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半山区天然林资源不断减少的状况,本文从维护森林自然生境的生态功能、保存基因资源、控制林木生态病害;传统林业向现代代林业转化等方面,阐述了四平市东部天然林应划定“自然封护区”的必要性及其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2.
四川天然林资源丰富,珍稀物种繁多,生态效能巨大,具有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针对这些特点,文章提出要切实保护好现有天然林,使之成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对天然林实施合理经营;建立与可持续经营要求相适应的天然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和政策、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景观资源和野生经济资源,合理开发生态旅游、野生土特产品;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这项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对天然林实行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3.
《山西林业》2009,(2):F0003-F0003
为了展示1998年以来,山西省黄河流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客观地反映天然林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全社会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广大群众爱林护林、植树增绿、建设绿色家园的热情,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决定面向社会征集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摄影和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天然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主体,也是我国进行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产品生产中的主体,它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及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 3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1998年下半年至 2000年上半年更新造林 195.4万亩,中幼林抚育 1562.4万亩,退耕还林 95309亩,森林经营实现了长大于消。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于 1998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始终把生态体系建设放在首位。他们按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山脉走向划分出 659.5万公顷林地作为生态保护区,按国家林业局要求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成立了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有效地保护了原始林资源;投资建立了内蒙古首家森林资源环境监测站,为生态体系建设提供…  相似文献   

6.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以后,林业企业结束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历史。抓住新的机遇,建设新型生态产业,是林业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制止区内的环境退化和资源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障社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天然林保护给社区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发展非木材产品,加强经济林果的发展以及营造速生丰产林和薪炭林的对策,以实现西双版纳的天然林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萍 《中国林业》2009,(7):27-27
阿尔泰山天然林总面积224.6万公顷,占新疆天然林总面积的47.3%。林木总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是欧亚大陆腹地物种保存最完整的天然基因库。做好山区天然林资源和生态保护工作,是林业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及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科学化加快发展林业绿化生态绿化良种的繁育保护推广与利用是进一步提高建设林业生态屏障优势资源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因国有林区多年来对天然林资源超强度开采,导致了国有林区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环境危急,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已受到了严重威胁,保护天然林资源刻不容缓。为了保护国有天然林资源必须采取大幅度减少天然林采伐量、变革天然林经营方式、推行林业分类经营、调整林区产业结构、稳妥分流林业富余人员等措施。理顺管理体制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运营机制,完善保护国有天然林工程的服务体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属于生态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各类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天然林资源面积与覆盖率下降,天然林资源遭受严重损坏导致生态功能减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故而要使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务必要将天然林保护提上日程以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结合实际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态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保护天然林资源为出发点,调减采伐量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分流富余人员,以振兴林业经济。因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社会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是社区林业的重要形式,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构成自然保护网络,形成生态公益林骨架,将有力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和生态体系建设。通过对自然保护小区的分析,提出社会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保护和发展我国森林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思想和森林生态经济学理论。本文还就林业发展方向、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工业用材林和薪炭林营造、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以及加强山区现有天然林的保护提出了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区之一,在生态林业建设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但要从天然林资源的分布上搞好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建设生态城镇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章探讨了林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特点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原则、依据及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6.
浅议天然林保护的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及天然林破坏产生的环境危机为背景,阐述了保护天然林是改造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提出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肯定了封山育林是天然林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森林法对原森林法作了许多重大修改,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了大步的改进。修改前的森林法有很多可取之处,但过分强调了林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林业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造成了人们“林业就是大木头”的错误观念,阻碍了林业的发展,使国有林区的林木资源几乎消耗殆尽,给林区的长治久安和子孙后代的利益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新森林法对保护现有资源所作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一、设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生态公益林为大众提供生态效益,需外部提供资金才能持续发展。需要特殊保护的所有天然林都可以划到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建设河南省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依据该区的自然状况及林业建设发展方向,将河南省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和商品林经营区两大区,分别简述了各区建设的基本构想,并提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林业生态建设与天然林保护措施的落地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围绕新时期林业发展环境以及天然林保护战略,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从林业生态保护的意义出发,简要分析我国林业保护的成绩与问题,重点探讨天然林保护的策略,以期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拥有大面积的山地资源,近些年为维护生态平衡,又有大量的超坡耕地退耕还林,如何科学地治理这些山地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也必将成为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延伸。黑龙江农村山地资源位于国有森林资源外围的山区和半山区,按自然条件可分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果树经济林、灌丛(杜鹃—柞灌丛、胡枝子—排灌丛),超坡耕地、岩石裸露地(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五种状况。针对这五种状况,本文根据生态学理论、林业分工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对农村山地资源的生态和经济的不同需求,提出按照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