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厚朴提取物对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A组(对照组)、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100、150 mg/kg厚朴提取物。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组湖羊末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湖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D组湖羊瘤胃中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湖羊瘤胃中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湖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C组、D组湖羊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D组湖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厚...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灌服丁酸钠对哺乳羔羊瘤胃内容物和瘤胃上皮微生物菌群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7对体重相近、胎次一致的10日龄湖羊双胎羔羊,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口腔灌服丁酸钠组(试验组,OB,n=7),另一组为灌服生理盐水组(对照组,CON,n=7)。羔羊在49日龄时屠宰采样,采取瘤胃内容物和瘤胃上皮样品,分别用于挥发性脂肪酸(VFA)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口腔灌服丁酸钠显著影响了瘤胃内丁酸和总VFA的含量(P<0.05),但并未影响乙酸、丙酸的含量以及乙酸丙酸比值(乙丙比)(P>0.0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瘤胃上皮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瘤胃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的差异较小。对瘤胃内容物微生物来说,灌服丁酸钠显著提高了BS11肠道菌族(Unclassified BS11 gut group)的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梭菌目(Unclassified Clostridiales)和丹毒丝菌科(Unclassified Erysipelotrichaceae)的丰度(P<0.05);对瘤胃上皮微生物来说,灌服丁酸钠显著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湖羊羔羊的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母羊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补饲代乳料条件下,湖羊羔羊早期断奶的可行性提供依据,并确定最佳断奶时间。选取出生日期相差不超过3 d、体况良好、健康无疾病的羔羊90只,将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7日龄开始饲喂代乳料的情况下,分别于25日龄(试验Ⅰ组)、35日龄(试验Ⅱ组)、45日龄(对照组)断奶,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在16~45日龄,试验Ⅰ组羔羊由于断奶应激,导致羔羊采食量减少,平均日增重低于试验Ⅱ组,且在31~45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试验Ⅱ组高出5.09%(P<0.05),比对照组高出7.50%(P<0.05)。2)试验Ⅰ组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试验Ⅱ组与对照组(P<0.05),试验组湖羊羔羊的氮摄入量、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断奶当天,试验Ⅰ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1),且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1);90日龄,试验Ⅱ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断奶当天,试验Ⅱ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60日龄,试验Ⅱ组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30日龄,试验Ⅰ组血清促乳素(PRL)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1)。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的羔羊成活率分别为76.67%、86.67%、90.00%。经综合评定,湖羊羔羊35日龄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CB)或丁酸钠(S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免疫、抗氧化能力以及低氧应激的影响。试验配制3种等氮(50%)和等脂(9%)的饲料,分别为基础饲料(Con)、基础饲料中添加10 mL/kg的CB的试验饲料、基础饲料中添加1.0 g/kg的SB的试验饲料。选取体重为(5.02±0.01) g的大口黑鲈360尾,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开展8周的养殖试验,随后进行低氧应激试验。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CB组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沉积率(PDR)显著提高(P<0.05),CB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CB组肠体比(ISI)显著增加(P<0.05)。2)与Con组相比,SB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CB组和SB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SB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饲...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及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的15日龄湖羊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羔羊随母哺乳并补饲颗粒料,对照组颗粒料中不含发酵饲料,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含有5%、10%、15%发酵饲料的颗粒料。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Ⅱ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试验Ⅱ组白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红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Ⅲ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Ⅱ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Ⅰ、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岩藻多糖对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及代谢组学的影响。选用60只60日龄平均体重为(12.5±0.5) kg的健康断奶羔羊(川中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F1组)、0.3%(F2组)和0.5%(F3组)的岩藻多糖。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F2、F3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F1、F2、F3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2)与CON组相比,F1、F2、F3组的瘤胃pH和乙酸、丁酸、异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0.05),F2、F3组的瘤胃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3)在门水平上,与CON组相比,F1、F2、F3组的瘤胃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F1、F3组的瘤胃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螺旋...  相似文献   

7.
试验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富硒酵母对羔羊生长性能、血液相关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健康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各组羔羊分别饲喂含有0、0.15、0.30、0.45 mg/kg富硒酵母的基础日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羔羊血液红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羔羊血液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羔羊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羔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羔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羔羊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断奶时间对不同日龄湖羊羔羊瘤胃形态及表皮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两因子试验设计,设断奶时间和羔羊日龄2个因子。选择初生重[(3.51±0.57)kg]接近的54只湖羊羔羊,28日龄时随机屠宰6只后按照同质性原则将剩余48只湖羊分为28日龄断奶组[(8.21±0.97)kg]和56日龄断奶组[(8.06±0.53)kg],分别在42、56、70和84日龄从2组中各随机挑选6只羔羊进行屠宰。采集瘤胃腹囊组织样品测定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和肌层厚度,提取瘤胃组织总RNA测定表皮生长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乳头长度和宽度显著高于56日龄断奶组羔羊(P0.05),瘤胃肌层厚度显著低于56日龄断奶组羔羊(P0.05)。断奶时间和羔羊日龄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瘤胃乳头长度和肌层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28日龄断奶组羔羊瘤胃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IGFBP5和IG FBP6表达量显著高于56日龄断奶组(P0.05)。羔羊瘤胃乳头长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和IGFBP6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318,P=0.001;r=-0.520,P0.001);瘤胃乳头宽度与TGFβ1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275,P=0.004),与IGFBP3和IGFBP5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344,P0.001;r=0.256,P=0.001)。综上所述,28日龄断奶促进湖羊羔羊瘤胃乳头发育和瘤胃表皮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可能参与羔羊瘤胃早期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低聚木糖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体重(20.10±1.59) kg、约2.5月龄的育肥湖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A组、B组、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450 mg/kg低聚木糖。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试验各阶段各组湖羊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生长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C组湖羊对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湖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组湖羊血清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C组湖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添加300、450 mg/kg低聚木糖可显著提高湖羊血清IgA、IgG的含量及对钙的表观消化率,可提高湖羊的平均日增重。结合生产实际,建议低聚木糖在育肥湖羊日粮中添加量为300 mg/kg。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比例饲用小黑麦青贮对湖羊血浆指标、瘤胃形态及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体重[(20.37±1.93) kg]相近的3月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羊,每只羊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用10%(T1组)、20%(T2组)和30%(T3组)的饲用小黑麦青贮替换部分粗饲料(玉米青贮和花生秧)。4组饲粮等能等氮,精粗比为70∶30。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 T2组湖羊血浆β-羟丁酸(BHB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T1组(P<0.05),T3组血浆BHBA含量显著高于T1组(P<0.05);T2组和T3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血浆肌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T2组湖羊血浆瘦素和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T1组(P<0.05)。3)各组湖羊瘤胃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肌层厚度、黏膜层厚度和固有层厚度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T3组湖羊瘤胃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T3组瘤胃丙酸含量显著低于T1组(P...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复合植物提取物对湖羊羔羊腹泻频率、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5日龄的湖羊羔羊135只,随机分为5个组。对照组(CON)、A、B、C、D组分别在开食料的基础上添加0、0.5、1.0、1.5、2.0 g/kg复合植物提取物,饲养试验共84 d。结果表明:在断奶前后各添加剂组羔羊的腹泻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各组羔羊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免疫球蛋白G、A、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C组的白细胞介素4、10、转化生长因子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白细胞介素6、17A、8、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C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综上,在饲粮中添加适宜量的复合植物添加剂可以降低羔羊的腹泻频率,添加1.5 g/kg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可以增加羔羊的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提高羔羊的抗病...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补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湖羊哺乳期羔羊生长及生长轴相关激素的影响,为NMDA在哺乳期湖羊羔羊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5.6±1.15)kg、体况健康的7日龄羔羊32只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CON组、1.25 NMDA组、2.5 NMDA组、5 NMDA组,每组8只。所有羔羊正常随母羊吮乳,7日龄开始补喂精料,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NMDA补喂水平分别为0、1.25、2.5、5 mg/kg BW只,进行为期38 d试验。结果表明:(1)在生长发育方面,补喂NMDA显著提高了湖羊哺乳期羔羊总增重,以1.25 mg/kg BW时效果最佳。(2)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哺乳期羔羊补喂NMDA 14 d血浆中,1.25 NMDA组血浆中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 <0.05),提高了14.12%;各组血浆中胰岛素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 <0.01);5 NMDA组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水平组(P <0.05);各组血浆尿素含量与CON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4.1%...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断奶日龄的湖羊羔羊瘤胃组织结构的差异,特别是瘤胃乳头超微结构变化,旨在为羔羊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提供瘤胃生长发育的依据。选择新生湖羊羔羊24只(初生重:2.80 kg±0.0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30日龄早期断奶组(EEW-30)、45日龄早期断奶组(EW-45)和60日龄常规断奶组(NW-60)。在各断奶日龄及75日龄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体重及瘤胃空重,计算瘤胃相对重量;采集瘤胃组织进行显微及超微形态学测定。结果显示:①EEW-30组羔羊断奶体重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组与NW-60组断奶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羔羊瘤胃相对重量与其体重变化规律相同。②光镜下可见:断奶时,EEW-30组瘤胃壁厚度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EW-45组与NW-60组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EW-45组羔羊瘤胃壁厚度显著高于NW-60组(P<0.05)。断奶时EEW-30组瘤胃乳头较短小,极显著短于NW-60组(P<0.01),EW-45组也显著短于NW-60组(P<0.05)。断奶时瘤胃乳头宽度和面积在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在75日龄时也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③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EEW-30组断奶时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ruminal micro-papillae)数量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与NW-6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试验结果显示,断奶时羔羊瘤胃形态结构在EEW-30与NW-60组间差异明显,而EW-45与NW-60组较为接近,瘤胃微乳头状结构也呈相同变化趋势。提示45日龄时断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低能低蛋白日粮添加枯草菌肽对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粪便蛋白质含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白羽肉鸡2 160只,饲喂相同日粮至14日龄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0只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低能低蛋白组(LEP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降低0.6个百分点的蛋白质和0.25 MJ/kg代谢能;低能低蛋白+枯草菌肽组(LEPA组)在LEP基础上添加200 mk/kg枯草菌肽,肉鸡饲养至38日龄出栏。采集22、38日龄肉鸡盲肠内容物检测乳酸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收集25、35日龄肉鸡粪便检测粗蛋白含量,并进行经济效益计算。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LEP组平均日增重、38日龄出栏重和欧洲效益指数(EPI)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与Con组和LEP组相比,LEPA组的肉鸡成活率在试验期间显著提高(P<0.05);与LEP组相比,LEPA组的EPI显著提高(P<0.05)。(2)与Con、LEP组相比,LEPA组22日龄和38日龄肉鸡的盲肠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和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瘤胃液制备物对新生羔羊肠道黏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50只初生体重接近的新生羔羊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羔羊1日龄开始补喂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瘤胃液(Ⅰ)、灭菌瘤胃液(Ⅱ)、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Ⅲ)和灭菌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Ⅳ)],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5 d。在24日龄时每组选取3只羔羊屠宰,采集肠道黏膜;在羔羊14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测定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显示:1)小肠黏膜蛋白质中,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Ig 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和免疫球蛋白G(Ig G)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Ig A总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SIg A和Ig G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试验Ⅲ组免疫球蛋白总量较对照组增加较多。2)血浆中,羔羊28日龄时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14日龄。14日龄时试验各组血浆中Ig 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28日龄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各组Ig G含量在14和28日龄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给新生羔羊补喂不同处理的瘤胃液制备物均能提高羔羊肠黏膜免疫能力,补喂超声波破碎瘤胃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时间及日龄变化对湖羊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3.51±0.57)kg]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54只初生湖羊公羔,饲养至28日龄后屠宰6只。将剩余的48只按照同质性原则分为28日龄断奶组[(8.21±0.97)kg]和56日龄断奶组[(8.06±0.53)kg],每组24只。2组在42、56、70、84日龄分别屠宰6只,屠宰后测定羔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瘤胃中氢化菌含量。结果表明:1)56日龄断奶组肌肉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高于28日龄断奶组;随着日龄的增长,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升高,种类变得越来越多。2)70日龄时,28日龄断奶组的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显著高于56日龄断奶组(P0.05);56日龄断奶组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的含量在42日龄时显著高于70和84日龄(P0.05)。由此可见,与28日龄断奶相比,羔羊在56日龄断奶更利于肌肉中脂肪酸的沉积。  相似文献   

17.
李泽然 《饲料研究》2023,(11):51-55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将120只白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2~42日龄、1~42日龄时,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Ⅲ组肉鸡末重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肉鸡半净膛率、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肉鸡屠宰率、胸肌率及肌肉pH值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总蛋白(TP)、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清学指标3方面研究人工哺育代乳粉对湖羊双胎羔羊早期培育的效果。选取24对新生湖羊双胎公羔羊,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成2组,1对双胎羔羊分别分至其中1组,MM组随母哺乳,MR组人工哺育代乳粉,每组24只。饲养试验试验期90 d,60日龄断奶,每隔10 d于晨饲前进行称重、采血,60和90日龄时,随机选取3对双胎羔羊进行屠宰。在46~55日龄和76~85日龄随机选取4对双胎羔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在20、30、40日龄时,MR组羔羊的体重显著低于MM组(P<0.05),但差异在逐渐减小,到50日龄以后就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MR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在10~20日龄显著低于MM组(P<0.05),在40~50日龄显著高于 MM 组(P<0.05),其他时段差异不显著(P>0.05),0~9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亦不显著( P>0.05)。2)在60日龄时,MR组羔羊的瘤胃占复胃总重比例显著高于MM组(P<0.05),而瓣胃和皱胃占复胃总重比例显著低于MM组(P<0.05)。在90日龄时,2组羔羊各胃室重量以及占复胃总重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R组羔羊瘤胃的重量比 MM组高;MR 组羔羊的小肠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 MM组( P<0.05);代乳粉对2组羔羊内脏器官重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0.05)。3)代乳粉对常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 P>0.05)。4)代乳粉对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胆固醇、葡萄糖、甘油三酯、白蛋白、尿素氮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P>0.05),并且MR组与MM组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综合以上,人工哺育代乳粉的培育方式能够达到与母乳哺育湖羊双胎羔羊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母源粪菌移植(mFMT)对蛋雏鸡早期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200只1日龄海兰褐公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mFMT组、环磷酰胺(CPA)组和mFMT+CPA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鸡在1、3、5日龄,mFMT组和mFMT+CPA组每天每只灌服100μL菌液,在6、7、8日龄,CPA组和mFMT+CPA组每天每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试验时间为14 d。结果显示:mFMT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mFMT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VH)显著高于Con组(P<0.05),mFMT+CPA组十二指肠和空肠VH/CD显著低于Con组(P<0.05),其回肠VH/CD显著高于CPA组(P<0.05);mFMT和mFMT+CPA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与Con组差异不显著(P>0.05),CPA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m FMT和mFMT+CPA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CPA组血清中溶菌酶(LZM)含量显著低于Co...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00只湖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湖羊饲喂无添加剂的全株玉米青贮,试验组湖羊分别饲喂经有机酸(有机酸组)、益生菌(益生菌组)、菌酶制剂(菌酶组)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肉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的末重显著高于有机酸组及益生菌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益生菌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有机酸组和益生菌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瘤胃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瘤胃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和菌酶组瘤胃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机酸组、益生菌组、菌酶组肉羊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