春农作物的快速精细提取。【结果】 采用实地调查地块真值与提取地类生成混淆矩阵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4%和0.83。其中,连片种植的农作物如蚕豆和马铃薯提取精度较高,地块细碎且内部种植结构复杂的作物提取精度略低。【结论】 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农作物提取方法,通过高分辨率影像上获得的对象分析单元能很好地对单一地块中的农作物空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分辨率影像由于分辨率偏低所导致的混合像元处错分的不足;不仅能从耕地地块级别获得农作物种植结构,更直观地反映农作物种植,能有效提升农作物提取的精细化程度,有利于精细化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管理。  相似文献   

8.
西藏-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拉萨市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油菜籽、蔬菜和青饲料,山南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青饲料、油菜籽、豆类,日喀则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豆类、青稞、蔬菜.除粮食作物外,其他作物空间布局尚未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粮食种植比例偏高,作物间种植比例有待调整.提出未来几年种植业发展应该以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率为突破点,压缩发展粮食作物,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9.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拉萨市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油菜籽、蔬菜和青饲料,山南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青饲料、油菜籽、豆类,日喀则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豆类、青稞、蔬菜。除粮食作物外,其他作物空间布局尚未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粮食种植比例偏高,作物间种植比例有待调整。提出未来几年种植业发展应该以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率为突破点,压缩发展粮食作物,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农作物。受资源约束趋紧、现有产量基数高等因素影响,今后玉米进一步增产难度将明显加大。但与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相比,玉米种植优势比较明显,玉米面积尚有一定扩大空间。从单产来看,通过改良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正>西葫芦是博州地区近两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种植的特色作物之一。各县市、乡镇根据地域特点,引导农民依托资源和市场优势,加大种植特色农作物,精心打造若干个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以精河县茫丁乡、博乐市小营盘及温泉县呼场为主的籽用西葫芦生产基地,特色农作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即增加农民收入,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籽用西葫芦是一种以收获籽粒为主的葫芦科作物,瓜子的种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2018年水稻、玉米、大豆3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7.99%,其中仅玉米就占了69.59%,经济作物所占比重较小.该文通过测算2014—2018年吉林省东、中、西各区域主要农作物的平均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析玉米、水稻及大豆3种粮食作物在吉林省东、中、西部的比较优势差异,进而提出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农作物种植,但部分地区存在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从而出现农作物种植缺水的情况.喷灌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农业种植缺水的问题,其不但具有节水的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翁源县农作物生产概况,其稻谷种植面积最大,糖蔗次之,蚕桑、三华李和九仙桃的种植面积较小;糖蔗的年产量最大,稻谷次之,蚕桑年产量第三,三华李和九仙桃的年产量接近,产量最低。参照农作物生产发展外显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翁源县主要农作物的外显优势度。结果表明,翁源县稻谷、糖蔗、蚕桑、三华李和九仙桃归一化后的外显优势度分别为0.23、0.94、0.33、0.22和0.46;翁源县糖蔗适宜扩大规模,蚕桑和九仙桃次适宜扩大规模,稻谷和三华李较适宜扩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
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田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为了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玉田县农村经济局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在国家蔬菜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的协助下,实施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在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的基础上,创新了新模式和新技术,总结出了一套完善成熟的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立体种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袁梁 《浙江农业科学》2010,1(5):936-938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陕西省各地区主要农作物的规模、效率以及综合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和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劣势农作物品种,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各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建议,以期使陕西省的农业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单位土地经济效益,河北省玉田县农村经济局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在国家蔬菜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的协助下,实施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创新并总结出了完善成熟的优势农作物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一套立体种植技术体系。2005—2008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万公顷,实现经济效益超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突出重点抓种植结构调整,精准用力抓特色产业发展,年内将新创建30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总数达到80个以上。种植结构调整做好加减法。在确保粮食面积、总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面积,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作物、特色高效经济作物。今年完成调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200万亩(包括调减张家口坝上地区高耗水蔬菜20万亩),以石家庄、邢台、邯郸等为重点,新增强筋小麦62万亩,达到360万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产量高、作物收获种类多、复种指数高等特点,多元多熟种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的产出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围绕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提高农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