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氨基酸复合微肥在农作物增产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在畜牧业生产上,特别是饲喂奶牛增奶方面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和探索氨基酸复合微肥饲喂奶牛增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奶牛有增奶作用。关于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奶牛增奶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奶牛瘤胃微生物移植(RMT)是一种将健康供体奶牛瘤胃微生物转移给受体牛的技术。目前,针对RMT的报道还相对有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RMT具有重建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提高饲料效率的潜力,并对多种肠道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RMT在重建瘤胃菌群、可能作用机理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硫酸锌对奶牛腐蹄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蹄病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兽医临床上通常采用修蹄、浴蹄、局部处理和全身抗菌治疗等措施防治奶牛腐蹄病,但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Demertzis等(1973)、Dembinski等(1987)、齐长明等(1999)曾报道锌制剂对奶牛蹄病的防治作用,为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就硫酸锌对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验微贮玉米秸秆对泌乳奶牛的饲喂效果,于2007年8月份-2008年2月份在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来宾奶牛养殖基地进行了饲喂对比试验,研究微贮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以微生物制剂为主的奶牛生物增奶剂和化学增奶剂的研究概况。报道了当前酵母茵、乳酸茵、米曲霉、复合茵制剂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增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同时指出化学增奶剂的应用效果取决于所试奶牛日粮营养成分的盈缺,选择适宜时机和剂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奶牛由于能量需求增加但干物质采食量减少会导致代谢和生理的改变,从而引发能量负平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是机体炎症和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可能会增加一系列围产期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加强围产期奶牛健康管理,对保证奶牛健康和发挥奶牛泌乳性能十分必要。以往研究显示,金银花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兼有药用和营养双重功效,且具有多种生理生化活性,如抗炎、抗氧化等。然而,目前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围产期奶牛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抑制以及金银花提取物在这些生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究金银花提取物在围产期奶牛上的作用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营养研究上,植物提取物一直被用作瘤胃调控剂的研究。一些植物提取物由于其酚类性质,在瘤胃不易被微生物降解,过瘤胃后能像在非反刍动物体内那样发挥作用。植物提取物的生理作用除免疫调节作用外,还有抑炎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对奶牛胰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对包括奶牛在内的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调控效果,同时就植物提取物调控奶牛胰岛素分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奶牛抗热应激添加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中国饲料》2006,(3):19-21
本文综述了奶牛抗热应激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应用效果,提出了其在奶牛生产上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关于植物提取物在奶牛免疫机能及产奶性能方面的研究报道。利用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氧化性能,挖掘植物提取物在奶牛应用方面的潜能,通过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改善调控奶牛免疫机能及产奶性能的效果,促进奶牛健康生长的同时提高乳品品质。  相似文献   

10.
奶牛是高度培养的家畜品种之一,其产奶量的高低除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外,环境条件中的气象因素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因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一般的结论并不完全适合于各个地区。关于气象因素对兰州地区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地区奶牛产奶量与当地主要气象因素关系的分析,以得出气象因素对兰州地区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程度,并从中找出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供改进当地奶牛的饲养管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不仅影响奶牛健康,同时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和牛奶品质。乳蛋白作为影响牛奶品质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和产量受到基因、环境、内分泌激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而现有关于热应激对奶牛乳蛋白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的研究报道结果不相一致。因此,本文从热应激引起奶牛内分泌激素变化导致营养重分配的基因网络、乳蛋白合成的应答与转录调控机制改变层面,综述了其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的影响,为进一步的机理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型乳房炎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而隐性乳房炎潜在性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因而,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与发生规律非常必要。笔者试验研究了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及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使用不同抗热应激模式的奶牛棚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风速的测定,计算相对湿度以及评价奶牛热应激程度,研究三种不同抗热应激模式对奶牛棚内微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模式均具有一定的抗热应激作用,其中使用湿帘为主的模式下的奶牛具有最好的抗热应激效果;使用风扇为主的模式效果其次;隔热草帘效果较差,也有可能受牛棚格局影响所致,为达到较好的防暑降温作用,在使用防暑降温措施时,奶牛棚内的密闭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牛血液生化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近年来,关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但主要集中于评定奶牛耐热性指标的研究[1],而对热应激对与奶牛泌乳、繁殖、乳房炎发病率密切相关的血液生化成分影响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奶牛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产...  相似文献   

15.
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借助防腐消毒液灌注子宫或使用抗菌药物,这也使得感染的病原菌产生了相应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溶葡萄球菌酶作为一种迅速溶解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细胞壁结构的药物,其治疗疗效明显,而且应用浓度低,有助于促进奶牛生产鲜乳,因而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为了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对某奶牛场中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牛采取上述治疗方式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甲硝咪唑)具有较强抗厌氧菌作用和抗滴虫作用。在奶牛疾病抬疗中,将其联合用药,运用于奶牛手术后护理、腹腔感染、子宫炎、肠炎、肺部感染、乳腺炎、深部创伤、口腔溃疡等,作用迅速,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费用低廉,适宜在奶牛疾病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奶牛寄生虫病进行调查和效果研究,能够有效的对奶牛寄生虫病进行控制.基于此,本文将对奶牛寄生虫病的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并对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其中包括驱虫效果的研究、生产性能效果的研究以及奶牛寄生虫感染率效果的研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美国从六十年代开始应用PD(Predicted Difference)值于奶牛后裔测定,它对六、七十年代美国整个奶牛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我国许多奶牛业研究人员对此法亦非常感兴趣,极力推崇,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应用报道鲜见。本文旨在促进我国奶牛界对PD值应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布氏猪型二号菌苗(下称二号苗)对奶牛的免疫工作,在国内有些单位业已进行,但对服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在我省二号苗免疫奶牛的工作迄今尚未广泛开展。其原因主要是对服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尚欠确切了解,为此我们于1982年12月至1983年4月在青岛畜牧公司某场进行了二号苗免疫奶牛的试验。其中对免疫效果的检测已有专题报道,现仅将安全性观察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硫酸锌治疗奶牛蹄底溃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蹄病是奶牛的三大疾病之一。临床上通常采用修蹄、浴蹄、局部处理和全身抗菌治疗等措施防治奶牛蹄病 ,但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De-mertzis( 1 973)、齐长明等 ( 1 999)曾报道硫酸锌对奶牛腐蹄病的治疗作用 [1~ 2 ] ,为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在贵阳市某奶牛场就硫酸锌对奶牛蹄底溃疡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及分组 根据蹄底病变和跛行情况对蹄底溃疡作出诊断 ,并对其严重程度给予评分。压诊时蹄底角质发软 ,动物有疼痛反应 ,运步笨拙者定为“ ”,记 1分 ;蹄底角质出现较小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