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增科1981年毕业于河北省廊坊农机学校,分配到青海省民和县农机推广管理站工作,1984年至今任县农机推广管理站副站长、站长。1993年破格晋升为农机工程师,2000年12月被破格晋升为农机高级工程师。 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县农机化推广和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农机技术,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有较强的农机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他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出奋发进取、不畏艰苦的性格;他在工作中踏实勤奋,与广大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他一心扑在农机化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工作业务,为民和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他突出的工作成就,受到国家、省、地、县各部门的多次嘉奖。1992年2月他被评为县农业局粮油集团承包服务工作先进工作者、1993年3月获海东地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奖”、1993-1998年多次获青海  相似文献   

2.
栾志祥是蓬莱市北沟镇楼下村的一名农民,身材魁梧,性格憨厚,半辈子都是与土地和农机打交道。在蓬莱市农机服务行业,一提起栾志祥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是全市有名的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许多人称呼他为农机"大哥大"。  相似文献   

3.
高安市石脑镇菜田行政村烟坑自然村,是一个只有70人的小村庄,在家劳动力不过29人,而耕地却有300多亩,其中水田200亩。正是这样的条件,呼唤着农业机械,就在这样一个小村落,孕育出了一个农机专业大户———姚专元。姚专元与农机打交道二十五年了,对农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业机械痴情者1976年,他初中毕业回到家乡,第二年,生产队便安排他开手扶拖拉机。刚开始时,由于技术不熟练,有一次在机耕时不小心,右手无名指被机器切掉了一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更加执着地追求。锥心的痛让他懂得了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他买来…  相似文献   

4.
栾志祥是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楼下村的一位农民,身材魁梧,性格憨厚,半辈子都在与土地和农机打交道。在蓬莱市农机服务行业,一提起栾志祥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是全市有名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许多人称呼他为农机、  相似文献   

5.
栾志祥是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楼下村的一位农民,身材魁梧,性格憨厚,半辈子都在与土地和农机打交道.在蓬莱市农机服务行业,一提起栾志祥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是全市有名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许多人称呼他为农机、种粮“双栖大哥大”.  相似文献   

6.
栾志祥是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楼下村的一名农民,身材魁梧,性格憨厚,半辈子都是与土地和农机打交道。在蓬莱市农机服务行业,一提起栾志祥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是全市有名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许多人称呼他为农机、种粮"双栖大哥大"。几年下来,他硬是靠耕种贫瘠的土地走上了致富路,回首发展历程,栾志祥深有感触,亮出了他的致富之道:"我是靠‘四只鸡’发展起  相似文献   

7.
从农机维修工转型“农机专家”,摸索出“听声辨毛病、闻味辨故障”等绝活儿,成立农机合作社带领村民靠地致富,青岛浩硕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文新,用他的行动激励着农机人奋进。六十年春华秋实,六十年披荆斩棘,在即墨农机化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成就了一批以刘文新为代表的“金牌农机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机化的深刻涵义。正如刘文新所说,“农机化让我从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指引我们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奋进前行!”  相似文献   

8.
《南方农机》2007,(2):19-20
张红军,土生土长的乐平市梅岩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汉子,肤色黝黑的脸上,始终挂着纯朴的微笑,常年与农机打交道的他,养成了爽直厚道的性格,村里的田间地头留下他繁忙的脚步。在当  相似文献   

9.
五原县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大县,张贵元土生土长在这块土地上,从小就体验到“面朝黄土背朝天”落后、受穷的滋味。少言寡语且颇有心计的张贵元把埋藏在心里的志向化为勤奋的学习,于1978年考入了巴盟农牧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五原县,被分配到农机技术推广站,开始了置身农机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生涯,一干就是十六个春秋。这十六个春秋,改革的冲击,行业的疲软,市场的诱惑,绝大部分同学改行,都没有动摇他对农机事业的执着追求,默默地耕耘在农机事业之中。默默耕耘追求事业成1981年张贵元一到县农机推广站就一头扎在农机科研…  相似文献   

10.
近日,记者走进三界永明农机专业合作社,迎面看见合作社负责人郑永明和他的父亲郑根达及儿子郑杰灵一起在忙着修理农机。农机跟他们三代人有着特别的缘分,从郑永明父亲开始到他的儿子,一家祖孙三代人都没有离开农机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三代农机人的奋斗经历。  相似文献   

11.
1维修农机结“机”缘 1988年张志鹏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到净潭乡粮管所当了一名机电维修工,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工资微薄,却有幸与他喜爱的机械作伴。他四处求购、寻找有关机械原理、机械维修的书籍;一有空闲,他就如饥似渴地看书,画图,做笔记;为了提高实践经验,他先后师从文、万、沈、张4位师傅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的磨炼,他读懂了“机器的心”,终于能熟练处理一般农机故障。  相似文献   

12.
眉山地区农机局于1997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该区适于大中型农机作业,受“成都经济圈”的辐射,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心系农机,执着追求建设新区吸引着一批有志者。建局三个月后,这里只有六个人,逐渐增加到十一人。这十一人来自:乐山、沐川、沙...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莱西的刘成龙,出生于1985年,具有新一代农机人典型的特征,对农机产品的性能和操作舒适性颇为看重。刘成龙同时是一个非常喜欢拖拉机产品的技术达人,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刘成龙对他们的产品性能优势都颇为了解。他也具有着很多理工男所具备的内向性格,可以说这次与刘成龙面对面的采访让笔者绞尽了脑汁,方从他的口中掏出了不少内容。子承父业,就是喜欢拖拉机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省临泽县新华镇农村,活跃着一支农机“走耕”专业合作社,每到农忙季节,总能看到这支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走村串户,为广大农户开展优质的农机作业服务。带头的人是一位曾经从象牙塔毕业的大学生。他叫梁光锋,临泽县新华镇人,大学毕业后,放弃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开着拖拉机“走耕”,自己通过经营农机走上致富路户,他又精心挑选,整合农机大户的现有资源。  相似文献   

15.
孟杰同志是1994年入党的老同志,同时也是一位“老农机”。在长期的农机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磨砺了一副刚毅的性格和一种奉献的精神,深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在1998年初,他被任命为周村区农机监理站站长,在他的带领下,该区的农机监理工作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卢金全,是高安市黄沙岗镇人,只要提起他,没有不伸起大拇指交口称赞的.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农机事业,依靠农机创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  相似文献   

17.
马金海2012年43岁,山东潍坊人,高中一毕业便当上了一名农机手,辛苦工作好几年,积蓄却没有多少。结婚时,他白手起家,借钱2万元购买了一辆二手拖拉机,到如今,他已经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农机合作社,真真正正过足了一把农机瘾,2012年,他的农机作业收入超过了20万元。(1)新机具亮相赚足眼球。2012年麦收时,马金海把刚  相似文献   

18.
王卫东 《农业机械》2011,(13):69-70
2011年五一前夕,东风农机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东风农机人多少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奋斗和汗水,因此而有了最为精彩的一记落笔。这是东风农机矢志不渝坚持"服务农业、造福于民"的企业宗旨,打造民族品牌而实现的新跨越,是东风农机人挑战自我、励精图治的新标杆,更是东风农机事业更高、更快、更好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9.
初见江苏省农机监理所所长张耀春,谁也不会将他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农机监理联系在一起。但与他相处一段时日后,你就会发现他身上具有农机监理人所特有的气质:自信的眼光中闪耀着农机人的敏锐和聪慧,谈笑风生间透着农机人的豪迈和大度,举手投足间显露着农机人的刚毅和果敢。润物细无声。经历了在农机行业十多年摸爬滚打,经过了3年的援疆工作的锤炼,如今年仅37岁的张耀春已成长为指挥百万农机大军,农机安全监理领头人。投身农机终不悔1986年,刚走出校门的张耀春无怨无悔地投身于农机行业,一毕业就来到全国最具有实力的农机公司--江…  相似文献   

20.
梁成锋是扶绥县中东镇东哨村农民,是一位有胆识、敢想敢干的农机手。今年27岁的他经历过外出打拼磨炼,最终选择干农机。从2009年开始了人生农机之旅,在农业机械化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他大显身手,干出了一番事业。返乡创业显身手,经营农机有“钱”途梁成锋虽然年纪轻轻,但历经风雨。2002年9月,在劳务输出的大潮中,初中刚毕业的他便和同村同龄人一同外出打工,至2008年在外闯荡近6年。不寻常的打工经历,使他不仅拓宽了视野,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