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次磺化法制备高磺化度线型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吡啶为溶剂溶解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发烟硫酸为磺化试剂对其进行初步磺化,制得低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再在浓硫酸中以硫酸银为催化剂,对低磺化度共聚物进行二次磺化,制备了高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滴定分析表明磺化度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高效降解磺化沥青的菌株,通过以磺化沥青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初筛得到135个菌落,经回接、纯化和镜检形态观察进行复筛,获到6株单菌。以其中一株长势最佳的菌株为试验菌(命名为X2),经过革兰氏染色发现X2呈杆状,为革兰氏阳性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判定其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3.
以氯磺酸为磺化试剂,与腐植酸发生磺化反应,制备得到磺化改性腐植酸,研究腐植酸及磺化改性腐植酸在不同pH值、不同用量及不同沉降时间下对模拟含锌废水中Zn2+的去除能力。对100 mL含100 mg·L-1 Zn2+的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当pH值为3.0、沉降时间18 h、磺化改性腐植酸用量为0.8 g·L-1时,絮凝效果最佳,Zn2+去除率达到92.66%。说明磺化改性腐植酸可提升其对Zn2+的絮凝性能,为磺化改性腐植酸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由烧碱法草浆黑液提取的碱木素,经磺化转化成水溶性的木质素,是综合治理草浆造纸黑液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加入不同量的甲醛,可调整木素分子量的大小,但对碱木素的磺化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松香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合成的酯化物,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均聚物和与苯乙烯(St)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分别用综合热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松香HEMA酯的均聚反应较难进行,过氧化苯甲酰是其均聚反应较好的引发剂;松香HEMA酯与苯乙烯(St)较易进行共聚反应,偶氮二异丁腈是共聚反应较好的引发剂;共聚物的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苯乙烯的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均聚物热稳定性好于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对赤藓糖醇及发酵产物L-赤藓酮糖进行了分析。以高交联度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微球作为固定相的Aminex HPX-87C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分析了发酵液中赤藓糖醇和L-赤藓酮糖。通过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60℃柱温和30%(V/V)乙腈作为流动相。发酵液样品中赤藓糖醇和L-赤藓酮糖的平均回收率在97.2%~101.8%,精密度偏差在0.9%~2.4%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蜡原油的高凝点问题,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了聚丙烯酸十八醇酯,丙烯酸十八醇酯-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L)降凝剂.借助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图分析了产物的结构.考察了斯盘对SL降凝作用的影响,探讨了SL与斯盘复配的降凝机理.  相似文献   

8.
木质素磺酸盐是常用农药分散剂,但无法满足纳米农药分散要求.本论文通过磺甲基化结合烷基桥联制备不同分子量和磺化度的木质素样品,探讨了分子量和磺化度对其在纳米农药悬浮剂中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磺化度下随着分子量的提高,木质素分散剂的分散稳定性能先提高后降低;要获得最好分散效果,磺化度和分子量需要联动,随着木质素磺化度提高,其适宜分子量应该相应提高.磺化度为1.58 mmol/g、分子量为14 897 Da的木质素样品GCL4-Nano对不同纳米农药品种均有优秀分散稳定性能,制备的纳米农药悬浮剂平均粒径为165~206 nm,悬浮率超过95%,且具有良好润湿性、抗雨水冲刷能力和抗光解性.  相似文献   

9.
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的合成及分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酮、甲醛、亚硫酸钠为原料,合成了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SAF)高效水泥减水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对所合成的SAF分散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进一步实验表明,合成的高效水泥减水剂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萘系减水剂相比,性能更为优良,掺量明显降低,对水泥的适应性增强,与其它减水剂相比,价格也具有极大竞争优势,是一种具有广阔使用前景和开发价值的新型高效水泥减水剂。  相似文献   

10.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钛材料。结果表明: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含氮量为1.360%,含硫量1.860%;红外光谱和1H NMR证实产物中存在磺化和季胺的化学结构。溴酚蓝和亚甲基蓝实验表明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具有两性化合物结构,溶于碱性、中性和稀酸溶液。随着模板剂与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增加,多孔钛材料的比表面积加大;继续增加模板剂的量,多孔钛材料的比表面积下降。多孔钛材料孔径分布范围较宽,为晶态,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存在。煅烧后的多孔材钛料中有TiO2特征吸收峰,也有少量残留的木质素。当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与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为0.65∶1、煅烧温度为450 ℃时,可得到最大比表面积、锐钛矿晶态的多孔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